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 歡迎光臨吳青峰的自說自話王國

2019-09-02   城市畫報

文章來源:城市畫報官方微信號:城市畫報(微信號:cityzine)

水墨圖案印染廓形夾克、水墨圖案印染打底衫、水墨圖案印染燈芯絨闊腿褲/均為FENG CHEN WANG

吳青峰作為「新人」出道,已經一年零4個月了。

2017年1月1日蘇打綠休團至今,他的行蹤在微博上有一條清晰的時間軸線。

2017年窩在家裡讀完了一百多本書。2017年底滿世界追星看演唱會。2018年4月,因春浪音樂節邀請,他想著可以試試,於是開始「復出」。

那天,他寫了一段很長很長的微博,像是給往後的故事立下一個鄭重的宣告。他想到了沒法再躲在團員後面,也想到了要挑戰以前沒做過的,但他沒想到後來會發生這麼多。

沒想到的「後來」里,吳青峰發了新曲《Everybody Woohoo》,當了《明日之子》里的導師,參加了《歌手》並擔任了串講人,又去了《樂隊的夏天》,9月6日還即將發行他的首張專輯《太空人》,幾乎是不停頓地「營業」。

吳青峰,歌手、詞曲創作人、金曲獎滿貫得主。個人專輯《太空人》即將於9月6日正式發行。

吳青峰常在微博上寫長長的小作文,將真心一一袒露。於他而言,這些表達是自然而然地迸發,是「真的有話想說」。

同步發生的,也有各式各樣的外界評價。被讚美,也被質疑。「你變了」「變流行了」「再也不是當年的那個吳青峰了」「怎麼會去偶像類節目當導師呢」。

他常在微博上因這些誤解和粉絲辯論,但自稱「微中年男子」的他也在慢慢學會擁抱誤解:「誤解,這是一個必備條件。雖然有時候令人火大,但搜集這些誤解的時候,會刺激自己對自己的理解。」

他把從小到大受到的「誤解」、妥帖藏在內心裡的「辛苦」、本身就沒法被說出來的「寂寞」,都寫進了最新專輯《太空人》里。「我還是那個,把全部心攤開的人,會有人趁機踐踏,卻也會有人親吻擁抱。這個時候,我歌頌。」

與吳青峰深入交流時,我們看到了:緊張的他、鬆弛的他、興奮的他、疲憊的他、眼神閃光的他、表達欲茂盛的他、沉默不語的他……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誤解」,我們的文章採用了自述形式,歡迎光臨吳青峰的自說自話王國。

01

2017.01-2017.11

關鍵字 宅家

2017年1月1日蘇打綠宣布休團三年。吳青峰這一年宅在家裡讀書,讀了100多本書。

第一年就是閒置。其實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情。在家看書的時候很安心,我也不離開家。我可以獨處,最好多獨處。但要有充足準備才可以十天都不出門。(笑) 冰箱裡要有食糧。家裡有好多書,買了也還沒看完。

小時候我很喜歡「字」這個東西。現在比較多看的書還是文學類。其實我是中國文學系,但是我的文學成績並沒有很好。我最好的三科是文字、聲韻、訓詁,就是大家最痛苦的那三科,可我不知道為啥……我就好喜歡那三樣。

因為我喜歡字,所以我寫作方式也比較奇怪,我並不覺得我在寫作。我比較像是拿文字當顏料,再把心中的畫面一個一個洞地塞進去,所以它看起來可能很堆砌,或者是看起來很填補。

吳青峰《太空》歌詞。圖片源於吳青峰Instagram

發表了一些作品之後,開始有人給我一些過美的評價。那一陣我非常痛苦,覺得面對這樣的評價非常心虛。所以,我回頭就很認真地大量閱讀。我也沒有靈感要去閱讀什麼,只能把小時候家裡藏書、大學課本再拿起來翻一下。

大二的一次文選課,一人抽一篇古文做報告。古文頂多就是幾百個字。我就是運氣這麼不好,抽到嵇康的《聲無哀樂論》,有6000多字。6000多字的文言文,像鬼打牆一樣旋迴的、迷宮式的辯論文章。在我休團期間我甚至連那篇文章也拿回來讀。而且我因此就非常非常喜歡嵇康跟莊子。我覺得這也有影響到我後來的寫作方式吧。

02

2017.11-2017.12

關鍵字:追星

踏出家門的吳青峰開始了追星之旅,連續看了5場他最喜愛的歐美女歌手Tori Amos巡迴表演。

其實一直以來我不喜歡人家(粉絲)在飯店等,或者接機。因為我剛出道唱歌時,喜歡我的大部分都是學生,我就覺得他們常常在我面前出現的時間根本就應該是上課。如果他現在是一個學生,要先把這個身份做好。所以我才不喜歡大家把時間虛度在這件事情上。

黑白菱格毛背心、白襯衫、夾子造型項鍊/均為SAMO;黑色多口袋工裝褲/NEIL BARRETT; 黑

但,2017年底,追星對我來說,有了新的體驗。我跟著別人去了Tori Amos後台 ,這對我來講是一件很圓滿的事情,後來我想如果我的粉絲像我見到Tori Amos這麼激動,倒也未嘗不可,但我還是希望大家有判斷地去選擇這件事情,而不是說每一次都要做到。就像每發一張專輯就要簽名,然後大家就每一張都得簽到,對我來講,這樣就已經喪失它的那個意義。

想對00後歌迷說什麼?我沒有想跟他們說什麼。如果我對他沒有足夠了解,我真的不知道要說什麼。譬如說有人會說,你可以給我寫一句話嗎,我說,我不了解你,我不知道要寫什麼的。我不是一個很會講場面話的人,這樣憑空,真的是蠻難想像的。

你說我是否覺得自己在微博上積極表達是一件比較勇敢的事情,其實我微博蠻多小作文是有東西我才會講。我覺得是一個本能的反應,我完全不覺得我有積極在做「微博上表達」這件事情,我也完全不覺得做這件事情很勇敢。我覺得好像不是去寫出來,因為我是真的有想說的話……

譬如最近常寫就是《太空》的 MV。在拍MV的過程中,跟導演、團隊的相處,我覺得他們的製作過程很有趣,一個東西的製作過程這麼反覆和辛苦,好像多跟大家分享一點也不錯。所以是有想說的話才寫的。

我覺得很多人是不願意去面對自己一些比較深層的感受。所以我覺得「表達」這件事情不是最勇敢的,要去面對這件事情才是最勇敢的。

圖片源於吳青峰Instagram。

像《太空》,我其實面對它十幾年了。寫下來時要面對一次,中間錄了兩次demo,又面對了兩次。期間demo還被放上網,後來又被截取下來,又面對了好幾次。所以面對這首歌的感情是十幾年的事情了。你說,一件事情面對十幾年算勇敢嗎?我不太確定。

我會用微信,但是我很少發朋友圈。我今年才第一次發朋友圈,但通常隔幾天我就全部刪掉。有時候發的也和微博差不多,沒有特別私人的信息。

「自己像是碎了一地,誰都有過這樣的時刻吧。」

現在在微博上會表達更多一些,是因為我最近一直在做的事情都很適合跟大家分享,我沒有出來唱歌的那一年,我沒有任何公開活動,我可能在私人臉書上表達更多一點。所以這些其實好像都不是選擇的結果,而是我當時的生活狀態。

03

2018.04-2018.06

關鍵字 「新人」

追星之旅吳青峰受到觸動,加上春浪音樂節的邀請契機,吳青峰決定以「新人出道」。2018年4月13日,吳青峰寫了條很長的微博,宣布「開始接受工作上的一些邀約了」。

我受到比較大的刺激,還是追星之旅最後一站。家凱在美國那租了房子,我跟他們一家人住了一陣子,看到他上課的樣子,我覺得自己應該也要突破一點吧。

春浪音樂節多年來一直都有去演出,那時候主辦單位來詢問我要不要出來唱歌。我覺得好像也沒有什麼不行。然後就自然而然到現在了,後來發生的這些,我之前都沒想過。

我那時候覺得,如果去參加一個音樂節,完全沒有新東西,好像也有點……因為我個人作品也沒有那麼多,應該說幾乎沒有個人作品,有的就是寫給別人的歌,我覺得不如就出一個單曲,所以那時候才會有《Everybody Woohoo》。

《明日之子》一開始我真的蠻崩潰。第一集參加完回到休息室很後悔。對於才華或者是想法這件事情,必須要有一個規則去比較這件事情,我覺得我在毀滅他們的夢想。但後來發現大家心理質素比我好,還會反過來安慰我。我就覺得「好啦,其實他們心理蠻健康的,是我多慮了」。

他們的適應力都比我還好,他們來時就做好了「噢,這就是一個節目」的心理準備。所以他們對於必須有的抉擇,或者是任何看起來像挫折的東西,其實他們並不認定那就是一個挫折。他們有時候只覺得那就是一個機制下的結果,我覺得他們的想法都還蠻成熟的,所以反而比較像是他們帶著我往前走的感覺。

薄荷綠兩粒扣褶皺西服套裝、白色V領打底衫/均為HOMME PLISSÉ ISSEY MIYAKE;白

《明日之子》上哭得多,其實我私底下應該算「比較愛哭」的人吧。如果以這個標準,我是蠻容易被觸動。這就是我指的感性指數很高的部分。

哭過之後,也不會有你說那種「啊,我怎麼能這樣」的那種懊惱情緒。也還好。我沒有這樣想,應該我理性指數也蠻高的,我就覺得那就是一個情緒的表達。

我覺得自己絕大部分的情況下理性感性一半一半吧,大部分人可能會覺得理性跟感性加起來要百分之百比例,但我覺得不是,它不是絕對的,不是說理性大感性就小,或是感性大理性就小,我覺得是分開的兩件事情。我理性感性指數都蠻高。我是一個極度感性的人,但我也極度理性。這兩件事情對我來講是不違背的。

參加《歌手》,還是因為被節目的「創作季」初衷所打動。我其實就是去表達我的音樂。我跟《明日之子》那些孩子們都還有聯絡,我一直有聯想到他們在所謂的比賽機制下的那個狀態。但我好像沒有準備好「去比賽」的心態誒,如果是技術性東西,我不是一個足以去比賽的的選手。

但是,它的主題是「歌手」嘛,身為歌手我覺得有很多衡量的觀點,如果我去,可以用比較多的角度去探討「怎麼樣當好一個歌手」這件事情。不是去單比賽的話,我會比較容易表達我的觀點,其實我是用做專輯的心態做作品的心態去參加這個節目。

參加這個節目時,除了唱歌,還要當主持人串講。因為主辦單位,(笑) 就那個節目跟我說,「難道你要叫劉歡老師或齊豫老師主持嗎?」 我就抱著一個尊敬長輩的心情,我就答應了。哈哈哈……好啦,這樣比起來真的是,我(作為)晚輩應該做的事情。(笑)

04

2019.05-2019.06

關鍵字:「怪物」

5月22日,吳青峰與李宇春合作的《作為怪物》正式上線。

《作為怪物》不是我選擇的主題。是春春(李宇春)給我的歌詞。她說:「你看著,你看你用不用得上這個歌詞? 」

我覺得「怪物」在這首歌里是比較中性的。對我來說,「怪物」是獨特,「獨特」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些人會先因為獨特去否定別人,我比較希望大家可以用美的觀點去看很多跟自己不一樣的事情,世界上太多排斥都是因為只是跟自己想要的不一樣。

這首歌裡面的「怪物」,或許它也不是一開始就意識到自己會被人家視為怪物,也是從各個別人反射出的觀點,它才意識到原來有很多觀點是把它視為怪物的。我覺得這個歌詞有反射出——他其實渴望有人去理解「它並不覺得自己是個怪物」的這個觀點。

我自己在跟世界相處的過程中也是這樣吧,就是漸漸覺得說「噢,原來我有很多事情對別人來說是有點奇特的嗎?」 或者是我有很多的……對我來說它就是一個本能式的反應,或者是我天生就是這個樣子,或是媽媽給我的聲音就是聽起來不太一樣,但這件事情也是要經過別人反應才知道,噢,原來對別人來說是一件不是那麼習慣的事情。

但我覺得也有很多美好的事情隨之發生,很多藝術家,或者是很多當時被認為是怪物、 現在卻被我們定義成藝術家的這些人,他們都經歷過這些吧。

我覺得自己還好吧,普普通通。常常別人在說我的歌另類。我心裡想說「有嗎?」我覺得這很……(笑) 就還好吧。有人提到我溫柔,我覺得也還好吧。也沒有多溫柔吧?我覺得有同理心的人,可能會稍微看起來溫柔一點。

05

2019.07-2019.09

關鍵字:新專輯

7月5日,新專輯《太空人》的《巴別塔慶典》正式上線。整張專輯含12首歌,9月6日上線。

錄製《歌手》最後一天的隔天就是錄《樂隊的夏天》。那兩天是緊接著,前一天又慶功宴,就那一天是沒有睡覺的,連夜從長沙飛到北京。

倒也沒有太辛苦啦。以前工作起來差不多也是這個狀態。消耗的時間、體力……辛苦的層面好像不是這些。

大家看得到的地方,我覺得都還好。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其實才是最辛苦的。沒辦法跟你分享。

一整天我可能會有很多是沒有辦法表達,或者是沒有辦法去解釋很多措手不及的事情。我常常回到家 ,療愈自己的方式就是坐在鋼琴前面,或者是坐在書桌前面,去製造一些想像。這一項之後, 它落地的時候就會變成歌曲。

《太空人》專輯封面。圖片來源於吳青峰微博。

《太空人》是我哭過最多的一張專輯,可能很多是我在治療自己的過程吧。製作這張專輯時,是我面臨很大很大很大很大很大很大衝擊的時候。也真的是心裡很苦,苦到很寂寞。那個「苦」,我沒有辦法跟大家解釋是什麼事情造成的。沒有辦法跟大家解釋這件事情的本身,或許就是它很寂寞的來源。但是,寂寞也未必是一件壞事,寂寞有時候是寫作的一個必要吧。

在那個痛苦過程中,我就決定要做好這些作品,希望自己可以領著它們去更多地方。後來遇到很多藝術家幫我詮釋這些作品,我覺得就是……不管你們喜不喜歡,光是可以播放給大家聽,我就覺得這些事情加起來真是太幸福了。

吳青峰《巴別塔慶典》官在《巴別塔慶典》這樣講述「溝通失常」的歌曲裡面,導演他竟然完全可以用畫面去講述我語言未盡的話,讓我覺得是一件明明在講溝通失誤,可是卻因為這樣的溝通產生了很美好的東西。

包括《太空》的MV,這些過程都讓我覺得很美好——因為遇到了跟你一起創作出新的東西、把你的作品帶上新境界的人,這些讓我覺得創作沒有那麼孤單。

吳青峰《太空人》專輯其中的9首歌。圖片源於吳青峰微博。

我覺得我的歌很妙,就是命運會安排給我一些符號跟scene,會讓它們出現在我的生命裡面。完成這張專輯時,我心裡想的是躺在病床上的病人的畫面,結果就出現在《歌頌者》導演腦海裡面,我其實有嚇一跳。

現在12首歌已經寫出來,但這些沒有像你說的那樣慢慢治癒我內心的那一塊——我沒有辦法表達的那種寂寞。對我來講,我只有自己可以治癒自己。

黃色條紋印花襯衫/JW ANDERSON;藍色闊腿褲/3.1 PHILLIP LIM;黑色漆皮厚底鞋

青峰有話說

SAY SOMETHING

"01"

現在大家看到我做很多工作可能都會有一點問號,覺得我不自由,但我其實覺得我挺自由。我是自己在決定做一切事情的。而且,你自不自由這件事情要看你有沒有去甘願為你決定的事情負責,否則,如果你不去做你自己本來想要做的事情,你到哪裡都會不自由。對我來講,我非常自由,即便要在指定的時間,在指定的場合,做指定的事情,我還是覺得我是自由的。

"02"

《太空人》,我很難跟大家解釋為什麼這首歌對我很重要,可能恰好就是因為它無趣,它平凡,它是真實會在我們身邊發生的故事。可是它對你就是很重要,只有你自己知道它重要在哪裡。這也是一直以來,我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很不想要讓它跟任何人見面的原因。這首歌是最誇張的,從我編好demo那一刻起,我就希望它這輩子再也不要有任何的變動。

"03"

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巴別塔中,不要說跟別人溝通事務好了,自己跟自己的溝通,或者是自己跟自己的橋樑,是不是都有一點點年久失修?

"04"

我曾經很黑暗。現在不害怕走在「黑暗」裡面。其實在《巴別塔慶典》發行的時候。我覺得我像是《歌頌者》MV裡面的自己一樣,抓到了一根蠟燭,我還不知道出口在哪裡,但現在我不害怕去找。

"05"

人和人之間最終是實現理解的嗎?來來回回吧。有時候你覺得可以,有時候你覺得不可以。這樣的「來來回回」,就跟你一天之中必須要睡、要醒是一樣的,你不可能永遠睡、永遠醒。有時候甚至是半睡不醒,有時候醒著在做夢。這不是非黑即白的問題,它是成分跟比例的問題。

"06"

從頭到尾,大家都有誤解啊。根本也不用面對大眾,你面對同班同學都會有誤解,家人……誤解,是一個必備條件。說是「誤解」,是因為從我以自己為出發點,我才會覺得別人是誤解。但是,以別人為出發點的時候,那是他的理解。所以,其實誤解是來自於理解。誤解雖然一時令人火大,但這些「誤解」,其實是我沒有辦法做到的、從外在看到我對自己的理解,誤解會刺激自己對自己的理解。

"07"

《迴音收集員》里,我想說的是:我們都在自己的生活中,或者是廣大的網絡中,或者是長遠的歷史中,去收集別人生命的碎片,然後形成自己。有時候我們只聽見自己想聽見的,或者是有時候我們抓住了別人沒有聽見的東西,它其實沒有一些正面或負面的選擇,這是一個現象。

以上內容節選自《城市畫報》9月刊

關於青峰的完整採訪內容盡在

《歡迎光臨吳青峰的自說自話王國》

新刊內頁搶先看


文 / 立夏
圖(除特別標註外)/ 林舒
編輯 /王小慶
設計 / 孔韻彤
錄音整理 / 朱綺瑩(實習生)
拍攝統籌 / 立夏
攝像 / 剪輯 / 調色 劉垣
服裝造型 / Alex Xi
攝像助理 / 小坤
微信編輯 / 阿朱
場地鳴謝 / 梵幾客廳(國子監店)
北京市東城區安定門內國子街41號

更多信息及雜誌購買請關注城市畫報官方微信號:城市畫報(微信號:city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