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昭蘇是絲路信使國內賽段的永久終點?

2019-12-16     泰有趣

  「絲路信使」自行車賽組委會主席蔣凱曾經說過一句話,「昭蘇是絲路信使國際自行車賽國內賽段永久終點。」

  你們知道為什麼「絲路信使自行車賽」連續三年的國內決賽終點都要設在昭蘇嗎?

  昭蘇是泰州的對口援建縣,可以說,當我們走到了昭蘇,就有一種重回故土的感覺。

  這裡就是我們的第二故鄉,我們和昭蘇的友誼並不是這一朝一夕。所以幫扶昭蘇,也成為了「絲路信使」的義務和責任。

  這三年,賽車手們披荊斬棘,乘風破浪。他們不僅僅是為了得到獎牌和榮譽,還承擔著「信使」的身份,將這份遠方的惦記,從泰州一直傳遞到昭蘇。

  這份惦記或許來自援疆幹部、教師或者醫生的家屬,或許來自新疆班的學生。

  平時見不著面的他們,在微信上問候的一句「在嗎」,根本不能表達出他們千分之一的想念。

  「絲路信使」帶著很輕的信件,很重的思念,願做無數次這種傳遞愛意的「郵遞員。」

  而「絲路信使」想做的,能做的也不僅僅是這些。

  至今,昭蘇縣學前至中職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貧困戶還有3867人。困難學生較多,也因家庭貧窮,家長們無法保障孩子基本的學習環境和條件。

  之前,在絲路信使自行車賽的三年中,組委會已經在昭蘇推動公益項目,持續關注貧困地區教育事業,只為幫助更多優秀學子圓求學夢想。

  在學校方面,我們實施了「絲路信使」萬里騎行牽手公益+——1001個幸福微心愿圓夢項目;在學生方面,我們進行了點對點的捐資助學。

但是我們能做的,不僅僅是這些。

這一次,我們能做更多。

  「絲路信使」自行車賽組委會知曉,在昭蘇有很多孩子因為家庭貧困,父母無法提供給他們良好的學習環境,只能趴在地毯上寫作業學習。

  還記得從小我們就聽著老師的耳提面命,「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本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但這對於這些昭蘇孩子們來說,即使有心,也是無力。

  於是此次絲路信使自行車賽組委會將會在12月17日武夷山,攜手中旭渤海匯私董圈、泰州市民族團結促進會、泰州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泰州市大愛泰州公益聯盟、泰州醫藥高新區雨露愛心協會、泰州市姜堰先鋒愛心單車俱樂部、泰州市對口支援新疆伊犁州昭蘇縣工作組、共青團昭蘇委員會,一起聯合藝術家曹正春發起義賣活動。

  曹正春老師將會拿出自己的十餘幅「絲路畫派」代表作品用來義拍,而我們希望通過此次義賣活動,能夠為昭蘇縣農牧區兒童籌集一些資金。

  這些資金將會用來為昭蘇的貧困兒童採購學習書桌和檯燈,解決農牧區貧困兒童沒有書桌,趴在地毯上寫作業的現實問題。

曹正春老師拍賣作品

  一盞檯燈,可以照亮多遠的道路?沒有多遠,但是可以保護他們的視力...

  一張書桌,可以承載多廣的人生?沒有多廣,但是可以端正他們的坐姿...

  是的,所有在我們看來做的「寥寥」,對他們來說,是「許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ZuBDW8BMH2_cNUgKDi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