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帶孫子打針,孫子沒疼奶奶先疼,兩人神情如同複印粘貼!

2020-09-18   幼教咖

原標題:奶奶帶孫子打針,孫子沒疼奶奶先疼,兩人神情如同複印粘貼!

小嬰兒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就是以響亮的啼哭為信號,開始了新的人生旅途,這聲啼哭也是身體健康的表現,所以醫護人員和家長自然希望哭聲越響亮越好。

但是寶寶出生後,家長再聽到寶寶哭的時候,心情就不同了,因為往往意味著寶寶身體不舒服或者需要家長陪伴了。

而最讓家長有些不忍聽到的哭聲就是寶寶打預防針時哭得撕心裂肺的,看著那么小的寶寶被針扎,總有些家長心裡特別心疼。

奶奶帶孫子打針,孫子沒疼奶奶先疼,二人表情神同步

前不久,一名奶奶帶孫子打預防針的照片火了,倒不是發生了什麼特殊的事,而是這位奶奶的一系列表情包讓網友們覺得很有趣。

只見這位奶奶懷裡抱著月齡還很小的孫子,當時的護士還在準備預防針的藥,針頭還沒有扎進寶寶的胳膊,但是細心的網友卻發現奶奶的表情亮了。

原來,出於心疼孫子,所以奶奶眼看著小孫子還不知道即將發生什麼,心裡又著急又不能說什麼,畢竟給寶寶打預防針也是為了寶寶的身體好。

再看被奶奶抱在懷裡的小孫子,正四處好奇地張望呢,一點不知道接下來馬上要挨一針了。

趁著這個時候,護士動作乾淨利落地把針頭扎進了寶寶的胳膊,可是此時奶奶卻先開始「疼」了,咧著嘴,皺著眉,跟孫子哭的表情簡直就是神同步,如同複印粘貼。

網友們看了也紛紛稱這位奶奶太可愛,一看就是親奶奶,才能這麼感同身受地愛孫子。

分析

網絡上不乏一些家長帶著小寶寶去打預防針的視頻,大多都是很小的寶寶打針的時候家長表現出很心疼的樣子,其中不乏一些身為大男人的寶爸心疼到落淚。

而作為對孩子有隔輩親感情的老人,更是十分關心小寶寶的各種感受和不適,稍有遭罪的地方,老人就會心疼不已。

現在因為社會節奏快,很多家裡都是老人幫忙照顧孩子,不僅減輕了寶爸寶媽的負擔和壓力,還能避免把孩子交給頻出安全問題的保姆。

只不過在老人帶娃的家庭里,矛盾也是隨之而來的,畢竟年輕一代和老一代帶娃的理念和方式都不同。

老人帶娃的家庭里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年輕父母多體諒老人

不管怎麼說,即使老人帶娃再有不妥的地方,作為老人的子女,寶寶的父母,對於老人的付出,是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的。

老人本該享受安逸的晚年,但是卻放棄了自己的自由和時間,耗費巨大的體力和精力去幫子女照顧孩子,本就是偉大的付出。

所以當對老人照顧寶寶的方式有意見的時候,寶爸寶媽要注意跟老人溝通的方式和語氣,避免傷了老人的心。

2.不要把孩子甩給老人了事

並不是所有的寶爸寶媽都很在意老人照顧孩子的方式,反而會在做了父母之後直接把孩子甩給了老人,覺得有老人照顧很放心,索性自己繼續過著瀟洒的生活。

這樣一來,不僅老人身上的壓力更大,而且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沒有好處的。

即便有老人幫忙照顧寶寶,孩子的父母也應該在休息的時候多陪伴孩子,一方面能讓老人得到更多的休息,同時也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更有好處。

3.避免老人的溺愛

我們都知道,老人帶娃,最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容易溺愛孩子,因為對老人來說,只需要愛孩子就好了,並沒有教育的任務。

再加上隔輩親的緣故,所以對於孩子的要求老人更容易妥協,但是這種溺愛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

貼心寄語:

家有「老寶」和「小寶」是一個家庭的財富,對待老人的孝順和尊重也是給孩子樹立的最好的家教榜樣。

我是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贊、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認可。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由於是自己碼字,如果錯別字請見諒。本帳號已開通維權,歡迎個人轉載,但不允許抄襲文章,如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