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不是說說,一位初三學霸的學習安排

2020-08-27     理想眾望

原標題:努力不是說說,一位初三學霸的學習安排

學霸,他們往往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輕巧就得來的稱呼,他們背後往往付出了我們難以付出的代價,看看下面一位初三學霸的安排:

1.每天6:10起床。打開收音機邊聽英語,邊洗漱吃飯。

2.到校後利用課前時間多看看今天要講什麼,回顧昨天的東西。

3.充分利用每堂課,認真聽講,不懂就問,多和周圍同學交流學習經驗和解題方法。

4.中午要有午睡習慣,大約在20--40分鐘左右。剩下的時間用於背語文的古詩和歷史。

每天中午背3--5首古詩。貴在堅持不懈!

5.在校10分鐘的課間裡,最好不要再想著出去玩,要在這10分鐘里好好理順一下剛才老師所講的自己懂了多少,有問題及時解決

6.放學不在外逗留,抓緊時間回家,10分鐘內吃完飯,然後就一心學習。

7.初三前幾個月重點放在物理,數學,化學和語文背誦上。

到後期重點放在文科,理科方面也要適當做些經典題。

各個學科的具體學習計劃

關於語文

1.對於語文,最重要的就是平時的積累:

教課書上的古詩文言要會背,
重點段落要會翻譯和默寫。
生詞表上的單詞要會寫。

這是前面基礎的10分。

2.後面的閱讀一定要注意平時的積累,首先要多讀好的文章,注意積累其中的詞彙。

讀完一篇好的文章不僅僅是讀了就完了,要像在語文課上一樣做分析,分析一定要透徹,這樣才有助於閱讀水平的提高。
做題的時候一定要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礎上。讀不懂就再讀,要是真的讀不懂,那麼就是基礎功不夠了……

3.關於作文首先卷面一定要整潔,有必要的話練下字去。

平時要多讀好文章好作文,並深刻解析,這樣對作文也會有幫助。但關鍵還是靠自己的感覺。

關於數學

數學平時如果作業不多的話,自己多做一點題吧!

一定記住:熟能生巧!這一點至關重要!

去年中考我考了117,也是粗心。

所以對於理科,做完了都要檢查。

檢查的時候如果時間還多,那麼把答案蒙起來,重新做一遍吧!時間緊就把你認為你沒有把握的題目做一遍。

最後加一點:切忌驕

關於英語

英語其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難,關鍵看你有沒有興趣!

上課注意聽講,語法不僅僅要背得,而且要熟練(這點跟數學一 樣),學習了語法就多用用,練習相信老師布置的已經夠的多了。

單詞也一定要努力背誦,不要一次性背誦,要反覆鞏固,多學多背多用才是硬道理!

也不要忽略課外的培養,多看一點適合自己的英語雜誌電視等等,並且我個人認為不要看中文翻譯了,這樣有一點適當的壓力未嘗不是好事。

語感的培養同樣重要,有了較強語感可以 大大加強速度及正確率。這全依賴於課外培養。

關於政治

1.開卷考試,要記住考點的具體位置,不要因為翻書而浪費時間,每年中考都有人做不完題。

2.關注時事。

3.看課本,注重目錄,梳理框架。

4.記錄一些常用的時政用語和知識點。

關於歷史

1.要有「一個歷史」的整體觀點,對重點問題牢記。

2.把握歷史思路,理清歷史事件之間的練習。

3.熟讀課本,看書細緻,包括小字批註插圖都要留意。

4.歸納相似知識點,如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過程,古代主流思想的變遷,抗日戰爭中的重要時間點梳理等。

5.經常複習,複習是鞏固記憶的唯一有效方法。

答題技巧:

1.注意全面性,在歷史的答題中,涉及的內容可能涉及到古代史、近代史,綜合性比較強,我們一定要考慮一些事例來回答問題。

2.答題的時候,一定要在自己的大腦裡面,把所有跟課本相關的內容在大腦裡面篩選一遍,就是這樣一種全面的方法的話,就可以保證自己的答題不丟分。

關於地理

1.要仔仔細細地閱讀課本,掌握課本上所有的知識點。

2.要積極思考,著重培養空間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3.思維嚴密性。掌握共性,注意個性,關注整體,重視局部。

關於地圖:

1.多看地圖,天天看,邊看邊想邊聯繫,最好能儘可能地與自己所學的知識點相聯繫。每天30分鐘的看圖時間保證讓你收穫匪淺。

2.地圖是關鍵,最好能記住各大洲和各大國家的地形圖,及在確定經緯線後可以準確的判斷出地理位置.

3.要記住常用的幾條經緯線,學會在地圖上分析自然問題、環境問題、能源問題、氣候問題。

關於物理

1.重視實驗,勤於實驗

在做實驗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實驗的原理及步驟,注意觀察,做好每一個實驗。

2.聽講與自學相結合

課前進行預習,上課認真聽,積極思考

3.定期複習小結

當天複習與章末複習結合,通過系統有效的複習,對做過的練習題分類,找出對應的解決方法。

關於生物

1.預習:動筆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2.複習:不斷回顧,溫故知新。

3.聯繫實際,學以致用。理解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理解所學知識的社會價值,並且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去解釋一些現象、解決一些問題。

初三是初中的關鍵一年,這一年決定著你能不能進入一所重點高中。讀個好高中,非常非常有必要。好高中能給你帶來什麼呢?

01

優質的師資力量

很多超級中學的重本率達到80%,意味著在這裡你只要跟著老師走,上一所不錯的211是完全沒問題的。稍微努力一點,一個重點的985就不是太難。

而很多普通中學,經常會出現全校沒有一個人可以考上本科一類大學。這的確有生源質量的因素,但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成果與一批優秀的教師是分不開的。

一所優秀的高中,哪怕是普通班,教師的水準也是相當之高。而且教學安排會非常合理,張弛有度,學校既不會對學生放任不管,也不會壓榨學生所有的時間,我對這一點深有體會。

我曾親眼見到優秀高中的很多老師,在辦公室里會看英文的原版文章,會寫自己的學術論文,會對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縝密的總結並整理成文。這樣的老師會不斷充實反思自己,會時刻修正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會因材施教,會不斷提升。

更重要的,這代表了一名教師對自己的職業的無限熱愛。有了這樣的熱愛,無論是剛剛入職的新教師,還是工作了三十年的老教師,都會抱有同樣對教學的熱忱,教育質量自是毋庸置疑了。

02

濃郁的學習環境

你交際圈子的水平,基本上決定了你自己的水平。

在一所超級中學讀書意味著,你的周圍會生活著很多學霸。

你可以每日目睹他們雷厲風行的作風,周詳縝密的學習計劃,細緻入微的個人習慣。耳濡目染的作用絕對是顯著的,說不定哪一天,某位學霸的某個做法就啟發了你學習的思路,讓你發現一個全新的學習方法。更何況,如果你周圍都是努力用功的學生,那麼你就算曾經再放浪不羈,也會慢慢開始學會沉下心來學習的吧。

也許,你還可以與他們交流一下人生目標之類的話題。他們大多有著極為強烈的目標和超凡的執行力,與他們在一起,你也會有一種境界上的全然提升。

你要記住,和你生活在一起的,會是你的同齡人中最優秀的那一批。與他們一起待上整整三年,對你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見賢思齊焉,在學霸的身邊你可以學習他們優秀的學習習慣,借鑑他們的學習方法。學霸用什麼教輔書,刷題冊,來提升成績,你都可以借鑑。

像《中考必刷卷42套》是深受現在初中生喜愛的刷題卷,是地方真題卷和模擬卷的彙編,中考一輪二輪複習時期適用。顏值高排版好,題量豐富,題型經典。中考必刷卷中既有一些經典的基礎題,也有一些用來拔高的難題,適合各種水平的學生自測。

03

開明的管理概念

很多超級中學社團活動、學生會、課題研究、選修課等等都是校園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雖然它們所占的時間比重不會太多,但終究會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素質教育」恰恰在這些重點學校才有試點的可能性,越是普通的學校,則越向應試教育靠攏,甚至到了最末流的學校,連「應試教育」四個字都無從談起了。

越是好的中學,能以一種開明的態度對待學生:不抓早戀,不搞激情跑操,不干涉學生的選擇。這些理念給了學生很大的自由空間,讓他們今後走出校園的同時,也變成了一個獨立而完整的人。學校帶給我的除了優異的成績,還有今後對一生的影響。

04

良好的校園秩序

重點中學的打架,抽煙,賭博,作弊等行為,要遠少於其他普通中學。這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安分守己的,偶爾有一兩次這樣的行為,也會因學校的嚴厲處置而絕跡。好的校園秩序,營造了好的名聲,從而吸納進了更多的守己的好學生。良性循環。

針對所有讀到這裡的人而言:

如果你在初中放浪不羈,希望在高中洗心革面,請選擇一所優秀的高中作為你的奮鬥目標。

如果你曾經遭遇過校園暴力,請進入一所優秀的高中,這更是你安全的庇護所。

05

開闊的人生眼界

我有一個高中學生來自南京某超級中學,認識他之前我從來不知道這個世界上可以有人在小小年紀參加各種高水平的比賽,可以有人精通英語,天體物理等等對於一個普通高中生略顯晦澀的知識。

多元化的環境,多種多樣的人,讓你的眼界不再局限於書桌前的一畝三分地,讓你能夠抬起頭來,以一種更加寬容而平和的心態,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看待形形色色的人。

這些人還可以激勵你去在學校課業外充實自我,去形成自己獨立的思考。漸漸的,你所懂得的東西也不再只是課本,而是更多的課本外的知識。

06

豐富的機會

很多重點中學與國內外的許多優秀大學簽有合約。如果你排名相對靠前(不同學校要求略有不同,最低可到前80%),而且不願意走高考這條路,就可以報名這些國內外大學的自主招考。而且普通學校很少能接觸到非常有用的信息,比如自招報名,優秀中學生夏令營之類的。就算你再想把握機會,但你不知道有這麼個機會,也是毫無意義啊。

當然,並不是說普通高中就有多麼不好,只是相比於一所好高中而言,它所能給予的其實少之又少。

寫在最後:

所以,在初中你一定要努力學習

至少要在初三一年努把力,給自己進入一個「超級高中」的機會,在那裡你將見到很多優秀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Pw0NnQBd8y1i3sJF4P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