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50歲就卸任,劉強東為什麼這時候離開?

2020-04-10     單仁行


就如徐志摩的那句詩一樣,我輕輕地來,正如我輕輕地走。

誰都沒想到,劉強東的告別,居然如詩一般。

沒有公告沒有儀式,如果不是天眼查「走漏風聲」,劉強東正式卸任京東商城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等多個職位的消息,可能還不為世人所知。

只不過,真不是劉強東第一次卸任了。

自去年11月份起,劉強東就不斷卸任京東旗下各公司的法人或高管。

到了今年,更是相繼卸任了京東旗下多達47家關聯公司的董事長、法人、高管等職位。

曾經,他把公司的控制權,看得比生命還重。

他曾說,「如果控制不了公司,寧願將它賣掉」。

現在,他卻「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一聲不響地退出江湖,而江湖,仍有他的傳說。

劉強東在世人看來,一直是個褒貶參半的企業家。

既能把京東從一個小小的數碼店,發展到如今的京東,也能因為一些私事,讓京東差點一敗塗地。

他更像是網際網路時代的一個縮影,既有耀眼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

通過他的起起落落,我們可以窺見一個時代的偉大,以及時代的變化。

還是先來說說他耀眼的一面吧,這就要提到他改變京東的三次壯舉。

第一次壯舉,非典時期,毅然決然地把京東從線下,轉移到線上。

京東成立後,劉強東只賣正品的打法,讓京東在一眾商家中脫穎而出。

但好日子還沒過多久,一場「非典」,把他逼到了絕境。

線下零售腰斬,怎麼辦?

劉強東苦思冥想,最終摸索出了一條論壇發帖+郵政發貨的路子。

2004年,京東註冊多媒體,從賣光碟開始拓展其他業務。

2005年,劉強東關閉京東線下店鋪,全部轉到網際網路。

此後,京東從3C圖書起家,最後擴展到全品類。

這其中,圖書戰重挫當當網,3C價格戰攪亂國美布局,全品類質量戰突破了淘寶封鎖。

可以說,如果沒有這次戰略轉移,京東現在還只是一家中關村的電器超市,沒有做大的可能。

第二件壯舉,力排眾議,自建物流。

2007年8月18日,在北京東潘家園的一個小區里,京東第一個快遞站誕生。

那天,劉強東高興地握住了每一個快遞員的手,他對物流的重視程度超過了任何人,包括馬雲。

他到底有多重視呢?

在京東最缺錢的時候,劉強東每天不是去找投資,就是在找投資的路上。

好不容易拿到了3000萬美元投資,結果一分不剩地全砸向了物流。

劉強東為什麼這麼看重京東物流呢?

這得從它的核心模式說起。

京東物流的核心模式,就是自己買地、租地,在全國各大城市建立大倉庫,提前將商品存進去,縮短商品和消費者的距離。

這樣我們買東西,在其他電商平台可能需要3、5天才能到,但是在京東1天就到了,有時候甚至是半天。

雖然這樣的重資產模式會很燒錢,但隨著消費者體驗越來越好,訂單越來越多,成本就會越來越低。

這個良性循環,就是京東的一道護城河。

到了2019年,京東物流首次盈利,而且單獨項目就估值300億美元。

劉強東的戰略眼光,在這點上就能夠體現出來。

第三個壯舉,主導了毫不留情的內部大改革。

「明州事件」爆出後,京東的人心跟市值都跌到谷底,這艘大船,一時之間仿佛失去方向。

這時候,還是劉強東站了出來,開始了一場大刀闊斧的內部變革。

首先,劉強東推行末位淘汰制,能力不達標的高管被請出隊伍;

其次,痛定思痛的劉強東喊話:混日子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於是他取消快遞員底薪,施行按勞分配,一起承擔責任和壓力,一起享受成果。

最後,祭出京東三駕馬車:京東零售集團、京東物流、京東數科權責分明,穩步向前推進。

要知道,零售、物流、科技,每一個都是萬億級的行業。

這一切的布局,都是劉強東在幕後主導。

甚至可以說,這是劉強東卸任前,留給京東最寶貴的資產。

而劉強東在「明州事件」半年後,曾經對自己的過去做出反思,總結出了自身有四大問題:

一、高調張揚,招致很多人想整他;

二、懶政,2017年下半年大部分時間在國外;

三、貪圖享樂,結交了一些名流;

四、人性上軟弱,好久沒親自開除過高管了。

這四個問題中,高調和享樂,已經用淡出公眾視野的方式解決。

懶政和軟弱,也在放權之後得以根治。

「卸任一切」後,劉強東依然持有或代持京東集團超過16.2%的股權,投票權更是高達78.7%,依然牢牢地把握著京東未來的發展方向。

但退居幕後,仍是一切巨頭企業創始人的最終歸宿。

劉強東不過是稍微早了幾年。

雖然說普通的消費者,不會因為劉強東的個人形象而選擇是否在京東上買東西。

但劉強東跟京東,真的綁在一起太久太久了。

如果劉強東不早點解綁,京東作為一家企業,勢必要為此擔負更多的社會責任。

而且現在的京東,也早過了「為自己代言」的時期,逐漸淡化劉強東在京東的個人色彩,不失為明智之舉。

畢竟啊,沒有了馬雲的阿里,還在持續地創新發展,沒有喬布斯的蘋果,市值也早就突破了萬億。

一個帝國,絕不是靠創始人親力親為就能實現的。

再說了,一個時時刻刻擺脫不了創始人的「帝國」,真的稱得上是帝國嗎?

一個企業,只有在脫離了創始人之後,還可以繼續保持自己的生命力,才算得上成熟和完整。

否則,也不過是又一個巨嬰罷了。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單仁行,跟你分享的所有內容了。

你對劉強東的第一印象是怎樣的呢?

如果光從企業家這個角色來看,他是成功還是失敗呢?

歡迎你在下方留言,跟我聊聊你的見解,我們下期再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31LY3EBnkjnB-0zsEQ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