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為宣漢縣點贊

2020-03-24     達州日報

近年來,宣漢縣政法工作聚焦社會矛盾新變化、安全穩定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盼,集中精力高效助力全縣脫貧攻堅順利完成,為縣域經濟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治服務。

健全法治制度 保障脫貧攻堅

「幸福是努力奮鬥出來的」「公平正義得靠法律維護」「不孝不怕,政府來治」……這成了今天宣漢群眾脫貧攻堅後新的心聲和真實寫照。

為保障全縣高標準、高質量完成脫貧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宣漢縣著力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縣委政法委制定並出台了《宣漢縣「脫貧攻堅整縣摘帽」民訴化解大衝刺實施方案》,成立由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任組長的民訴化解大衝刺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全縣民訴化解工作。全年共排查涉農矛盾糾紛2215件,調處成功2105件,特別是處理清溪「4·12」信訪維穩工作得到市、縣領導肯定性批示。

「對拒不履行贍養義務,把父母贍養義務推向社會和政府的不孝子女,政法機關將採取強硬措施予以打擊,全力助推脫貧攻堅工作高效運轉……」宣漢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鄭河川表示。

為紮實開展「治不孝助脫貧」創新行動,該縣成立了以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為組長,縣法院、縣檢察院、縣公安局、縣司法局等9個部門分管領導為成員的「治不孝助脫貧」工作組,制定了《宣漢縣關於依法治理不孝行為助力脫貧攻堅實施方案》,由縣法院、縣檢察院、縣公安局、縣司法局四部門聯合制發了《關於履行贍養義務 爭做守法公民的通告》,為治理不孝行為提供堅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同時,建立健全專項法律援助制度。縣法律援助中心對當事人起訴的贍養案件設立維權「綠色通道」,優先保障其法律需求,一律提供免費法律服務,有效降低治理不孝行為法治成本。

該通告細化了贍養人拒不履行贍養義務的6種行為、情形和適用相應法律條款依法追究贍養人責任,以及因不孝被納入黑名單進入誠信系統等自治、約束行為。目前,該縣社會風氣、文明程度不斷提升,不孝、懶惰、不勞而獲等不良風氣和現象逐漸減少,不孝行為逐步消失,留守老人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截至目前,共梳理10例擬提起法律訴訟的不孝行為事項,已立案2件、訴前調解7件,審判1件;共調解贍養糾紛27起,為困難群體(貧困戶)提供法律援助27起,彰顯了政法助推鄉村自治、鄉風文明進步的法治優勢。

「為助力脫貧攻堅,宣漢政法工作人員嚴抓查漏補缺,對照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等驗收標準,一村一村、一戶一戶、一項一項、一條一條地核查,確保不留下任何一個死角,不忽視任何一份資料,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查出來的問題要迅速彌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鄭河川堅定說道。

同時,政法工作人員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對口聯繫幫扶工作,調整、充實多名政法骨幹精英到基層開展幫扶工作。此外,嚴格落實「3個90%」工作要求,先後選派80餘名政治素質高、工作責任心強的政法幹警,按照縣委要求到貧困村開展各類排查、監測工作,幫扶村脫貧質量穩步提升。先後為花池、毛壩等脫貧攻堅重點鄉鎮支持脫貧資金和物資達110萬元,引進項目23個,有力地助推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凝聚法治力量 優化營商環境

宣漢縣將政法工作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超前謀劃,主動作為,準確定位,深入推進法治建設,將法治滲透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不斷強化法治引領服務保障能力,持續優化轉型發展環境。

在全縣率先制定出台《宣漢縣政法系統關於依法保障和服務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十三條措施》,政法各部門結合自身職能職責,進一步細化制定了《宣漢縣人民法院關於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實施方案》等,為科學、高效護航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的制度保障。

依託普光經濟開發區企地聯動綜治中心,聚合「民警+企業+地方」多方力量,常態開展「矛盾聯調」「治安聯防」「應急聯動」「平安聯創」活動,有效化解企業周邊矛盾糾紛、治安隱患,為重點項目、重點企業的開發、建設、經營,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營商環境。

此外,充分發揮審判職能,設立金融審判巡迴法庭,審理涉融資開發、建設工程、買賣合同等案件294件,裁決標的1.6億元;受理涉及侵害民營企業和投資人財產人身權利刑事案件2件,涉民營企業執行案件42件,依法執結涉民營企業案件32件,查辦非法集資等涉眾型經濟犯罪3件3人,民營企業及企業家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

嚴格落實「七五普法」規劃,紮實開展「法律進企業」活動200餘次,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台,廣泛宣傳各類金融類違法犯罪典型案例20餘例,企業法治理念進一步增強。

全力保障民生 確保社會穩定

堅持每月對全縣12個涉穩重點領域和8個涉穩重點群體進行深入細緻的排查摸底,健全台帳資料,對27名涉軍重點人員和490名特殊利益群體逐一落實教育穩控責任。

進一步加強基層人民調解組織和交通、醫療、環保、婚姻家庭等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建設,充分發揮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作用,多元化解矛盾糾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截至目前,全縣各級各部門協調處理矛盾糾紛5763件,調處率達100%,化解重大涉穩問題34起,辦結中央、省、市巡視組交辦信訪件29件,全省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群眾滿意度為90.55%,排名全市第一。

始終秉持「有黑掃黑、有惡除惡、有亂治亂」工作方針和「零容忍」態度,持續加大對重大涉黑涉惡案件線索核查和辦理力度。截至目前,全縣共收到線索157條,辦結152條,破獲縣外涉黑案件1件、涉惡犯罪集團案2個,破獲縣內惡勢力犯罪集團1個、惡勢力犯罪團伙6個,依法審結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2件、惡勢力犯罪團伙案件3件,查處黨員幹部參與涉惡案件2名,成功打掉惡勢力犯罪團伙「保護傘」1名,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財產550餘萬元。2019年,宣漢縣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被市掃黑除惡領導小組表彰為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先進集體」。

去年以「迎大慶、保平安」為工作主線,深入開展「冬攻」「迎慶」系列專項行動,立刑事案件948件,破案351件,立侵財類案件769件,破316件,辦理電信詐騙案3件,特別是成功偵破了雙河「8·30」故意殺人案和「9·10電信詐騙案」,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群眾一致好評,人民群眾安全感達92.49%。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在宣漢縣的道路卡口,在社區院落,到處都能看見穿著印有「平安宣漢,你我同行」字樣馬甲的網格員,奮戰疫情防控第一線,服務在人民群眾家門口。

宣漢縣充分利用網格管理模式,率先在全省縣(市、區)發出了《關於開展網格員助力疫情防控的通知》,充分調動網格力量參與疫情防控的各個環節,將村、社區網格進一步細化到戶、責任到人,保證疫情防控工作無縫隙、全覆蓋,提高疫情防控效率。截至目前,全縣共出動網格員、網格管理員、社會管理員共1250人,配合相關部門設置主幹道及出境檢查卡口19個、鄉村卡口450個,檢測車輛10餘萬台次、31餘萬人次,入戶排查服務達4.2萬餘戶,累計排查湖北返鄉人員5000餘人。1月27日,四川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對宣漢網格員助力開展疫情防控進行了宣傳報道。

鄭河川表示,「縣委政法委將堅決按照中央、省、市、縣的安排部署和市委政法委的通知要求,堅持『疫情不退,宣漢網格員不退』,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細化工作舉措,發揮網格化管理優勢,竭盡全力,配合相關部門打贏這場防疫戰。」

記者 | 覃鵬舉 侯建中 雷坤洋

通訊員 | 賀操

編輯 | 趙尋

責編 | 潘丹

值班編委 | 付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z6FC3EBnkjnB-0zv6ix.html

















教育部提醒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