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何尿路感染總是治不好?原因在這

2019-08-06     俞雨生大夫

最近好些腎友因為反覆尿頻、尿急、尿痛,疑似尿路刺激正規治療又無效,她(他)們帶著既痛苦又絕望的心情來找我求醫。他們為什麼這麼苦惱和絕望呢?主要是他們一直被帶著尿路感染或腎盂腎炎的帽子,可是長期認真治療又無果。由於無法解決小解的問題,她(他)們基本無法出遠門,更甚者晚上無法入睡,稍微變換體位就會出現尿失禁等現象。這一看似簡單的問題大大地影響了她(他)們的生活質量,所以非常迫切地要求儘快能為他們解除這些痛苦。

我仔細分析她(他)們的情況發現,這類人群具有以下共同特徵,女性居多,大多40歲以上,臨床上除表現反覆的尿頻,尿急,尿痛外,尿液中並無明顯的白細胞或紅細胞尿,更找不出細菌,抗生素治療似乎能減輕一點點症狀(很大程度是心理作用),但根本無法改善或緩解尿路刺激症狀。

這些求醫者我均要求她(他)他儘可能地停用各種抗生素及其它莫名奇妙的中成藥。我告訴她(他)們這個症狀不是細菌感染所致,更不是抗生素能治好的病!這是由於膀胱的肌肉(專業稱膀胱逼尿肌)過度敏感被刺激後不自主的收縮所引起的(逼尿肌收縮可使膀胱內壓升高,壓迫尿液由尿道排出),與一些人過度運動後小腿抽筋是一個道理,醫學上稱之為膀胱過度活動症(overactive blodder,OAB)。

膀胱過度活動症(OAB)不是一個病,而是一組綜合症,其主要特點就是膀胱逼尿肌過度興奮後引起膀胱產生不自主的收縮而頻繁引發尿意,從而導致尿頻、尿急甚至於尿痛的現象,這是膀胱的功能性異常,其器質性損害並不嚴重,由於局部症狀突出,好些人因此失眠或睡眠障礙引發焦慮、抑鬱等心理症狀。OAB是一個非常常見的臨床現象,據統計在我國的患病率約為15.1%,幾乎排在我國所有慢性疾病的前十位以內。尤其是年齡超過40歲以上或絕經後的女性好發,隨著年齡增長,其發生率逐漸上升。OAB本身不會引起膀胱及腎臟等臟器的實質性損害,但長期反覆的濫用藥物,尤其是那些不對症的抗生素反而會引起繼發性肝、腎功能的損害。所以,在此提醒廣大腎友及一些專科大夫要善待這些所謂「尿路感染」的患者,切忌盲目使用抗生素,必須認真檢查確認有細菌後再開處方。

如何處置OAB?

由於膀胱過度活動症在短時間內很難控制或完全消除,需要通過物理治療及配合訓練等手段改變排尿習慣,重新建立新的排尿節奏(延長排尿間期)後可以逐漸糾正逼尿肌過度興奮的異常生理現象,對於一些症狀難以自控的患者可以配合一些藥物治療。

01 膀胱訓練方法

1.延遲排尿其目的通過膀胱訓練抑制膀胱收縮,增加膀胱容量。可以從短時間忍尿開始,逐漸延後排尿時間,達到每次排尿量大於300ml即可;

2.定時排尿,建立規律的排尿時間表,逐漸使排尿間歇接近2小時或更長,目的是減少尿失禁次數;

02 提高盆腔肌肉張力

堅持每天進行盆底肌訓練,選擇清晨下床前和晚上上床平臥後各做50-100次緊縮肛門和上提肛門活動。

03 局部保溫

可在會陰區放溫水袋和通過足部按摩的形式放鬆會陰部肌肉

04 保持大便通暢,積極治療便秘症

05 正確控制攝入水分

飲水量以每次尿量能達到300-400ML為宜

06 藥物治療

一些症狀嚴重者可以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選用松馳膀胱肌肉的藥物或其它輔助療法

隨便提一下,男士們OAB並不少見,但很多人被疑似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炎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3lfrGwBvvf6VcSZJpkk.html




道 東 鶴 舞

20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