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年底促銷,要避開的8個坑

2019-12-24   辦學一點通

又是一年一度的年底衝刺階段,這個時侯年底促銷是必不可少的,你的校區里的促銷活動是什麼呢?今天為大家解析一些在促銷活動中常見的問題。希望能幫你理清思路,做好年關衝刺。

1、不要只拼價格而要對家長利益最大化

如果促銷活動本身就是血拚價格,沒有其它噱頭,那麼一定要將活動給家長創造的最大利益點提煉出來並作為宣傳主題。

如:返現方式,則以「最高返現xx元」作為宣傳點,更有吸引力,但,如果把返現讓利轉化成家長利益點,變成「最高可省xx元」,則又更能打動家長。

2、不要用「暴力」主題

直白不是暴力,一些機構在促銷活動主題中喜歡用「抄底」「瘋狂」「1折起」等以削價為主要意思的詞彙,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這些宣傳主題就能夠打動家長,促銷既要考慮活動期間的銷售盈利,也要考慮活動之後的平常銷售及品牌形象。

過於「暴力」的促銷主題,可能影響家長對品牌的信任,大部分家長希望自己能夠從機構促銷中得到實惠,又不希望被貼上「愛便宜」的標籤,因此,一定要綜合分析自身品牌與課程產品定位,切忌盲目「暴力」包裝。

3、不要物質,而用情感式主題打動家長

情感營銷之所以受家長認可,是因為它在能夠滿足家長對課程產品本身特定需求、優惠購買希望的同時,還能夠打動家長在某一方面情感上的訴求,形成共鳴,建立持久的關係,既而形成消費習慣或品牌忠誠度。

促銷主題情感化,實際上是指主題應該具有一定文化性,如一些機構在促銷主題上,喜歡用「圓夢計劃」。

4、不要自己玩,互動、召集語氣的主題更吸引家長

「尋找…」、「嘉年華」、「一起」等帶有互動、召集意思的詞語常常被用在促銷主題中,以吸引家長的參與興趣。

5、逆向思維,不要「扎堆」

促銷主題「撞車」屢見不鮮,一旦活動本身沒有太多亮點,很容易被家長忘記,甚至記錯了「東家」,期末、寒假期間,促銷主題大多圍繞「試卷分析、寒假衝刺」做文章,扎堆現象嚴重,雖然想搭節假日喜慶的風,但也容易因為沒有特點而被淹沒。因此,不妨逆向思維一下,制定一個有別於主流的活動主題。

6、不要只是「標題黨」

促銷活動不能只是希望於「標題制勝」,尤其不能杜撰一些名不副實的促銷主題,企圖通過一些招眼的促銷標題先「忽悠」家長上門。活動的成敗是一個系統的流程管控,涉及方方面面,標題只是一個「餌」。

7、不要只是銷售通常課程,提前備好新課程

在促銷期到來之前,機構要提前備好新課程,即是寒假針對性課程。從取勢的角度來看,能強化機構品牌在家長心目中的地位。對於營銷預算有限的校區,以有限度的廣告宣傳和適量的新課程推出可以取得不錯的影響力。

8、不要一成不變,挖掘新奇促銷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校區的促銷切勿過分依賴單純的降價打折。為了減輕業績壓力、增加現金流而進行的大幅度打折,會破壞機構的品牌形象,影響後續的銷售。

替代性的策略是,可以考慮提高課程產品的附加值和增加一些服務,這樣能在增加短期銷量的同時,不會對家長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

開發新課程產品發現和引導新的消費習慣是校區挖掘業績的有力途徑。一些別出心裁的消費方式,如把線上課程送線下輔導等等優惠銷售,往往能產生出奇制勝的效果,這些都是校區營銷的創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