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都知道,出門照顧孩子真的很難,尤其是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的時候。
如果孩子上車後有座位,媽媽不僅能保證孩子的安全,而且還能適當地安撫孩子的情緒。
但如果沒有座位,孩子簡直會瘋了,有時候,寶媽要抱著孩子,也是非常危險的。
如果你要抱著孩子,還要站著,那是不現實的,因為稍微不穩就會撞到別人。
此時,母親們真的需要一個善良的男人來讓座給她。
公交上姥姥蹲著抱睡熟的外孫女,乘客視而不見,網友:好心疼姥姥
最近,有一段視頻在網際網路上瘋狂傳播。
在視頻中,一位50多歲的姥姥蹲在公共汽車上,手裡還抱著一個6歲的女孩。
這個女孩可能厭倦了這樣的場景,上了公共汽車後很快就睡著了。
姥姥別無選擇,只好抱著睡著的孫女,以穩定公共汽車在另一邊的晃動,為了減少磕碰,她也只能蹲在車裡。
的確,這個世界也不僅父母愛自己的孩子,隔輩親也是不容忽視的。
但是,在這位姥姥的身邊的乘客都視而不見,周圍的其他的乘客,有的看看手機,有的看看書。
原來是溫暖的畫面,頓時冷了起來。這一場景讓許多人傷心,除了會感激姥姥的努力,也會感嘆人的冷漠。
也有網友表示,真的很心疼姥姥。
分析
那麼,到底該不該讓座呢?
針對這個問題,很多人的看法也是不一樣的。
有人說,讓座位是情感,不讓座位是責任!
但有些人說,讓座位並非是道德綁架,那些說放棄座位就是道德綁架的人,只不過是試圖給自己冷漠無情的態度找藉口而已。
1、敬老愛幼是中國的傳統美德。
當我們每個人第一次上學時,老師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講這四個字,讓我們成為一個敬老愛幼的人,但許多人似乎真的忘記了什麼是敬老愛幼。
在地鐵公共汽車的愛心座位上,不一定是老人、孕婦和兒童也需要幫助。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愛心座位上,可能是年輕人在刷刷手機。
抱著孩子的年輕母親,只能依靠在一旁,一直到有人站起來離開座位位置,她才能放鬆一下,然而,這種情況真的是太艱難的。
2、其實,一件小事能讓我們看到一個人的素質。
我們並不是一概而論,但如果我們甚至不能尊重老年人,不愛小朋友,我們還能指望他們做什麼?
只有尊老愛幼,社會才能平衡發展下去,世界才不會有那麼問題出現。
3、關於是否讓座這個問題上,我們有自己的理由,而且大多數這些理由都是正確的,所以這將一直是有爭議的。
雖然放棄座位只是一件小事,但你可以看到一個人的本性。
有句老話里有云:老有所依,老有所為。
尊重自己家庭的父母和長輩,也尊重他人的父母和長輩,照顧好自己家庭的子女以及所有人的子女,這樣,我們也能受到尊重。
是的,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不僅需要懂得如何為他人讓座,也需要為他人著想。
無論我們是哪一方,都需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多想想對方,關心對方的處境。
相反,不應該有強迫讓座、道德綁架和對老年人的不尊重的情況出現。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立一個道德社會的良性循環,才能保證我們社會的發展更加和諧。
作為長輩,我們應該樹立榜樣,以身作則。
作為年輕人,我們應該尊重老年人,愛護年輕人,這樣一個相互尊重、相互關愛的社會,才是溫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