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路,全長600多米,一條上海最有趣、最多元化的馬路,作為靜安區域淮海區商圈之間的生活區,每天上演著精品生活與市井生活的交錯,高級的時裝潮流買手店和生活買手店比鄰而居。
富民路,原名「古拔路」(Route Courbet),1883-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出現過一位赫赫有名的法國海軍將領— Courbet。1884年,他率遠東艦隊擊敗南洋水師,控制台灣海峽,侵占基隆、澎湖,最後迫使清政府簽訂《中法新約》,但就在這份不平等條約簽訂第二天, Courbet突然病死在澎湖的馬公。之後,在上海和天津的法租界裡,各出現了一條「古拔路」。1943年,上海的古拔路改名為富民路。
這條馬路兩旁梧桐掩映下還保留著許多百年的老洋房,而這些老洋房的主人都曾經赫赫有名。在老上海,這裡是一個藏龍臥虎的地方。上世紀20年代,富民路上陸陸續續搬進來一批神秘人物,逐漸成為了上海灘的傳奇。
舊上海的黑幫頭子,土皇帝杜月笙,就曾在這裡金屋藏嬌,他手下的核心成員「四大金剛」之一,顧嘉棠,也曾在這條路居住。顧嘉棠,小名阿根,早年在哈同花園(今展覽中心)做花匠,外號「花園阿根」,早年在哈同花園(今展覽中心)做花匠,曾在富民路38號居住,現在變成一家飯店,但還保留著老房子原來的模樣。
杜月笙「藏嬌」處
富民路259號 ,杜月笙「藏嬌」處,看過《羅曼蒂克消亡史》電影的朋友,應該對陸先生的姨太太小五有映象,小五就是根據杜月笙的姨太太含香老五虛構出來的,不過電影中的小五情深意重,而根據老上海人口述中的含香老五,跟著杜月笙也只是在亂世中為了謀生,甚至有點瞧不上杜月笙的意思在裡面,畢竟,人前從不主動談論杜月笙,也不參與搭腔。
含香老五 ,真名胡慧琪。她本是浙江平湖的大家閨秀,卻因父母吸鴉片上癮,把家產敗光了,便把女兒賣入青樓。不俗的樣貌和氣質讓她成為會樂里含香家的紅人,喚作「含香老五」,她舉止高雅,談吐不俗,風度氣派可以亂真大家閨秀。慕名而來的名流絡繹不絕。杜月笙後來把含香老五從青樓會樂里接出來,在杜公館附近的富民路租了一棟兩樓兩底的小洋房,在那裡住了29年,直到1951年去了香港。
「福民會館」
如今的富民路197弄「古柏小區」,原名「古拔公寓」,是1931年在上海灘上十分知名的四行儲蓄會,購地10畝為本銀行職員所造的公寓,當年在上海也算名聲顯赫。
這裡面有一處重新修葺好的、呈現出上世紀三十年代老會所面貌的建築,這就是「福民會館」。五層樓高的福民會館,是我國最早留學美國、學習建築工程學的著名建築師莊俊的作品之一,建於1931年左右。會館最初就是一個有舞廳、表演以及小區居民辦婚喪的會所或俱樂部。
到上世紀五十年代,這裡被改建為附近古柏小學的禮堂;六十年代以後,這裡又被改為服裝廠以及服裝展銷廳等,古柏小區內的老居民,自此就不能隨便進入該場所了。
如今的福民會館,部分已經被南西街道買下,雖然和當年的格局不完全相同,但也已經基本修舊如舊。開館的第一周,就引進了「魯庵印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高式熊老先生的收藏品,供市民免費參觀。
「銀行大亨」的舊居
富民路210弄的14號,就是葉先生的舊居。葉景葵先生故居所在的210弄,屬花園裡弄住宅,當初是由福新煙草工業公司在1941年造的,為華蓋建築事務所設計。
葉景葵是民國著名實業家、藏書家。浙江杭州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進士,受維新思想影響,赴趙爾巽幕下,掌理財政、商礦、教育,因代為起草《條陳十策》,而聞名當時。
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後,痛憤於內憂外患,遂棄官經商,走上「實業救國」道路。浙江的興業銀行,就是葉老闆主持下建立,並擔任董事長的。葉有一定的民主思想,1947年5月,國民黨政府迫害學生運動,葉為「十老上書」人之一,聲援學生運動。
更為難得的是,這名「銀行大亨」念念不忘舊時書香,收藏了不少珍貴稿本、批校本、古今刻木和抄本。1939年,葉景葵和張元濟、陳叔通等人一起辦了「合眾圖書館」,葉本人還將其收藏的全都手稿,捐贈給了合眾圖書館。
圖書館就在富民路、長樂路附近,門牌號碼是長樂路746號。1958年,合眾圖書館併入上海圖書館,顧廷龍被任命為上海圖書館館長。現在,這裡是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