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嘉賓立人設、品牌做推廣,健身減肥綜藝留給內容的卻是一地雞毛

2019-10-25     讀娛

文|若谷

近日,#馬思純瘦了#這一微博話題登上了熱搜。這是繼#張歆藝半個月瘦20斤#、#沈月瘦了#、「李榮浩月瘦16斤」、#李榮浩的減肥方法#的熱門話題之後,又一位因減肥成功而登上熱搜的藝人,明星快速改變身材的「特異功能」,總是能夠掀起一番新浪潮。畢竟,減肥、健身,這對於大眾而言,是一個知易行難、需長期堅持的事情。

健身減肥是大眾面對的一大常態化議題。綜藝領域關於此類節目的創作也從未止步,已經歷了數次疊代。在今年8月,芒果TV、優酷先後推出了《哎呀好身材》《頭號型動派》兩檔減肥健身類節目。

節目播出期間,嘉賓們的相關表現多次登上熱搜,譬如,張天愛自律、凌瀟肅愛吃冰棍等話題,從某種角度而言,減肥健身類節目很大程度是依靠藝人個人層面的話題度,從而帶動著節目本身的話題熱度,因此,能夠憑藉話題出圈的藝人無疑是短期內最佳的受益者。

減肥健身型人設,出圈固粉的最佳方式?

藝人立人設一事,大都是「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對於大眾而言,藝人人設崩坍已是見怪不怪的常事。對於藝人而言,「健身」、「減肥」這一人設卻始終是萬金油,內在修身、外在健身總是能夠圈一波粉。

從之前的#杜海濤瘦了#到#錢楓瘦了#,再到近日的#李榮浩瘦了#再到#沈月瘦了#,都再難以復刻當年袁姍姍馬甲線所帶來的影響力。早在2014年,憑藉「馬甲線」袁姍姍成功洗白,成功扭轉大眾印象,告別了「袁姍姍滾出娛樂圈#等負面新聞纏身的至暗時刻。

之後,「馬甲線」便成為了袁姍姍在綜藝節目中一大話題,在《一年級》《快樂大本營》等節目中均有分享相關經驗和心得。此後,袁姍姍在微博發起了#33減肥日記#的話題,但後續話題影響力有限。

在娛樂圈,從小胖子晉升為型男的案例,不勝枚舉,比如彭于晏、李現、向佐等人均是如此。不過,也有幾位一直在減肥、反彈周期式循環當中的男藝人,杜海濤和錢楓便是典型的例子,近年參與的綜藝節目便是見證了這一系列艱辛的過程。

杜海濤公開減肥之路要追溯到《真正的男子漢》第一季,體型偏胖的他在節目初期訓練時出了不少洋相,杜海濤便開始減肥,一方面在微博發起了#香蕉打卡#這一話題,另一方面也在湖南廣電圈內組建打卡社群,帶領周邊的人跑步。功夫不負有心人,#杜海濤瘦了#這一話題登上熱搜,引發線上熱烈討論。

在個人努力減肥健身的同時,杜海濤也極具商業頭腦,投資運營了一批「香蕉系」創業公司,具體包括運動健身領域的香蕉打卡、香蕉人健身工廠,文娛領域的香蕉傳媒製作了《香蕉打卡》的綜藝節目,形成了健身領域相對完善的內容生態閉環。

而錢楓則是在《我家那小子》當中開啟健身模式,最後還po出「腹肌照」,而到了《我家那小子》第二季當中,錢楓承認減肥失敗,開始著力於美食的尋找與製作,引發了一波常年減肥失敗又熱愛美食同類人群的共鳴。隨後又到了《頭號型動派》當中,錢楓開始了新一輪的減肥。

除此之外,在此次芒果TV《哎呀好身材》當中,錢楓還和杜海濤一起擔任主持人,與嘉賓們一起在觀察室觀看減肥過程,結合自身份享個人看法。從早期錢楓在《我家那小子》第一季里立志重回顏值巔峰,如今一年多的時間過去,錢楓依然還是在減肥話題里獲取存在感,重回顏值巔峰漫漫無期,這一循環式話題勢必會導致觀眾審美疲勞。

如今,健身減肥類綜藝節目已成為藝人利用健身減肥為載體,進行人設塑造和話題集中曝光。相對而言,節目周期性的播出,為藝人塑造人設提供了一定的空間,可以通過節目來展現全新的自己。但從長遠來看,這類節目帶來藝人的也僅是一標籤,更多的還是需要作品來說話。

健身、減肥類綜藝內容背後是健身行業商業藍海?

儘管減肥健身類節目經歷了數次迭煥,從素人減肥到明星減肥,形態更迭,卻未能成功步入爆款行列。之所以這類節目依然層出不窮,是其背後有著垂直的商業藍海。

近年來,大眾的運動健身意識增強,政策緊跟而上,還有各類健身產品成為剛需。艾瑞諮詢的相關數據報告顯示,中國運動健身人群在消費觀念上,擁有較高的品牌忠誠度,願意為質量好的產品花多一些錢。除此之外,以健身俱樂部、24小時健身房和「網際網路+工具」為中心向用戶提供健身服務,融資看好運動健身市場,億元級融資集中在移動端。在這一現實形勢下,整體行業發展向好,而關注度、曝光度高的綜藝節目成為了線上的一大推廣渠道。

稍作盤點,健康生活體驗觀察類真人秀《哎呀好身材》由黑茶新飲品益小樂贊助播出,主打天然發酵益清脂,60天健康塑形類真人秀節目《頭號型動派》由安利紐崔萊冠名,並在節目中運用到了相關的產品,《人生加減法》由宜百年·輕顏膳食包冠名,《減出我人生》由綠瘦冠名,《香蕉打卡》由火辣健身app贊助播出……

此類節目基本都被瘦身、健身相關的產品所承包,這類品牌之所以熱衷與垂類節目合作,一是綜藝節目是周期性的內容產品,在短期內集中進行品牌曝光,可將產品融入到節目當中,比如,在《頭號型動派》中,根據嘉賓特質為他們提供安利紐崔萊相關產品,可將在《頭號型動派》當中用戶垂直轉換為消費者;二是藉助節目的傳播力量,增強品牌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培育潛在的消費者。

總的來說,對於藝人而言,健身減肥類節目是立人設,是減肥健身類產品的推廣渠道。在這一表面繁榮背後,實則暗藏危機。本是在內容為王的時代,在此類節目中,個別嘉賓的話題度和商業植入占領了上風,反倒是節目本身的內容「一地雞毛」。

從極致肥胖素人到體型偏胖的明星,再到需要健身塑形的明星,從淘汰制減重到PK式減重,再到觀察式減重,節目的嘉賓群體以及模式都不斷地疊代升級。當下這類節目存在的問題是實用性內容過於理論化相對無聊,娛樂化內容又有跑題之態。

最重要的是,健身減肥本是相對獨立完成地事情,如今要在節目的環境下進行互動式運作,增強社交屬性,但最終內容與用戶之間依然存在交互性弱、粘性不高的問題,外加減肥健身不像其他競技類綜藝能有瞬時結果,是一個相對長期才能見過成效,用戶中途跳出率極高。

節目組為了增強內容的可看性,在節目模式上增色,模式加入了情感觀察的元素,陣容里飛行嘉賓不斷,比如最新一期《頭號型動派》當中,就有程瀟、李璐爾兩位飛行嘉賓到來,試圖以此里換取觀眾更高的關注度,但所起到的作用依然是淺層次的。在未來,減肥健身類綜藝在商業新藍海里升級IP價值時,也需在內容上進一步打磨,在娛樂屬性與社會意義中找到最佳平衡點。

*原創文章,轉載需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4gAG4BMH2_cNUgnHA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