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胎實力助攻藍牌輕卡輕量化,放心大膽購買,不用擔心承載

2020-02-26     卡車之家

自5月21日「大噸小標」事件爆發後,各輕卡廠家卯足了勁頭開發輕量化藍牌車型,車型輕量化應用措施有很多,輪胎切換為真空胎是其中一項關鍵措施,但很多卡友們擔心使用真空胎後車輛承載性能會降低,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1、藍牌輕卡輕量化,車輛輪胎「真空」化

「大噸小標」事件後,主流輕卡品牌藍牌車型6.50R16、7.00R16、7.50R16這三種輪胎幾乎全部切換為真空胎(這種輪胎屬於英制輪胎,切換為真空胎不用更換型號,也不用重新申報公告,為最快、最簡單降重措施)。

車輛輪胎上能夠找到「TUBELESS」的字樣(「TUBELESS」就是指的是真空胎的意思),在藍牌輕卡輕量化過程中,真空輪胎起到了很大的降重作用。

「大噸小標」事件前,福田系大部分藍牌車型都有真空胎選裝狀態,「大噸小標」事件後,能夠快速做出輪胎切換為真空胎的響應,快速推出奧鈴速運、時代新領航等藍牌車型。

「大噸小標」事件前,江淮系大部分藍牌車型都已標配真空胎,「大噸小標」事件後,真空胎使用範圍更廣,基本上所有藍牌車型都已切換為真空胎。

「大噸小標」事件前,江鈴基本上所有藍牌車型都已標配真空胎,也是輕卡行業內最先標配真空胎的品牌,而且江鈴車型輕量化措施應用較多、輕量化工作進行時間早,江鈴車型自重一般為同類車型中最輕的。

「大噸小標」事件前,東風多利卡和凱普特大部分藍牌車型都可選真空胎,「大噸小標」事件後,真空胎直接由選裝改為標配,快速實現車輛降重。

「大噸小標」事件前,躍進部分藍牌車型可選真空胎,「大噸小標」事件後,基本上所有藍牌車型都已標配真空胎,最新上市的紀念版車型均為真空胎。

「大噸小標」事件前,重汽HOWO車型以有內膽輪胎為主,「大噸小標」事件後,基本上所有藍牌車型都已標配真空胎,最新上市的「王」系國六車型均為真空胎。

2、充分了解真空胎,承載能力不擔心

在市場主流輕卡品牌藍牌車型輪胎均使用真空胎後,卡友們開始擔心藍牌車型的承載,其實卡友們的擔心不無道理,輕卡是典型的生產工具車輛,主要作用就是拉貨,拉貨的效率與車輛承載能力有關。

決定車輛承載能力的無非就是車架、前後橋、板簧和輪胎這幾個主要零部件,而這幾個零部件的承載能力往往與零部件重量成正比,藍牌車型降重肯定會影響承載能力,但藍牌車型輪胎切換為真空胎對承載能力影響並不大。

卡友們產生「真空胎不能承載」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混淆了真空胎、子午胎、鋼絲胎的概念,二是沒有充分了解輪胎的受力結構。

很多卡友認為真空胎就是非鋼絲胎,其實這樣理解是有問題的,真空胎只表示輪胎有無內膽,與鋼絲胎、子午胎的概念無任何關係。

鋼絲胎是指胎體或帶束層採用鋼絲簾線的輪胎,子午胎區別於斜交輪胎,分為全鋼子午線胎、半鋼子午線胎、全纖維子午線胎,輕卡行業使用的子午胎一般就是鋼絲胎。

另外,輕卡行業使用的6.50R16真空胎、7.00R16真空胎一般為半鋼子午胎,7.50R16真空胎一般為全鋼子午胎。

真空胎與有內膽輪胎最大的區別是有無內胎,有內膽輪胎是利用內膽密封氣體,而真空胎可以簡單理解為內膽與外胎合為一體密封氣體。

輪胎是靠輪胎結構中的骨架材料受力(包括胎體和帶束層),內膽是不參與受力和承載的,而真空胎的和有內膽輪胎的骨架材料一樣,所以輪胎是否有內膽並不影響輪胎受力,承載性能基本無差異。

3、真空胎優勢多,輪胎「真空」化趨勢明顯

真空胎還有很多優勢,自重更輕,油耗更低;輪胎結構簡單散熱性更好,減少因摩擦生熱而導致爆胎的風險;具有一定破口自封能力,行車更安全、運輸更可靠。

真空胎相比有內膽輪胎成本更低,也是廠家控制成本的一個重要手段,且隨著真空胎普及率越來越高,很多重卡車型也已使用真空胎,卡友們對真空胎接受度提升,真空胎推廣必然更輕鬆,輪胎「真空」化趨勢明顯。

總結:

真空胎擁有和有內膽輪胎一樣的承載能力,另外還能降低爆胎風險、具備破口自封能力,能夠大幅提升行車安全性以及運輸可靠性,所以卡友們放心大膽購買吧。(文/卡家號:風和日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u9HjXAB3uTiws8KLAd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