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養魚大咖們的觀賞魚總也養不死呢,事實真的如此嗎?

2020-03-01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養魚老道,我想問你個問題,為什麼最近各個自媒體上出現了很多的養魚大咖,我看到人家的觀賞魚飼養的都很好,經驗也很豐富,難道說他們的觀賞魚就是養不死嗎?

為什麼我們的觀賞魚總是一養就死?雖然我是剛開始飼養觀賞魚,確實沒有多長時間,但是我也在勤奮學習各種養魚知識,至少在養魚套路和習慣上,自我感覺與這些大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為什麼人家一亮相,他們的觀賞魚就養的那麼好了呢?

上述是一位魚友的問題,養魚老道感覺很有意思,我再反過來加上一句,為什麼我的觀賞魚有時候也能輕易給養死了呢?

時間加上沉澱與逐步淘汰,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可以打個比方,假設養魚老道中間這幾年一直沒有停止過飼養觀賞魚,比方說三年前我就開始飼養一缸金魚,中間當然也會有死亡和患病的,可能有的被我治好了,也可能有的我就直接扔掉了,那麼經過兩三年的沉澱以後,我再給大家展示出來的,一定是水清魚亮、甚至於綠地毯鋪滿缸底的一缸成年好金魚,因為什麼病的、殘的、死的、弱的,我早就淘汰掉了。

剩下來的即使我不去過於刻意管理,按照正常的飼養手法,它們也會生活的很好,而且看起來個體也會很大,飼養的時間也很長,這就叫做一順百順,觀賞魚只要是養順了,什麼都不是問題。

但是,陪伴它們死去的觀賞魚又會有多少呢?只有我自己知道了。

所以說,最後給與新手們的感覺就是,養魚老道飼養的觀賞魚好像不會死啊。事實上道理很簡單,該死的早死光了,大家看到的只是表象而已。

就像我去年最早飼養的虎皮魚、迷你鸚鵡魚、小雜鯛之類的,它們已經飼養很長時間了,基本上不會再會出現什麼死魚現象了,而昨天在我的視頻中,很多魚友所見到的藍色妖姬孔雀魚,無論是水草長成了小竹林的景致,還是魚缸的水質和它們的狀態,都可以令我們看著非常滿意了,這就是我們在飼養觀賞魚的時間上不斷沉澱而出來的結果。

而對於這缸鎏金和蝶尾來說,假設三年後,哪怕只是剩下來一半數量,那個欣賞效果也是絕對會震懾眼球的,我再稍微繁殖幾窩,那就是新魚友們眼中的高手啦,甚至於可能一兩年後,我也會整上一缸看起來非常漂亮、碩大的藍壽或者泰獅,以及其他傳統金魚,這些都是要靠時間和逐步淘汰而沉澱下來的,誰敢說自己飼養觀賞魚它就不死呢?那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感覺養魚大咖們的觀賞魚總也養不死呢,事實真的如此嗎?

專一繁殖或者是業攻於精

還有一些高手和觀賞魚發燒友,或者是我們口中的養魚大咖們,人家本身做的就是專業化繁殖,走的就是單一品種的飼養、繁殖之路,比如說專業飼養龍魚,把龍魚做成品牌的,專業飼養錦鯉,家裡只有一個錦鯉池的,專業繁殖孔雀魚、三湖魚的,專業飼養藍壽金魚的,專業繁殖七彩、燕魚的。

這些養魚大咖,人家之所以能夠飼養好觀賞魚,就是來源於一個專注、一個業攻於精的問題。

他們現有的條件和設備,以及自己家中的水質,全部都是用來適用於自己飼養的一種或者兩種觀賞魚,各種硬體條件比起我們要強上百倍,但是它未必會是多麼高檔,關鍵問題是只要適合就好。

其實我們也應該知道,大部分專業魚房裡的設備,根本就沒有現在新魚友們手中的設備高檔,難道說這不是一個諷刺?

像是上述這種比較專注於一兩種觀賞魚的小規模飼養模式,包括了家庭魚房,他們飼養的觀賞魚即使品種再少,在觀賞魚的數量上也比我們純粹的觀賞魚愛好者要多的多,偶爾死上幾條魚,甚至於死幾缸魚,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比如說我去年購買七彩的一家魚房,他自己繁殖七彩十多年了,我是親眼看到進入了兩三缸高檔七彩亞成,其中有一缸到家之後已經患病嚴重,人家連治也不治,直接全部倒掉了,因為在他們眼裡,這個觀賞魚拿到手裡以後,自己能不能治療,這一點還是心中有數的,一看這批魚就是不行了,就不必再去費那個心機和徒勞了,直接處理就是了。

剩下來的保證都是精英,就是這麼一個飼養觀賞魚的基本邏輯

很多新魚友目前所患的最大弊端就是:分不清主次、戀戀不捨,愛心爆棚。

飼養觀賞魚不是一個注重弱勢個體的過程,而是一個優勝劣汰、逐步積累精英的過程。

很多新魚友,所擁有的專業知識,未必比魚房老闆差的

如果說我們現在突然讓一個飼養繁殖七彩的魚房老闆,去飼養一群傳統的金魚苗,或者飼養一條小紅龍,可能他們在飼養經驗上或許會比我們高上一些,不過也未必會有其他的發燒友玩的更好,甚至於他們對於金魚和龍魚的了解,還沒有很多新魚友們在網上學習的知識多呢。

這些情況我都見過,飼養七彩的魚房老闆,不知道金魚有草文龍蛋,不知道金魚是四開尾,根本分不清哪是草金、哪是錦鯉的,那可太多了。

同樣的,飼養金魚的魚房老闆,一看到七彩神仙魚諸多的品種,立馬一個腦袋八個大,把飼養七彩神仙魚能夠繁殖成功的魚友,也會看做是大神級的存在。

其實有時候,他們對於自己所不熟悉的其他觀賞魚知識,絕對沒有一些新魚友掌握的多,那麼,這個水平到底是誰高誰低呢?在道理上就是這麼回事。

所以說,各位新魚友也不必在這些問題上過於糾結,只是我們的飼養經驗,需要時間去逐步積累罷了。

兩三年後,各位新魚友都會是養魚高手

換句話說,很多的新魚友們,目前在飼養觀賞魚設備上的高檔與否,理論知識上貯備與否,可能都要比專業魚房老闆強上很多了。

養魚老道在這裡所說的都是實話,沒有任何的拐彎抹角,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給各位新魚友們打打氣,我們不要去過於氣餒或者輕言放棄,或者說因為自己養死了幾條觀賞魚,就說明自己的養魚水平不高了,這個養魚水平的高低,根本就無法界定的。

只要我們能夠按照最基本的飼養觀賞魚的套路來,按照正常的飼養觀賞魚的手法和習慣來,按照業攻於精和優勝劣汰的首要原則持續走下去,在走過了兩三年以後,現在的各位新魚友,都會把自己的觀賞魚飼養的很好,也可以成為某個品種觀賞魚中的飼養高手。

這個是鐵定的事實,唯一需要的只不過是,我們在時間上和經驗上的不斷積累而已。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vUEl3AB3uTiws8KnWI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