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領土面積937萬平方公里,大部分位於北美大陸中央,但在北美洲的西北角,美國還有一塊171萬平方公里的飛地,占到了全國面積的20%,是美國最大的一個州。這個州便是阿拉斯加。它在人們的印象中存在感很弱,很多時候都會被人無意中忽略。但就是這個毫無存在感的州,卻每年為美國貢獻500億美元的收入,人均GDP在美國各州中排名第二。
最開始,阿拉斯加是沙俄的領土,是美國人以每平方公里4.2美元的價格買回來的,可謂真正的白菜價,做成這筆買賣的是當時的國務卿威廉·亨利·西華德。因為這件事,西華德被美國人罵得狗血淋頭。人們想不通政府為何要花巨資買一塊冰天雪地的飛地,這種行為和買下哈撒拉沙漠一樣愚蠢,因此阿拉斯加被譏諷為「西華德的冰箱」、「西華德的愚行」。
他為何要做這筆愚蠢的買賣呢?當時,俄國剛剛和英法打完一場戰爭,以俄國失敗而告終。英法聯軍先進的火槍和高明的戰術令俄國人印象深刻。當時的俄國是世界上的第二大國家,領土橫跨亞歐美三洲,實現了彼得大帝通航四大洋的遺願,但面積龐大的領土也令俄國首尾難顧。亞歷山大二世擔心的是,倘若英軍從加拿大進攻阿拉斯加,遠在歐洲的俄國艦隊該如何應對呢?
阿拉斯加與俄國隔白令海峽相望,最窄處僅35公里,一旦阿拉斯加有失,英軍即可渡過白令海峽長驅直入。權衡之下,亞歷山大二世決定把阿拉斯加賣掉。在他看來,阿拉斯加是一塊冰天雪地的不毛之地,除了北極熊再無他物。恰好美國內戰爆發,林肯政府向俄國求援,通過中間人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請求俄國出兵,於是達成交易。但中間人在事後離奇被殺,美國並沒有支付這筆錢,僅支付了一張空頭支票。後來,俄國人在阿拉斯加附近海域大肆捕撈,勉強把這筆錢收了回來。
事實證明,西華德極有眼光。19世紀,阿拉斯加發現了金礦,掀起一波淘金熱,繼而又發現了大量的銅鐵礦;20世紀,北極圈航線被開發出來,歐亞美三洲航班都從這裡經過,阿拉斯加成為著名的國際中轉站;冷戰時期,美國在阿拉斯加部署了大量飛彈,直接威脅蘇聯遠東地區。100年過去了,阿拉斯加為美國每年創造500億美元的財富,大大超過了當時付出的代價。俄羅斯有心反悔,但已成定局,只能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