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不能淪為扶貧的看客,亦不能因扶貧影響本職工作

2019-08-13   三水三心

教育工作是最根本的扶貧工作,做好本職工作就是最好的扶貧——教師不能淪為扶貧的看客,亦不能因扶貧影響本職工作

建國七十年來,中國的發展,舉世矚目,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餘年來,中國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人民的物質生活,極大地豐富起來。就以三水三心個人的感受來看,這剛工作的時候,根本沒有想到,在大都市,能有車有房!

但由於中國地域遼闊,發展不均衡,在中西部地區,還有一些地區生活條件差,生產力發展緩慢,經濟、文化落後,未能充分享受到改革發展的紅利。而還有一些家庭,由於突發變故致貧或因病致貧,生活在貧困線之下。所以,採取積極扶持措施,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戶致富,加快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對加強社會安定團結,增進城鄉居民親情等方面的作用和意義更為突出!

這這一點上,毫不誇張的說,扶貧,是中國最偉大的事業之一,是全體國人實現中國夢、國家實現民族復興夢的必要路徑!

作為知識的傳承者,文明的引領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廣大教師,豈能置身事外?

所以,如果有教師認為自己應該是扶貧工作的看客,那麼,不客氣地說,你真的是枉讀詩書了!

但教師是否應該像其他社會治理部門的工作人員一樣,走村進戶,出謀劃策,引進資源,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呢?

個人以為,教育工作,是最根本的扶貧工作,做好教師的本職工作,教育好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做最好的自己」,將來能自食其力,就是最好的扶貧!

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教育是間接扶貧,但唯有教育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造血式扶貧」

從本質上來說,教師的工作,是比現在的經濟扶貧更關鍵和重要的工作,因為,這是一種智力的扶貧、精神的扶貧,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造血式扶貧」

因為,知識是最寶貴的財富,「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教師的工作,傳遞的是知識,也就是傳遞的是最寶貴的財富,是可以讓下一代改變命運的東西,這樣的扶貧,比起發幾百元貧困補助,送幾節課下鄉,是不是更有意義呢?

前一段時間,看到鄉村振興計劃,我就說,振興鄉村,是國家的大戰略,既有必要,又恰逢時候,但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前提,是鄉村教育的振興——教育振興了,才有人才,有了人才,才能更好地振興鄉村;反過來,鄉村振興了,才能留住人才,留住了人才,鄉村才能持續發展!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教師把學生教好,立好德樹好人,是事關千秋萬代的最高層次的扶貧工作!也就是說,那些安排教師去下鄉走訪填表的扶貧,是完全沒有意識到教師在扶貧工作中更關鍵和重要的意義,不客氣地說,這是一種捨本逐末的安排!

其次,教師工作特殊,駐村扶貧會影響課堂教學效益

沒有在學校工作過的,很難理解教師工作的特殊性——那可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工作!有老師去扶貧,就必然會耽誤上課,而排課,本身就是一門科學,比如,文理科交叉,室內課和室外課兼搭,就是要讓學生勞逸結合。而一旦老師出去參加扶貧工作,課該由誰上?

三水三心當年在一所中學工作,有老師被抽調參加社會調查,我一個人上了一天的課,後來學生看到就說「老師,我都視覺疲勞了」!

試問,這樣的課,有效果嗎?

現在,有些地方,要求老師駐村扶貧,結果,可沒人上,安全誰負責?課堂教學效果誰負責?

再次,教師利用周末時間駐村扶貧,家庭誰來照顧

或許有人會說,那為什麼不利用周末時間去駐村扶貧呢?

其實,很多事情,想想是很美好的。教師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顧,有自己的孩子需要陪伴,也有父母需要贍養,上班時間在學校工作,周末時間駐村扶貧,難道,教師就是鐵漢?

三水三心20來歲的時候,一人吃飽,全家不挨餓,有時間有精力參加各種社會活動。而現在,上有老下有小,我自己每天都疲於奔命,哪裡有時間精力駐村扶貧呢?

或許還有人說,那麼,有償補課就有時間了?

是的,這個問題問的很好,但請問,全國2000多萬老師,有多少有償補課?再說,有償補課本身就是違規的,一旦查處,是要付出慘重代價的!

最後,教師扶貧資源有限,參與直接扶貧基本沒有效果

客觀的說,現在教師的收入,還是有一定幅度的上升的,教育部曾在新聞發布會上說2018年人均8.2萬,基本上還是衣食無憂的。

但事實上,由於工作的原因,教師的社會交往面普遍比較窄,資源有限,很難為貧困戶提供有效的脫貧致富策略。三水三心曾經多次參加扶貧工作,扶貧對象希望我們幫助將農產品賣出去,可我那裡有資源呢?

最後,只好自己買了若干的雞鴨、蔬菜——自己吃不了,只好到處送。一次可以,幾次下來,自己就喝西北風了。

還有幾次,扶貧對象希望我們幫他們參謀,地里種什麼——可我一個語文老師,哪裡知道呢?

事實上,現在的老師參加扶貧,大多數是寫報告、填個種表——這到時人盡其才,可真的有用嗎?

難道,真要我們的老師,背著各種書籍和試卷,去為貧困戶補習語數外?

總之,作為教師,做好本職工作,就是最好的扶貧,是真正的扶貧,是事關鞦韆萬代的扶貧!而讓教師影響本職工作,參加各地組織的扶貧,完全是因小失大。

對於筆者的觀點,大家的看法是這麼樣的?歡迎留言討論!

(三水三心的文章,皆為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