新疆植棉進展快速 多因素刺激機采占比上升

2020-04-17     農產品期貨網

4月上旬

南北疆棉花播種陸續開啟,到中旬整體播種節奏進一步加快,部分地區播種率已經過半。上月底棉花目標價格政策落實,繼續執行三年一定,按18600元/噸價格的保障措施,使得棉農植棉積極性再度得到提升,另外隨著近幾年新疆棉花耕作機械化水平提高,耕作效率逐步提升,為新疆種植提供了有利條件。

據調研

北疆石河子、昌吉播種已集中於清明節後開始,雖近幾日受陰雨風沙天氣影響,個別棉農棉花播種出現暫停,但大部分棉農認為對總體進程影響不大,在本月底基本就能完成播種。南疆阿克蘇地區早播種棉田已經陸續有棉苗出土,其中阿拉爾、沙雅、庫車等地機采棉占比將超70%以上。據當地農業農村局消息,今年750萬畝棉花中,機采棉播種面積將到達500萬畝,占種植總面積的66%以上。喀什、巴州部分地區棉田也已經出苗,且往年手摘棉轉種機采現象尤為普遍。

為何機采棉種植熱情如此之高呢?筆者通過調研總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採摘費用差別突出,機采優勢明顯

根據調研,種植機采棉和手摘棉單產無明顯差別,若按畝產同是400公斤的棉田錯略計算,機采棉採收費用只需要150元/畝,下蛋機略高180元/畝;而手摘棉需要招收工人,每畝採收費平均800元。由此明顯對比出,種植機采棉和手摘棉成本差異明顯,棉農為實現收益最大化,種植機采棉勢必是近年的發展方向。

二、機采與手摘皮棉價差縮小,軋花廠熱衷加工機采棉

隨著軋花企業加工設備的升級,近幾年機采皮棉指標不斷得到提升,與手摘棉差距也在縮小。因此,下游對機采棉認可度提高,機采棉以前高性價比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增強,而手摘皮棉價格縮水,致使軋花企業更熱衷收購機采籽棉,在去年收穫季節,部分企業搶收機采棉再度將機采優勢推向了極點。由此,在種植銷售雙向驅動下,大量手摘棉種植戶開始轉種機采。

三、實行機采可降低勞動強度,有助種植向機械化發展

傳統手摘拾花方式效率低,勞動力需求量大,階段性用工矛盾突出的基本特徵造成生產成本較高,同時帶來大量的社會性負擔等問題。植棉全程機械化技術的應用推廣,可有效地促進棉農學習科學技術的積極性,提高棉農整體素質。同時隨著應用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可減少棉花生產的勞力,迫使勞動力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有利於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加快農區經濟繁榮和城鎮化建設的步伐。

來源:中國棉花信息網;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責任編輯:石登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j3chXEBfwtFQPkdC-z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