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聰戶籍已遷回河南周口,正在慢慢適應家鄉生活

2020-03-20   大河報洛陽新聞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於揚 李玉坤 文圖

15年尋子心酸,終於換來團圓。

3月19日晚間,周口人申軍良告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申聰已決定跟隨他回歸原生態家庭生活,目前,其戶籍已從廣東遷回周口老家。

從3月7日晚相見,申軍良已和苦苦尋找15年的兒子相處了10多天。這期間,申軍良對孩子的懂事、開朗讚不絕口。「他特別愛笑,我們相處得非常好。」申軍良說。

在兒子做出回歸原生態家庭的決定後,申軍良帶他先回到了居住地山東濟南。僅僅停留1個小時,申聰甚至沒有來得及和兩個同胞弟弟說上太多的話,他們就馬不停蹄趕回了河南周口老家。在周口,申軍良為孩子辦理了戶口遷移手續,目前申聰已正式成為周口人,不僅從血緣親情上,更從法律意義上回歸了老家。

在老家期間,申軍良帶著兒子見到了爺爺奶奶。「這麼多年沒找到孫子,兩位老人一想起來就哭,現在孫子回來了,他們特別高興。」申軍良說,申聰也和爺爺奶奶很聊得來,雖然口音不一樣,爺爺奶奶也不會普通話,但申聰會聽得很認真,聽懂了就點頭說聽明白了,聽不懂還會對著奶奶再問一句「奶奶您剛才講的啥」。

辦完戶籍等手續後,申軍良帶著孩子返回了居住地山東濟南。「3月19日,申聰才算正式和兩個弟弟相處,哥仨玩得非常好。」申軍良說,目前申聰對於中原地區的生活習慣也在慢慢適應,「基本還行」。

而對於養父母那邊今後如何相處,申軍良說,這主要看申聰的選擇,「孩子特別懂事,知道感恩,肯定不會永遠不和養父母聯繫。」

此外,申軍良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提到,去年尋子期間,他曾接到孩子養父打來的電話。對方詢問孩子特徵後,沒有再往下說。直到後來找到孩子後,他查找通話記錄才得知,那個電話就是申聰養父打的。

另據介紹,得知申聰跟隨原生態家庭在山東濟南生活的消息後,共青團山東省委主動對接濟南市教育局,積極協調市、區兩級教育局共同關注申聰入學問題。天橋區教體局了解到申聰的情況後,也第一時間做出了回復,為申聰能回到親生父母身邊感到高興,對解決申聰入學問題責無旁貸,將積極開闢綠色通道,本著使其儘快適應新環境並便於父母照顧接送等原則,綜合考慮安排其接受義務教育。

同時,共青團山東省委還積極協調省青聯委員為申聰疫情期間線上學習提供捐贈手機、免費流量。在其入學後,濟南市天橋區教體局還將安排學校組織教師對其進行課下輔導、心理撫慰等,幫助申聰儘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

申軍良表示,正讀初三的申聰學習成績一般,喜歡運動,愛好打籃球,他相信兒子會越來越優秀。未來,他也將儘快找工作,照顧好申聰,照顧好家庭。(編輯 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