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深度研究:中國強勢資源有望崛起

2019-05-28     未來智庫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資源大國的資源優勢

我國是個資源大國。我國資源消費大國的屬性太強,資源生產大國的屬性往往被忽視。根據USGS的統計,我國在鉛、鋅、鋁土礦、錫、金的產量均為全球第一,雖然基本金屬原料仍需部分進口,但供應安全還是有相當的保證。

特色小金屬獨占市場。稀土、鎢、銻、鍺、銦都是我國小金屬的強勢品種,對全球供應影響巨大。這幾種優勢的小品種又是機械、電子、軍工、建築等工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首先可以保障國內的供應安全,如果全球自由貿易受到更多挑戰,我國強勢小金屬也有望成為威懾或反制的手段。

自由貿易受挑戰,國內優勢產業價值凸顯。國際自由貿易秩序正在受到少數國家的挑戰,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壁壘可能因此增強。在此背景下市場對我國強勢產業的信心有望不斷增強,對於相關公司的估值溢價有望逐步體現。

2.稀土磁材:主導全球產儲,剛需不可或缺

2.1.中國稀土在全球範圍內依然強勢

世界稀土資源在地殼中含量相對豐富,但已發現的可開採稀土礦比其他礦種相對要少。稀土礦物可以分為輕稀土—鑭、鈰、鐠、釹、鉕、釤和中重稀土—釓、鋱、鏑、鈥、鉺、銩、鐿、鑥和鈧。常見礦物類型有磷鈰鑭礦(Monazite,又稱獨居石)、氟碳鈰礦(Bastnasite)和磷釔礦(Xenotime)等。

全球範圍來看,中國稀土資源儲量約4400萬噸,占比約37%,居世界第一,其次為巴西、美國,分別占比18%、12%。

中國也是最大的稀土生產國,按照2018年稀土配額12萬噸,占比超過70%,其次為澳大利亞和美國,占比分別達到11.8%、8.8%。但從資源品種來看,我國稀土礦主要分為以內蒙古包頭白雲鄂博稀土礦為代表的混合型輕稀土礦、四川冕寧氟碳鈰輕稀土礦和以南方中重離子稀土礦。而美國、澳大利亞多為輕稀土品種,尤其美國在產礦山mountainpass中重稀土品位合計僅有1%。

因此,從全球產儲量來看,中國稀土原料/分離產品均居世界首位,且僅有中國擁有離子礦的冶煉分離能力,稀土原料生產在全球範圍內依然強勢。

2.2.稀土下游應用分散,高端需求難替代

稀土下游應用主要為永磁材料、催化材料、拋光材料和冶金材料等,磁材在全球稀土消費領域占比最高,約24%;其次為石油硫化裂化等稀土傳統應用催化材料占比達到21%,拋光材料和冶金材料,占比分別為14%和11%。細分領域來看,永磁材料受益於新能源汽車、節能風電、節能空調、汽車EPS、電子工業等領域需求,全球範圍保持了較高的復合增長率。

美國消費結構來看,化學催化劑、冶金合金、石油催化劑、汽車尾氣催化劑分別占比達到22%、21%、14%、13%。在高端合金和永磁應用中,高技術軍工兵器中更便捷更精確的性能依賴稀土的光電磁性能,作為「工業味精」通過促進合金化、細化晶粒、凈化變質等大幅改善提升其他基材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於製造坦克、飛機、飛彈的鋼材、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的戰術性能。而且稀土同樣是電子、雷射、核工業、超導等諸多高科技的潤滑劑,美國議會調查局2013年發布的一份報告,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使用了4.17噸稀土,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使用了2.36噸稀土,F-35A戰鬥機使用了0.2噸稀土。此外,稀土永磁也廣泛應用於雷射、聲吶、雷達、衛星通信設備等高科技領域。

2.3.美國在稀土磁材依賴性依然較強

美國稀土進口80%來自中國。根據USGS數據,美國稀土消費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化合物和金屬進口來源中包括中國80%;愛沙尼亞6%;法國和日本各3%;其他國家8%,而且從愛沙尼亞、法國和日本進口的化合物和金屬來自中國和其他地方生產的精礦和化學中間品。

2011年以來,美國進口來源中,中國占比始終保持在70%以上,且2016年以來逐年上漲,考慮美國目前只有在產輕稀土礦山,深加工產品基本依賴進口,尤其對於中國稀土金屬和化合物占比較高,依然具有較強的依賴性。

2018年美國進口稀土化合物和金屬的估計價值為1.6億美元,較2017年的1.37億美元同比增長17%。按最終用途估計的稀土分布催化劑占60%,陶瓷和玻璃占15%,冶金和合金占10%,拋光占10%;和其他占5%。

中國磁材出口超過10%銷往美國。中國出口美國的主要品種包括氧化鑭、氧化鈰和磁材。其中,2018年中國出口美國氧化鑭5677噸,占比達到53%,出口美國氧化鈰1623噸,占比達52%。考慮海外冶煉廠可能存在替代,更核心的影響或在於磁材。

2018年中國燒結釹鐵硼毛坯產量約15.5萬噸,同比增長5%;粘接釹鐵硼產量0.7萬噸,同比增長5%;釤鈷磁體產量0.25萬噸,與去年同期持平。全年出口釹鐵硼磁材約3.3萬噸,其中約4100噸銷往美國,占比約在12%。

2.4.海外建廠&進口替代仍需時間

考慮目前中國在稀土產業鏈的優勢地位,海外建廠和其他國家進口替代仍需很長時間。從稀土化合物來看,除中國外(緬甸等東南亞缺乏原輔料)幾乎沒有中重稀土資源和深分離加工產能,儘管lynas計劃在美建設稀土分離廠,但成本較高(2014年lynas和molycorp均大幅虧損)和時間周期較長,短期難以替代。從材料端來看,海外日本日立、信越、TDK和德國VAC合計產能有限,成本較高,伴隨全球範圍高端磁材需求放量,中國依然擁有較強的性價比優勢。

2.5.關注稀土龍頭

2.5.1.五礦稀土

五礦稀土:公司是大稀土集團之一五礦稀土集團的唯一稀土上市平台,是國內最大的南方離子型稀土加工分離企業之一,2018年擁有冶煉分離產品指標5658噸,礦產品開採指標2010噸。公司目前擁有贛縣紅金稀土有限公司(產能為4600噸/年)、定南大華新材料資源有限公司(產能為4400噸/年)和廣州建豐五礦稀土有限公司三家冶煉分離子公司,公司於2016年12月完成收購北京華泰鑫拓地質勘查有限公司100%股權,後續將推動辦理持有的兩個稀土礦的探礦權轉採礦權事宜。目前五礦集團間接控股五礦稀土江華有限公司、福建省三明稀土材料有限公司、雲南隴川雲龍稀土開發有限公司,共擁有三本採礦權證。

2.5.2.廣晟有色

廣晟有色:為廣東省稀土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對應上市公司平台,公司所屬及託管企業共擁有REO開採指標2700噸(占全國中重稀土14.1%),ROE稀土分離產品生產配額5594噸(占全國4.86%)。公司是廣東省唯一合法稀土採礦人,實際控制省內4張稀土採礦權證;擁有8家稀土企業,所屬4家稀土冶煉分離企業的冶煉分離能力合計達14000噸/年,其中富遠公司為國內產能最大的離子型稀土冶煉分離企業之一;控股及參股企業智威公司、東電化公司、森陽科技開拓稀土深加工及應用領域。

2.5.3.盛和資源

盛和資源:公司資源端全球布局,國內託管漢鑫礦業,參股冕里稀土的股權比例為36%,海外聯合投標美國MOUNTAINPASSA礦山,在多年虧損之後公司項目技術服務團隊充分利用在大陸槽稀土礦的成功經驗,並結合MountainPass項目特點,幫助項目公司對現有生產設備進行技術調試和生產線的工藝優化,2018年已經投產精礦產能逐漸爬坡。

2017年2月,公司完成晨光稀土、科百瑞、文盛新材三家子公司的重組,冶煉端擁有樂山盛和稀土(輕)5400噸產能,配額3600噸;西安西駿(中重):冶煉分離5000噸,稀土金屬3000噸,配額1400噸;晨光稀土(中重)擁有年處理冶煉分離3000噸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8000噸,處理釹鐵硼廢料5000噸和1000噸螢光粉廢料。科百瑞3000噸金屬產能。

海南文盛新材主營業務為鋯鈦選礦及加工,具備年產75萬噸鋯英砂、鈦精礦、和金紅石的產能,同時選礦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獨居石也是重要的稀土原材料。年產2萬噸陶瓷纖維保溫製品項目和年產5萬噸莫來石項目也在積極推進。

2.5.4.北方稀土

北方稀土:北方稀土的控股股東包鋼(集團)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稀土礦—白雲鄂博礦的獨家開採權,白雲鄂博礦是中國稀土儲量大、類型特殊的特大型稀土、鐵、鈮、釷等多金屬複雜共生礦,具備了選礦能力25萬噸/年(50%REO精礦),冶煉分離能力8萬噸/年、稀土金屬的冶煉能力1萬噸/年,產能產量均居世界首位。在稀土新材料、功能材料及應用產品產業化發展方面,公司稀土摺合氧化物總量占全國市場份額的40%,釹鐵硼、負極粉、拋光粉等功能材料產能占全國市場份額的20%以上,稀土金屬鐠釹占全國市場份額的30%。同時,北方稀土進一步延伸產業鏈,積極開發生產四大功能材料(主要包括稀土永磁、發光、拋光粉和貯氫等功能材料),已形成2,000噸/年貯氫合金粉、9,500噸/年稀土拋光粉、1,000噸/年稀土發光材料、3萬噸/年釹鐵柵永磁材料的生產能力,具備100萬隻/年鎳氫動力電池、100台/年磁共振儀等深加工及應用產品生產能力。

2.5.5.廈門鎢業

廈門鎢業:福建稀土集團對應上市平台,公司基本完成了對福建省的稀土資源整合,擁有龍岩稀土、金門稀土、三門稀土三家相關子公司,產業鏈覆蓋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稀土發光材料、磁性材料等。擁有年3440噸稀土礦產品配額(均為中重稀土)和3963噸冶煉分離配額,子公司長汀金龍3000噸磁性材料項目已於2013年投產,目前預計2019年底完成全部3000噸新增產能投產。

2.6.磁材板塊:龍頭磁材受益高端需求增長

2.6.1.中科三環

中科三環:公司是全球釹鐵硼領軍企業,毛坯產能1.6萬噸,主要分布在寧波、天津、北京、肇慶等,目前綜合產能利用率超過80%,同時公司與全球設立以製造高性能燒結釹鐵硼磁體日立金屬設立合資公司。考慮公司產能利用率到2019年有望接近滿產,此次與南方稀土集團共同擴產5000噸/年的高性能釹鐵硼,對應海外龍頭電動車和國內新能源汽車磁材需求雙雙放量,擴產正當時,有望進一步鞏固公司在高端釹鐵硼領域的市場份額。

公司2001年起積極強化與上游原料供應的深度合作,參股南方稀土高技術和科力稀土,2010年與五礦稀土簽訂優先供貨協議,2015年通過寧波科寧達與虔東稀土成立合資子公司,。此次直接參股南方稀土集團5%的股權,進一步直接保障原材料的穩定來源。南方稀土集團是國內中重稀土的主要產地,在中重稀土價格上漲的大背景下,成本優勢有望進一步凸顯。

2.6.2.正海磁材

正海磁材:公司擁有「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系統」的雙主業發展模式,現有釹鐵硼產能為6,300噸/年,產量4160噸,釹鐵硼永磁材料組件82.6萬件;產品的下游應用領域包括汽車EPS、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節能環保空調、風力發電、節能電梯、自動化和消費電子等。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大郡是國內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及其控制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8年產量12.3萬台,下游主要客戶包括:北汽、廣汽、吉利、金龍、凱博易控、銀隆等國內主要汽車生產企業。

2.6.3.金力永磁

金力永磁:2008年在江西贛州成立,2018年9月上市,主要產品是稀土永磁材料,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風電應用領域磁鋼供應商,並且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節能變頻空調領域的領先供應商,2018年釹鐵硼磁鋼成品產量4801.5噸,實現營業收入12.89億元,同比增長41.31%,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47億元,同比增加784萬元。公司現有生產線毛坯設計產能是6,000噸/年,考慮燒結工藝等參數理論產能達到4800噸/年,IPO募集資金1.86億元對生產線自動化升級改造項目新建年產1300噸高性能磁鋼項目。

2.6.4.寧波韻升

寧波韻升:公司主營業務聚焦於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與伺服控制系統兩大業務板塊,在寧波、包頭、北京及青島擁有四個生產基地,坯料生產、機械加工及表面處理能力進一步提升,具有年產坯料10,000噸的生產能力,目前6000噸產能搬遷完成,2018年釹鐵硼成品產量在4,028噸,主要應用於移動終端、電機、機械硬碟、聲學等領域。公司自主研發伺服驅動器及相關產品,2018年伺服電機產量15,682台,開始批量向市場提供伺服控制系統集成產品。

3.鎢:製造業的「工業的牙齒」

3.1.中國是鎢的儲量和產量大國

中國是鎢的儲量和產量大國,根據USGS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鎢儲量330萬噸,中國190萬噸,占全球總儲量的58%。全球鎢產量8.2萬噸,中國6.7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82%。

3.2.製造業的「工業的牙齒」

鎢產業鏈自上而下分為上游的鎢精礦,中游的仲鎢酸銨(APT)、氧化鎢、鎢粉和碳化鎢粉,下游為鎢材、鎢鋼、鎢化工和硬質合金等。鎢屬於稀有金屬,是國民經濟和現代國防領域不可替代和不可再生的戰略性金屬資源,因鎢具有高熔點、高比重、高硬度的物理特性,用其製造的硬質合金具有超高硬度和優異的耐磨性,用於製造各種切削工具、刀具、鑽具和耐磨零部件,被譽為「工業的牙齒」,被廣泛應用於航天、原子能、船舶、汽車工業、電氣工業、電子工業、化學工業等重要領域。

3.3.美國對外依存度由25%上升至50%以上

自2016年以來,美國沒有無鎢精礦生產商,只有約六家公司鎢深加工企業,近60%的鎢用於硬質合金零件,用於切削和耐磨應用,主要用於建築,金屬加工,採礦和石油和天然氣鑽探行業。剩餘的鎢用於合金、特種鋼以及鎢化工等。2018年美國凈進口約1萬噸,對外依存度由2016年的25%上升至50%以上。

3.4.美國鎢進口量32%來自中國,國家儲備不足半年

2014-2017年美國鎢產品進口主要來自:中國-32%;玻利維亞-9%;德國-9%;加拿大-8%和其他-42%。截止到2018年三季度末,美國國家儲備存貨分別為鎢粉125噸、精礦料9170噸、鎢合金6噸,且2018-2019年計劃處置250噸鎢粉和2720噸精礦,按照美國年消費量估算,國家儲備不足半年。

3.5.相關標的

3.5.1.廈門鎢業

公司擁有三個鎢礦生產企業(洛陽豫鷺、寧化行洛坑、都昌金鼎),可采儲量(111)88.64萬噸,礦石處理量943萬噸,為後端鎢的深加工提供了穩定的資源保障。公司自涉足鎢業務以來,公司布局清晰,定位明確,逐步切入上遊資源和下游深加工領域,攫取高附加值業務利潤,目前公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擁有全產業鏈的龍頭。

3.5.2.中鎢高新

國內硬質合金龍頭公司。公司主要從事硬質合金領域的生產,目前是國內最大硬質合金生產商,主要產品包括硬質合金、鎢鉬產品、數控刀片、IT工具、粉末製品等。

3.5.3.章源鎢業

公司是國內少有的鎢上下游一體化企業,硬質合金公司澳克泰產能爬坡順利,隨著澳克泰產品序列豐富以及下遊客戶認證完成,下游訂單有望實現突破,逐步釋放效益,實現業績拐點。

3.5.4.翔鷺鎢業

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鎢製品的開發、生產與銷售,公司通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從APT到硬質合金的產品體系。公司的主要產品為氧化鎢(包括黃色氧化鎢、藍色氧化鎢、紫色氧化鎢等)、鎢粉,碳化鎢粉、鎢合金粉及鎢硬質合金等深加工產品。

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西翔鷺下屬的鐵蒼寨礦區,目前已投產運行,日處理量1000噸。

4.銻-建築阻燃不可或缺

4.1.銻供給超七成來自中國

中國銻產量占比超七成。根據USGS統計,2008年至今,中國始終是全球最大銻生產國,2018年中國生產銻10萬噸,占全球產量約14萬噸的72%。俄羅斯與塔吉克銻產量逐年提升,2018年產量各占全球10%。中國、俄羅斯與塔吉克的銻產量占全球產量超過90%。

中國、俄羅斯儲量占半壁江山。USGS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銻儲量共計150萬噸,中國儲量48萬噸,俄羅斯儲量35萬噸,占比分別為32.00%、23.33%。中國、俄羅斯儲量占全球銻儲量比例超過50%。

4.2.應用於蓄電池、阻燃劑和子彈

銻主要應用於金屬產品(鉛銻合金)、非金屬產品和阻燃劑等領域。其中,金屬產品應用方面,銻在合金中起到硬化劑的作用,含銻鉛基合金是生產蓄電池電極板的首選材料;阻燃劑方面,銻的氧化物三氧化二銻常用於製造耐火材料,應用於兒童服裝、玩具、飛機和汽車座套等市場。銻也用於製造子彈和子彈示蹤劑,彈芯由鉛銻合金構成。

4.3.美國銻對外依存度超80%

2018年,美國沒有礦山進行銻礦石的開採。內華達州的一個礦山2013年-2014年開採了大約800噸輝銻礦,但自2015年起處於維護和保養狀態。粗銻由蒙大拿州的一家公司使用進口原料生產,精鍊銻主要來自從廢鉛酸電池回收的銻鉛。美國銻消費約有14%可由回收供應,其餘主要依靠進口。美國粗銻消費需求大約36%來自阻燃劑,33%來自非金屬產品(陶瓷,玻璃和橡膠製品),31%來自金屬製品(銻鉛和彈藥)。2018年美國凈進口銻約2.5萬噸,銻消費量為2.9萬噸,對外依存度約為85%。

4.4.美國銻進口量58%來自中國,無國家儲備

2014-2017年,美國銻金屬進口主要來自:中國-58%,印度-17%,越南-6%,英國-5%,和其他-14%;銻礦石及其精礦進口主要來自:義大利-73%,中國-15%,印度-6%,墨西哥-3%和其他-3%;銻的氧化物進口主要來自:中國-61%,泰國-11%,比利時-10%,玻利維亞-8%,和其他-10%。美國無銻產品的國家儲備。

4.5.湖南黃金

湖南黃金擁有50噸/年黃金生產線、3萬噸/年精銻冶煉生產線、3.2萬噸/年多品種氧化銻生產線、3000噸/年仲鎢酸銨生產線。截止2018年底公司採礦權範圍內銻資源量25.69萬噸;2018年公司生產銻品3.18萬噸,其中精銻1.02萬噸,氧化銻1.72萬噸,含量銻2305噸。

5.鍺:軍工、國防、高新科技等領域戰略原材料

鍺(Ge)是一種典型的稀散元素,很少有獨立礦床,一般以分散狀態分布於其他元素組成的礦物中,比如含硫化物的鉛、鋅、銅、銀等礦床以及某些含鍺煤礦中。

鍺及其化合物具有許多特殊性質,主要應用於紅外光學、光纖通信、太陽能電池、催化劑等行業,是軍工、國防、高新科技等領域的重要原材料。但鍺資源又相當匱乏,是被多國列入戰略儲備物資的重要戰略資源。

5.1.中國鍺產量占全球供應的63%

鍺的供給主要來自中國,根據USGS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120噸產量中有75噸產自中國,占比達63%。

5.2.5G、衛星、軍工領域核心材料

鍺主要應用於光纖、紅外光學、催化劑以及光伏等領域,其中光纖領域,鍺是核心材料光纖預製棒製造的重要摻雜劑,提高纖芯折射率、滿足光的無損耗傳輸,鍺在光纖上的應用是其他材料無法替代的;紅外領域,鍺因其電阻率對溫度具有極高的敏感度,是軍、民用紅外熱像儀不可或缺的原料;光伏領域,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具有高效率、高電壓、耐溫性好等有點,在空間光伏領域鍺晶片的不可替代性,決定了未來空間領域太陽能電池鍺晶片的100%滲透率。

5.3.美國鍺對外依存度超過50%

目前美國生產鍺的地區主要是阿拉斯加、華盛頓、田納西州;鍺加工位於猶他州和俄克拉荷馬州。阿拉斯加和華盛頓將含鍺精礦出口到加拿大的冶煉廠進行加工和鍺回收,田納西州從該地所產的鋅精礦中回收鍺精礦。猶他州生產用於太陽能電池(衛星)的鍺晶圓,俄克拉荷馬州生產四氯化鍺用於生產光纖。2018年鍺消費量27噸,對外依存度超過50%。

5.4.美國鍺進口量的58%來自中國,國家儲備不足1年

2014-2017年美國鍺金屬進口主要來自:中國-58%;比利時-26%;德國-7%;俄羅斯-6%;和其他-3%。截止到2018年三季度末,美國國家儲備存貨分別為金屬鍺14.004噸、鍺廢料2.806噸、鍺晶圓7.6454萬個,且2018-2019年計劃處置1噸鍺廢料,按照美國年消費量27噸估算,國家儲備不足1年。

5.5.相關標的

5.5.1.雲南鍺業

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完整產業鏈的鍺行業上市公司,擁有豐富、優質的鍺礦資源,鍺產品銷量全國第一,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鍺系列產品生產商和供應商。是全國唯一擁有鍺礦開採、火法富集、濕法提純、區熔精鍊、精深加工及研究開發一體化產業鏈的鍺業企業。

公司擁有的大寨鍺礦和梅子箐礦山儲量豐富,品質較好,品位較高。後公司通過收購採礦權和股權的方式陸續整合五個含鍺礦山,以及對其進行資源勘探,礦山鍺金屬儲量達977.6噸。截止到2016年,公司礦山累計消耗鍺資源約185噸(金屬量),剩餘鍺金屬儲量約792.6噸。

目前公司礦山開採的礦石及粗加工產品不對外銷售,僅作為公司及子公司下游加工的原料。公司及子公司材料級產品區熔鍺錠產能為:區熔鍺錠產能為:47.60噸/年,太陽能鍺襯底片產能為30萬片/年,光纖用四氯化鍺產能為60噸/年,紅外光學鍺鏡頭產能為3.55萬套/年,砷化鎵單晶片產能為80萬片/年(摺合四寸)。

2019年度公司及子公司主要生產計劃如下:區熔鍺錠17噸,紅外級鍺產品摺合鍺金屬量8.5噸,太陽能電池用鍺單晶片16萬片,光纖四氯化鍺26.50噸,砷化鎵單晶片37.22萬片。

5.5.2.馳宏鋅鍺

公司主要從事鋅、鉛、鍺系列產品的採選、冶煉、深加工與銷售。截至2018年末,具有年採選礦石300萬噸、鉛鋅冶煉62.2萬噸、銀150噸、金70千克、鍺產品含鍺40噸,鎘、鉍、銻等稀貴金屬400餘噸的綜合生產能力。

公司目前已探明會澤、彝良鉛鋅伴生鍺金屬達600噸,年產鍺產品含鍺40噸。

5.5.3.羅平鋅電

公司主營業務為鉛鋅礦石採選、鋅冶煉、水力發電、資源綜合利用和產品深加工項目。主要產品為電力、鋅錠、超細鋅粉及實施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所開發的銀、鍺、銦、鎘等附屬產品。2019年度公司計劃生產鉛鋅精礦32000噸,生產鋅錠和鋅水93000噸、鎘餅650金噸、銀精礦含銀4000千克、鍺精礦含鍺5000千克、生產精鎘650噸、發電24000萬度。

6.銦:屏顯必需品

6.1.中韓幾乎獨占的市場

中國銦產量占全球40%。根據USGS統計,2008年至今,中國的銦產量一直維持在300噸左右;2018年中國生產銦300噸,占當年全球產量的750噸的40%。韓國銦產量逐年提升,2018年產量占全球30%。中韓兩國的銦產品占全球產量的70%。

6.2.屏顯無法或缺的原料

目前為止全球沒有主要產銦的礦山,大部分礦產銦來自鉛鋅錫冶煉的含銦渣料,經過浸出提純和冶煉後加工為銦錠。

金屬銦具有延展性好,可塑性強,熔點低,沸點高,低電阻,抗腐蝕等優良特性,且具有較好的光滲透性和導電性,被廣泛應用於宇航、無線電和電子工業、醫療、國防、高新技術、能源等領域。超過70%的銦被用於製造ITO靶材。ITO靶材則主要用於生產電子產品螢幕不可或缺的導電玻璃;12%的銦用於電子和半導體;12%用於焊料和合金。

6.3.銦直接出口美國占比不高

根據海關數據,中國2018年共出口銦315.19噸,其中對美國出口21.4噸占國內出口量的6.79%,對美出口金額623.12萬美元。

我國的銦主要出口至日本與韓國,製造成ITO靶材及電子產品後繼續銷售至其他地區。

6.4.美國銦進口中37%來自中國

美國本土沒有銦產能,全部依靠進口。根據USGS數據,2014-2107年美國進口的銦主要來自於中國(含台灣省)37%、加拿大22%和韓國11%。

6.5.相關上市公司

6.5.1.株冶集團

公司是國內主要鉛鋅冶煉企業,2018年完成鉛鋅總產量43.02萬噸;30萬噸鋅替換項目已於2018年底在衡陽水口山銅鉛鋅基地實現點火投料。公司利用鉛鋅冶煉產生的含銦煙塵回收銦。並對ITO靶材,銦自動澆鑄系統等方向進行研發。

6.5.2.錫業股份

錫業股份持股68.55%的華聯鋅銦擁有4個採礦權和4個探礦權,截止2018年底公司礦權範圍內擁有銦資源量6181噸。目前在建10萬噸鋅和60噸銦冶煉擴產項目。

溫馨提示:如需原文檔,可在PC端登陸未來智庫www.vzkoo.com搜索下載本報告。

(報告來源:天風證券;分析師:楊誠笑、孫亮、田源、王小芃、田慶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K3CGwBmyVoG_1ZQ05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