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滑口魚難釣,這幾點沒做到位,當然釣不到

2019-12-03   認真的釣魚

滑魚,以前一直被認為,只出現在黑坑、競技釣中,因為這兩種水情中的目標魚,被反覆垂釣上岸,要麼嘴唇有傷,要麼皮毛帶傷,所以,這種皮毛帶傷、嘴唇受傷的魚,普遍對商品餌,尤其是味型濃郁的商品餌,有著極大的警惕性,不會輕易進食,我們把這一類魚,認為是滑口魚;再後來,釣友們發現,在野釣水域,也有著基數不少的類似情況,所以,我們把只要魚口弱、滑,警惕性極高的魚,統統都稱為滑口魚。

對釣魚人來說,自然最喜歡的,是生口魚,就是魚口生猛,給口有力,不會反覆涮餌,但在實際垂釣體驗中,生口魚除非是黑坑的新魚,亦或者是野釣中的小體型魚,大多數情況,滑口魚的數量,還是明顯比較多的,所以如何和滑口魚鬥智斗勇,這就成為大多數釣友們,必備的功課了,那麼想要釣的到,還要釣得好,那就不得不說以下這幾個套路了。

【招數一】不管是種餌,還是商品餌,味型以淡為主,以持久為宜

滑魚有一個共性,就是大多數都有被釣上岸的經歷,有甚者,被釣上岸七八次的也不在少數,所以一旦遇到濃郁味型的餌料,就算是比較腥濃的蚯蚓、紅蟲,可能都會引起警惕性,別說涮餌了,連試口都不敢,連魚口都沒有,更別提釣了;在實戰前,配餌的要訣,其實就兩個字,第一要淡,第二要久,別看要求不高,也不多,但是,卻又不是簡單的操作,就能做到的。

因為誘釣滑魚的餌,不管是窩料,還是釣餌,素淡,只有素淡的餌料,更趨近自然,自然不會引起滑魚的警惕性;但是光是素淡,是不夠的,因為餌料味型還需要持久,餌料味型不持久,根本就無法吸引滑魚進窩,那就更談不上釣上滑魚了;所以,好些釣友,認為滑魚不僅口弱、口滑、口輕,而且魚口還很刁鑽,是什麼都不願意吃,其實問題就在這裡,光注意了素淡,但是味型不夠持久,進水後沒多久,餌也溶散了,味道很快就沒了;而保持味型持久,比較常見的,就是藥酒浸泡、發酵,這些都是能有效延長味型持久發散的辦法。

【招數二】餌料霧化速度不能快

在誘釣滑魚時,蘸麻團釣法,是用得最多,實戰效果最好的釣法之一;倒不是說滑魚就喜歡被蘸麻團釣法釣上岸,而是蘸麻團釣法,鉤餌進水之後,要好一陣子,才會慢慢溶散、霧化,整個霧化的周期很長,這就不會因為餌料霧化、溶散太久,引起滑魚的警惕,所以用玉米、顆粒、蘸麻團等做釣餌,往往比霧化極好的搓餌,效果要好很多,而在實戰中,即使是野釣,也需要注意這一點。

【招數三】釣組搭配要有講究

滑魚之所以被叫做一個滑字,一方面,滑魚口弱、口輕,另一方面,多因為滑魚嘴唇受過傷,受傷之後,魚唇長好之後,傷口處已經結疤,當鉤餌觸碰時,極易滑出魚唇,這也是滑魚最早被這麼叫的原因之一,所以,如果鉤餌刺中滑魚魚唇的時候,如果釣組搭配不得當,子線過粗、主線過粗、浮漂吃鉛過大,都會嚴重影響吃口漂訊,所以在線組搭配上,講究細、小、靈。

所謂的細和小,是指子線線徑宜小不宜大,因為子線、主線的線徑越小,一旦滑魚給口時,傳導到浮漂的速度就越快,訊號損失就越小;而靈,主要是指浮漂調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標魚體型、重量,和線組搭配之間,必須要有一個度,不是說線徑越細、調釣越靈,就一定合適,畢竟魚線都有個極限拉力值,一昧地強調細、小,很容易導致子線切線,至於具體的度,還需要結合施釣的魚竿竿身硬度。

【招數四】竿身調性硬帶軟,回彈性要好

說完釣組,那麼釣竿就不得不提一下,以前,我們認為滑魚,只存在於黑坑、競技釣中,野釣因為多用軟竿,所以釣組和竿身調性搭配,並不是很重視,其實不然,因為滑魚口弱、口輕,而且狡猾,一旦給口,如果竿身過軟,很難抓住實口,但是如果竿身過硬,因為釣組搭配偏細、小,魚被刺中之後,掙扎的力度,加上提竿的力度,很容易導致子線切線。

在實戰中,我們往往把黑坑和野釣區分開,黑坑釣滑魚,我們用二八略偏三七調性的竿身最為適宜,這個調性,竿身夠硬,略偏三七的調性,能有效保證中魚後,桿身回彈的彈性,加強刺魚的成功率,還跑率的幾率也會大大降低;而在野釣中,則建議用三七略偏二八的調性,別看調性的前後順序不同,但是使用起來,效果是不同的,三七調的桿身,整體偏軟,但是略帶二八調性,稍偏硬嗎,這樣體積略小的鯽魚,基本上不會影響桿身回彈起魚,而較大的魚,一旦中鉤,還能通過略軟的桿身有效卸力;竿身的調性和釣組的有效搭配,抓口的成功率也會更高一些。

【招數五】調釣要麼極靈,要麼極鈍

關於釣滑魚,調釣到底是宜靈還是宜鈍,這並沒有定論,但是不管靈鈍,滑口魚,魚口難抓是公認的;在實戰中,調釣的靈鈍,其實也要分魚情的;如果是黑坑垂釣中,涮餌現象比較嚴重,如果釣魚人自身基本功比較紮實,能做到有效抓口,預判比較及時,那建議調靈是個有效手段;如果給口很少,全以守口為主,那麼釣偏鈍更適合,因為偏鈍的釣組,子線是略彎曲的,這樣就算滑魚涮餌,也不會馬上繃緊浮漂,不會硬氣滑魚的警惕性。

如果是野釣,那就沒什麼猶豫了,直接釣極鈍才是最合適的,別說雙鉤躺底,如果有必要,都建議直接鉛墜躺底,以釣滑鉛為宜,有鉛墜做錨,鉤餌落在水底,不會輕易晃動,這樣就算滑魚在水底涮餌,不是死口、實口,不是滑鉛,浮漂都不會有動作,這樣也能有效地過濾掉小魚鬧窩、涮餌等虛假訊號。

【招數六】學會放口,不抓第一口

釣滑魚,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抓口,但是就算是錨魚,也很難抓住第一口,因為但凡滑魚進窩,第一口必是涮餌,什麼事涮餌呢?就是吸食鉤餌,但是不管能不能吞咽,都不會進嘴,通過觀察這個動作的後繼反應,再確定接下來的動作,這一口,給的漂訊都很輕,最大不超過半目,如果超過半目,往往都會是實口,所以有經驗的釣友,第一口,都是放過去,先不管。

而後繼的魚口,只要漂訊不大於半目,甚至二口、三口,都不會輕易提竿,更別提那些小碎口,一旦漂目大於半目,下沉有力,那及時提竿,刺魚的成功率能大大增加,所以釣滑魚,都說不抓頭口,就是這麼個意思;而半目差異,也需要經驗來積累,畢竟,半目的距離,也就1~1.5厘米左右,就算眼神好,經驗不足,也很難應對。

以上這幾個套路,看起來並不難,但是不經過日積月累,光是一個手眼配好,會放口,這就不是簡單能做到的,所以,想要釣得到、釣的好,準備工作不能少,而經驗的積累,更不能少,多試、多練、多實戰,這才是釣滑魚有好漁獲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