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行前的碎碎念,書寫最美醫患情

2019-11-20     漁夫與臣

醫者父母心,每一位醫生都希望自己的病人順利康復。這不,看到病人即將出院,張波大夫趕忙過去叮囑,提醒他術後的注意事項,像一位嘮叨的老母親囑咐孩子添加衣裳一樣,慈祥而溫暖。這樣的醫患關係豈不和諧!

據了解,這是一位煙霧病患者,入院後,科里指派張大夫作為患者的主治醫生,這就開啟了一場和諧的醫患之旅。張波大夫對患者的關心無微不至,每天除了科室集體的大查房,張波大夫還會不定時地到病房探視,了解病人有什麼不適,提醒病人該注意什麼。他說:「不同的病人情況不一樣,像這位病人是煙霧病。這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病,而且有很多不確定性,隨時都有可能引發腦梗塞、腦出血,尤其需要及時關注,妥善處置。」

所幸,這期間這位煙霧病患者並沒有出現什麼狀況,順利完成術前的檢查評估,接受了聯合血管搭橋手術。手術由腦血管病神經外科主任金永健教授主刀,張波大夫主動要求配台協助。在團隊通力協作下,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奮戰,手術順利完成,並且十分成功。

術後,張波大夫將患者妥善安置在科里的監護病房,進行24小時的密切監控護理。經過術後約十天的後續治療,患者康復出院。這才發生了前文所說張波大夫叮囑患者的溫暖一幕。這時,金永健主任聞聲走出來,跟患者道別,就像送別即將遠行的親人一樣,叮囑著路上注意安全,回家好好休養等。對於醫護人員的精湛治療和悉心照料,患者也是看在眼裡,記在心上,臨行前懇切地表達了感謝,並與金主任和張大夫拍下了這張溫馨的合影。

送走了這位患者,金主任和張波大夫相視一笑,臉上流露出些許欣慰和放鬆。因為,據金永健教授介紹,每一位煙霧病人的治療都不輕鬆,手術難度相當大,圍手術期的管理也需要十分嚴格。因此,每一位患者的治療對於金永健教授團隊來說,都是一場硬仗。

這位患者只是金永健教授團隊救治患者的一個縮影,像這樣的患者還有千千萬。而對於醫護團隊的奉獻和付出,患者們也都感佩於心,許多患者紛紛寫來感謝信表達對金永健教授團隊的感激和欽服。

在金永健教授這裡,我們看到了和諧的醫患關係,親人般的關心,家一般的溫暖。在當前醫患關係緊張、醫患矛盾糾紛頻出的社會環境中,這是難能可貴的。但對於金教授團隊來說,這又是非常簡單的,只要每一位醫生都懷有一顆醫者仁心,真誠懇切地對待每一位患者,時時處處為患者考慮,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便不難。

正如金永健教授所說:「外科醫生是一針一線一條命,醫生與病患永遠不是對立關係。醫生和病患以及病患家屬其實是戰友關係,我們所面對的共同敵人是疾病。當醫生的,一定要把病患當成自己的親人來對待,要一心一意為他們服務。」他是這麼說的,同時他也在實際行動中始終恪守踐行著這一信條。

打好每一場硬仗,治好每一位病人,是金永健教授團隊不懈的追求;聽到每一聲謝謝,看到每一張笑臉,是金永健教授團隊莫大的欣慰。金永健教授帶領著他的團隊堅定地走在這條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的醫學大道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NwTim4BMH2_cNUgi2u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