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個小視頻,在濰坊人的朋友圈裡刷了屏。
視頻的主角,剛剛過完了17歲生日。
就在昨天,這位「少年」的故事,出現在了中國文明網的首頁。
原來,「少年的TA」,被由中宣部、文明辦主辦的精神文明創建品牌故事Vlog活動選中,成為以家庭文明推動教育生態提升與社會文明程度提升的典型代表。
一方平台,也是一條跑道
這位「少年」,生於濰坊,長於濰坊。
其名字,叫做「親子共成長」工程。
17年來,TA的成長之路,也是濰坊百萬家庭走向文明、和睦、幸福的前進之路。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2002年,濰坊市率先在全國建立起家庭教育品牌——「親子共成長」工程。
以此為統領,濰坊市從多個角度入手,搭建、完善了現代家庭教育服務體系,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教育服務平台,研發出了家庭教育一站式綜合服務平台幸福路——中國家長移動學校,滿足了家長多樣化的教育需求。
同時,開發了普及性、針對性、社會化三大類課程體系,實現了家庭教育課程0-18歲的全覆蓋、線上線下全覆蓋、城鎮鄉村全覆蓋,惠及學生家長1000多萬人次。
一系列舉措,全面提高了家長的綜合素質與家庭教育水平,促進了教育質量進一步提升,形成了家校合力推進素質教育的新局面。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親子共成長」工程,不僅是一方交流、學習的平台,更是一條家校、親子攜手奔向美好未來的寬闊跑道。
一塊陣地,也是一張名片
藉助「親子共成長」工程這一平台,17年來,濰坊市關工委、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婦聯、共青團市委,以及山東省泰山教育創新研究院、濰坊行知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導中心、濰坊市中小學家長聯合會等部門、單位聯手,在全市廣泛開展各類主題文化活動,傳播社會公益正能量。
目前,累計近130餘萬未成年人從中受益,公民文明素質顯著提升,崇德向善、文明有禮的良好社會氛圍已然形成。
相關經驗做法,被山東省文明委在全省推廣,被中央文明辦轉發,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中央媒體先後進行宣傳報道。
經過17年的努力探索與不斷實踐,「親子共成長」工程已成為濰坊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品牌,成為傳播好聲音、講述濰坊故事的重要陣地。
濰坊家庭文明故事不僅惠及了濰坊萬千家庭,而且已傳播到全國各地,成為了濰坊的一張城市名片。
一項工程,也是一件「秘密武器」
17年來,伴隨著中考改革等一系列改革項目的推進,「親子共成長」工程持續為濰坊孩子的成長成才優化著環境。
這些年,濰坊市高考上線人數不僅年年穩居山東首位,而且領先優勢逐年擴大,每年有3萬多名學生升入本科院校,每年都有3000多名學生進入211、985院校……
而且,從2010年之後,濰坊的畢業生在各大高校中開始嶄露頭腳,有的走上創業之路,並被總理接見,有的從事了社會公益,受到多國元首的讚許,有的進入了國家萬人計劃、千人計劃,有的在國際和國內大賽中頻頻獲獎……
這一切,完美地印證了朱永新、俞敏洪、任正非、馬雲及若干專家學者的觀點:
教育始於家庭;教育也改變未來。
也正如濰坊市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所說:
家庭教育是濰坊一切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基石與秘密武器。
這就是TA——生於濰坊,長於濰坊的「親子共成長」工程,一個風華正茂的17歲少年。
通過這段被點贊無數的視頻,讓我們一起,走進TA的成長故事。
這,是濰坊人的驕傲。
文:泰山教育智庫 岳小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t-fi24BMH2_cNUg80A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