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票房破億:「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命運不公,就和它斗到底

2019-07-26     粥左羅頻道



作者 l 文七君

來源 l 粥左羅(ID:fangdushe520)



大家好,我是文七。

我今天去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看得熱血沸騰,上了一星期班的廢柴心此刻滿血復活了!

7月26日《哪吒》正式上映,但這部片還沒正式上映就走紅了。

7月13日開始做點映,到正式上映時,豆瓣已經有 7 萬多人急吼吼的看了點映,然後各種免費宣傳。不少觀眾和專業影評團稱之為「國漫力作」「超燃國漫」「真正有匠心的電影」,甚至我最喜歡的魚叔在上映前一周就發微博大膽預言:「目前國產動畫第一名沒跑了!」。




最早大家不太看好這部片,有專業電影媒體在點映前預測《哪吒》最終票房1.1億,而這已經是所有預測中最樂觀的,但隨著點映的展開,各預測機構給出的票房預測越來越高,從5億,到15億,再到20億!

7月26日正式上映,1個小時29分票房破億,創造了動畫電影最快的破億記錄。




7月26日正式上映當天,豆瓣已經有超10萬人評價,還評到了8.8的高分。貓眼平台評分高達9.7,淘票票平台9.5。佛了佛了,這可真是「有生之年系列」,我還是頭一遭見識了,感覺我這70塊錢的票錢花得更值了!


別怪我沒提醒你,一大波人已經搶在你前面先睹為快了…


看完片子,我總結這部片有兩大特點:夠顛覆、夠內核。

顛覆:

中國人沒有不知道哪吒的,但是我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哪吒...

我腦海中的哪吒是長這樣的:


電影里是長這樣的:

黑眼圈、老炮桑、邪乎的笑容、是魔童哪吒的標配


如果你以為哪吒會「父子決裂」「割肉還母」,那得清清記憶才能去看。

如果你以為龍王三太子還是那個會被抽筋的廢柴,那還得清清眼睛才能去看。

如果你想像哪吒興許有感情戲?我勸你還是拉倒吧……

夠內核:

千萬別以為《哪吒》只是一部動畫片,整部片子內容頗為豐富,內含親情、友情、成長、包容、悲憫之心,全年齡段通吃。我看電影的時候,後面一家人里,大人在哭小孩在笑,傷感又熱鬧。

影片最大的燃點,在於劇中人物各自命運的曲折轉變,以及他們與命運做的抗爭。

無論是魔童哪吒,還是龍子敖丙,亦或是申公豹,都不服命運的安排,或與天斗,或與人爭,他們都想逆天改命,卻各有各的歸宿。

我預估這片子能刷爆整個暑期檔,立帖為證!國漫雄起!

01

身背魔丸惡名

魔童哪吒想要逆天改命


故事的設定是天地間有一顆不諳世事的混元珠,它吸收天地靈氣之餘也吸收了魔氣,導致它既有靈性也有魔性。元始天尊煉化了這顆混元珠,把它一分為二,其中靈氣化作靈珠,魔氣化作魔丸。

元始天尊本來的計劃是讓靈珠投胎陳塘關李靖家,魔丸則會在三年後被天雷摧毀。但是這個完美的安排被其徒弟申公豹蓄意破壞,導致靈魔互換,魔丸投胎成為哪吒,而靈珠則被申公豹偷走。

也就是說:哪吒是魔丸投胎,他生來就是個魔童。

哪吒被村民們集體討伐



除了哪吒自己,整個陳塘關都知道哪吒自帶魔性,他出生時就燒掉了李家的大半屋頂,長大後的破壞力更難想像。

因為背負魔丸惡名,哪吒不被世人理解接受,他不斷遭受眾人的白眼。百姓畏懼厭惡他,導致他養成了孤獨叛逆的性格。

哪吒的父母只好在家裡設下了結界,把他關在家裡,不准出門。而他每天的日常活動,就是逃出結界,出去「禍害」陳塘關百姓。

「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

這是哪吒自創的混世歌謠。


燒漁村、毀屋舍、「誘逼」少年投河、「偷走」鄰家女童,在大家的眼中哪吒簡直「無惡不作」,簡直是陳塘關百姓聞風喪膽的惡霸。

哪吒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魔丸」身份,此刻的他只不過是「你不叫我干我偏要干」的叛逆頑劣。直到後來申公豹告訴他,其實他是魔丸轉世,註定要被世人厭棄,註定要做惡事,他才知道原來一切都是天註定。他認命了,開始魔性大發,差點殺死自己的父親。

但是在影片的最後,哪吒改變了想法。他奮然反抗了命運,他沒有遵照「魔丸」的宿命去作惡,而是轉而成為了陳塘關的保護神,救下了陳塘關所有的百姓。

哪吒到底是怎麼幡然悔悟的?且看我第4章分解。




02

被寄託全族厚望

靈珠敖丙想要翻身為王


在神話里原本有抽筋之仇的哪吒和敖丙,在《哪吒》里是宿命相對卻惺惺相惜的朋友。

還記不記得我前面說到靈珠被申公豹偷了?他把靈珠投胎到了龍王的兒子身上,也就是敖丙。

得了靈珠仙氣的敖丙,用英姿颯爽、風度翩翩、玉樹臨風、溫潤如玉來形容他,全都不為過。哪個女孩看完電影不會情不自禁的喜歡上敖丙呢?


但悲劇的是,敖丙作為龍王之子,肩負了沉重的使命。他自出生就被寄託了全族的厚望:他必須除掉魔丸,自己飛身成仙,幫助全族擺脫世代被困的悲慘命運。

在《哪吒》的電影設定里,龍宮並不金碧輝煌,只是一座鎮壓妖獸的深海煉獄;

龍族不是天界祥瑞之獸,而是世代困於龍宮如同囚徒的異類。他們無法封神成仙,有的只是永無出頭之日的宿命;

龍王也沒有任何奇珍異寶。在兒子出戰前夕,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帶頭拔掉了自己身上最硬的那片龍鱗,和其他龍族的鱗甲一起,做成了萬龍甲,為敖丙護身。

敖丙雖然身世沉重,但毫無心計,為人溫和。他在海邊遇見哪吒時,正逢海怪搶走村裡的小女孩。敖丙與哪吒兩人雖互不相識,卻都有一顆見義勇為的心。他們一起大戰海怪,一起踢鍵子,兩個同樣孤獨的命運就此有了交集,他們成為了惺惺相惜的好朋友。

與生俱來的壓力,與哪吒的純粹友情,註定要讓敖丙進退兩難。

他是接受命運的安排毀滅魔丸?還是順從自己的內心保護哪吒?無論是非對錯,都是他必須做的最艱難的選擇。

在影片的最後,出於對友情的珍惜和善良的本心,敖丙背叛了自己的使命。當魔童哪吒遭受天雷時,他挺身而出,犧牲了萬龍甲和自己的肉身,為哪吒擋了天雷,最後自己只剩下一縷魂魄。

(圖源:新浪微博@畫個阿施巴)


03

都想要逆天改命

到底什麼是「命運」?

看完這個影片,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到底什麼是命運?

生而為魔的哪吒,所謂的命運就是世人的成見,他的命運應該是被天雷所滅。

但是儘管生而為魔,在整個影片中,哪吒卻一直在亦正亦邪中遊走。讓他亦正亦邪的,全部都是來自外界的評價。


(剛出生的哪吒)


哪吒剛生下來是對世界充滿善意的,他看著媽媽微微笑,讓人不忍傷害他。長大後他也想要跟其他的小朋友玩耍,也想有個正常的童年。

但是眾人懷有成見,大人對他惡語相向;熊孩子欺負他,把泥巴扔他身上。他為救女童而去追趕海怪,卻被反咬是拐走了兒童,導致村民對他的誤會越來越深,他也越發放縱自己的魔性。


想跟小妹妹踢鍵子,卻被砸泥巴的小可憐哪吒



他知道外界討厭他時,就會魔性上身故意使壞,甚至差點殺了自己的父親;父親騙他說眾人不再怪他時,他就反過來變得非常開心,期待起大家的關愛來。

他平時無禍不闖,但是得到關愛時,瞬間就會變成大眼萌娃。他看起來暗黑,卻常常因為感受到溫暖而落淚,也因為根本沒有朋友而自我封閉。

(孤單的哪吒一個人坐在屋頂上)


影片這裡留給我們一個反思:

哪吒的魔性,到底是魔丸使然?還是因為世人的成見?

影片想要傳達的,肯定是後者。

相信每個人看完影片,都能感覺到:哪吒的那些「無惡不作」,都是小孩子期待得到關愛與理解的惡作劇,他心裡極度渴望愛和認可。

小時候,他在街上遇見小妹妹要跟他一起踢鍵子,會特別興高采烈;

當小女孩親切地叫他大哥哥的時候,他就開心得眼睛放光;

當母親抽出空陪他一起玩耍時,他就立馬從叛逆魔王化身乖萌小孩童;

當敖丙與他一起玩耍的時候,他竟然哭了,說「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他比常人還渴望玩伴和溫暖。可是他自小就被眾人排斥,不僅交不到朋友,而且所有民眾都害怕他。百姓們遇到他都躲得遠遠的,不允許自己的孩子跟他玩耍。當他見義勇為去救人時,卻被誤解為拐走兒童,村民們都來圍攻傷害他。

是正是邪?是善是惡?哪吒和敖丙的命運,都根本無法用簡單的善惡正邪來區分。邪中有善,善中藏惡,才是他們真實的性格。

靈珠有惡意,魔丸有善心。而他們最大的共同點,依然要回歸到影片的內核上來:

「我命由我不由天」。

聽從自己的內心,而不是命運的安排,這是敖丙和哪吒最後的選擇,也是影片最內核的主題:

打破一切是非定義。若命運不公,就和它斗到底。

04

連申公豹都做不到的逆天改命

哪吒和敖丙為何能成功?

與哪吒和敖丙的結局相反的,是同樣想逆天改命的申公豹的結局。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無法搬動。」

這句話,申公豹既是說給敖丙,也是說給自己。他並非十惡不赦,他一切「反派」的初衷只是為了讓師傅元始天尊知道:就算他身為妖族,也可以位列仙班。

申公豹不服命運的不公,但是他最後沒有成功的改變命運,根本原因就在於他不相信自己能夠搬動人心中的成見。消滅不了人心中對他的成見,他就試圖消滅人類,最後走上了自我毀滅的邪路,反而「成全」了人們對他的成見,遵從了命運。


哪吒怒吼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不是一碗「人定勝天」的雞湯,而是對所謂「命運」的定義:

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他的血統或種族,而是他的所思所想和所做。

武志紅說過一句話:潛意識就是命運。

想要逆天改命,就要認識和改變自己的潛意識,尋找積極的「自我實現的預言」,去付諸行動。

自我實現的預言,是指一個人認定的自己,可能會成為他自己的生命預言。因為人本質上都是自戀的動物,一旦你說了一句話,心裡認定了什麼事,你的潛意識就會為了證明這句話是對的,而把事情朝這個方向推動。

簡而言之,你潛意識認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慢慢變成什麼樣的人。

所謂的命運,表面上來看是天註定的。其實,它常常是我們的意識花了很多年主動推動的結果。

被魔丸附體的哪吒和被血統所縛的敖丙,他們得以改變命運,根本就在於他們都改變了對於自我的看法。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是李靖的父愛點化了哪吒,讓哪吒不再相信自己「生而是惡,一生都是惡」;是哪吒的決心拯救了敖丙,讓敖丙不再相信自己「生為異類,一生都敗類」。


(剛出生的哪吒與爸爸媽媽)


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羅森塔爾效應」:如果你對一個人賦予強烈的期待,這份期待就會奏效。

在《哪吒》里,李靖一直覺得兒子本就是善,也一直在試圖消除別人對哪吒的成見。而且為了激勵兒子,他不惜哄騙哪吒,說他根本不是什麼魔丸,而是「靈珠轉世」。

早在哪吒降生之時,李靖就藏好了替死符,決定在天雷毀滅魔丸時,以身相替,替哪吒去死。這件事最後被哪吒得知,撼動了他對自己命運的認知。

哪吒本來已經順從了人們的成見,相信了自己就是一個魔丸,註定無法改變命運。但是父親無條件的愛,讓哪吒改變了對自己的設定,他是值得被愛被肯定被認可的好孩子。

哪吒不再相信所謂魔丸宿命的安排,而是遵照自己的內心,去保護家人,去懲惡揚善。

在哪吒以身相搏,擋住了即將砸向陳塘關的巨大冰簾時,他戰勝了人們心中成見所帶給他的潛意識和自我預言。他成為了陳塘關的保護神,所有人看他的眼神在霎那間變了。


(哪吒憑藉一己之力,拯救了陳塘關)


哪吒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同時也改變了敖丙對命運的看法。

如果不是哪吒堅定的告訴敖丙「若命運不公,就和它斗到底」,那麼敖丙還是那個順從了自己異族命運的敖丙,他終究要走上邪途,仍註定被世人所唾棄,被天界所不容。

但是在最後一刻,敖丙被哪吒的決心感動,他為了維護友情,放棄了自己的使命。當魔童哪吒遭受天雷時,敖丙挺身而出,犧牲了萬龍甲和自己的肉身,為哪吒擋住了天雷。他向世人證明了:即使身為異族,我也可以一心向善。

影片的最後是個開放式結局,最後哪吒和敖丙都被太乙真人所救,留住了魂魄。無論是哪吒還是敖丙,他們都遵從了內心的自我,而不是遵從了外界的成見。他們都成功的逆了天改了命,都將獲得新生。而他們的命運,也將從此都由自己做主。

就像《哪吒》里說的一樣:

「我是誰,是我想成為誰,而不是別人認為我是誰。」

生命的意義,是成為你自己。而命運,其實一直在自己手中。


(國漫雄起!哪吒雄起!)



本文來源:公眾號 @粥左羅,作者粥左羅。

TO BE, TO UP,這裡是50萬年輕人的成長充電站。運營者粥左羅,90後,畢業四年從服裝店員做到成功創業,從月薪2300到月入20萬,堅信成長即財富,只寫最接地氣的成長乾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NcDNmwB8g2yegNDfmp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