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與埃爾多安「互懟」的背後:世俗與宗教、地緣政治的爭奪

2021-01-22     枕貓

原標題:馬克龍與埃爾多安「互懟」的背後:世俗與宗教、地緣政治的爭奪

自從土耳其被納入北約國家之後,聯合國的幾個常任理事國基本上都讓土耳其得罪光了。

而最近又開始了對於法國的指責,埃爾多安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很多國際會議上發生相互指責的罵戰。甚至在民主自由島反政變研討會上,埃爾多安提出馬克龍對法國的歷史一無所知。

在研討會上土耳其和法國的罵戰繼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會上強烈地譴責了法國在談論非洲阿爾及利亞和盧安達的大屠殺時,非常帶有種族歧視的言論。

例如「不能對他們講人道主義」,「不能對他們講人性」等刺耳的言語都是出自法國政府。

而法國總統馬克龍也不惜和土耳其撕破臉,在歐盟南部成員國舉行峰會之前表示:「法國必須要對土耳其政府採取強硬態度,這並不針對土耳其人民,土耳其政府也不再是地中海地區的夥伴。」

埃爾多安

土法罵戰的發展過程

去年10月16日,在法國巴黎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案件。

法國中學老師被穆斯林極端主義分子斬首身亡,引起了眾多法國民眾對於伊斯蘭國家的仇恨。並在街頭遊行示威的時候將矛盾轉化為對穆斯林先知的侮辱,而且公然地擺出具有爭議性的漫畫。

在這之後法國總統馬克龍更是在很多國際會議上發表了針對穆斯林的一些言論,於是罵戰也就此開始。

最先站出來指責法國總統言論的就是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他稱馬克龍需要「精神治療」並呼籲土耳其民眾拒絕購買法國產品。隨後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卡達、巴基斯坦、巴勒斯坦等穆斯林為主國家出現了抵製法國的呼聲。

但作為總統的馬克龍處境也非常尷尬,如果限制國內遊行,勢必對自己在任期間的民調有所影響。而對外如果不對土耳其的指責有所回應,很可能會被民眾看作是軟弱無能,使得總統大選受到影響。

而隨著埃爾多安的炮轟,法國在中東扮演的拯救者角色一夜之間成為了討伐對象。要知道在伊斯蘭世界有關於穆罕穆德先知的所有不良言論都會引起強烈不滿,而對於法國遊行當中的爭議性漫畫卻似乎受到了馬克龍的庇護。

這也是眾多穆斯林針對法國進行譴責的主要原因。

埃爾多安

甚至在西方國家陣營當中的以色列,數百民眾在法國大使館外舉行抗議遊行,譴責馬克龍政府不作為的行為;

而在孟加拉國譴責則直接指向馬克龍,抗議者甚至高舉「馬克龍是和平敵人」的標語;

同時在加沙地區,巴勒斯坦抗議者通過焚燒馬克龍的照片來表達自身的憤怒;

而巴基斯坦議會則通過決議,要求政府召回駐法國特使。

而面對多國抵製法國也是一致對外的嚴厲聲明,要求各國停止對法國毫無意義的抵制,尊重法國捍衛思想自由、表達自由、宗教自由、拒絕仇恨的立場。

馬克龍也在推特上用多種語言發文表示法國「永不屈服」,「我們將一直站在人類尊嚴和普世價值一邊」,而這種行為也受到了其他老牌歐盟國家的支持。

而且在國際會議當中譴責土耳其的「帶頭」行為,並聲稱歐洲大部分伊瑪目(伊斯蘭傳教士)都來自於土耳其,這無疑將兩國的矛盾進一步擴大。

馬克龍

土耳其對法國譴責的政治原因

針對法國的無端指責,土耳其議會在近期非常罕見地團結一致,包括執政的正義與發展黨、民族主義運動黨、世俗派主要反對黨和人民黨等四個土耳其政黨聯合發表了對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聯合聲討,稱馬克龍打著支持言論自由的藉口,對土耳其政府做出惡劣的誹謗。而這些誹謗很有可能引起全球擁有宗教信仰的人們出現負面情緒。

但這種負面情緒主要原因還是來自兩個方面:

首先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想要樹立在本國的穆斯林維護者形象,而想要樹立這種形象則必須將國內的內部矛盾轉化為對西方世界的外部矛盾。

再有土耳其一直都希望歐洲各國能夠承擔一些類似安置難民的責任,畢竟在他的認知當中,穆斯林難民大部分是由於英法等國在二戰前的殖民政策所導致的。

而且埃爾多安希望自己能夠引起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強烈共鳴,使得所有穆斯林可以看到他不向西方世界低頭,從而有更多人追隨和支持自己。

但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土耳其第一次與西方國家在國際會議上的相互指責了,而且這一次主要還是因為兩國在戰略衝突區域出現了一系列矛盾和對抗。

土耳其

土耳其一直在利比亞、黎巴嫩、地中海中部地區奉行進攻性政策,想要將自己打造成為中東地區和北非地區的「大佬」。

但是英法在這些地區的投入其實已經很多年了,自從二戰之後英法將之前的殖民地損失殆盡以後,這麼多年一直都試圖跟隨美國和北約找到一些可以獲取長期利益的地區。但是由於歐盟的很多對外政策和經濟能力,一直都沒有得到任何好處。

搭錢搭人不說,自己在上述地區的影響力越來越差。尤其是法國幾乎成了地中海南岸的「小透明」。於是同時希望做大做強的土耳其和法國在各方面利益上就產生了衝突。

針對埃爾多安的指責,法國政府和媒體表示:土耳其對於法國的抵制並不能使自己得到更多利益,反而會傷害自身。尤其是呼籲抵製法國商品是一種嚴重的政治偏見,歐洲很可能會建立統一戰線,對土耳其實施制裁。

埃爾多安的譴責不僅冒犯了法國,更冒犯了其他歐洲國家。譴責法國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成為伊斯蘭世界的政治和宗教領袖,將法國推向反穆斯林的陣營里有助於提高其在伊斯蘭世界中的地位。

埃爾多安

土耳其的野心

當然除了政治原因,土法兩國近期一直在中東、地中海甚至是高加索地區進行地區影響力的博弈。在敘利亞的戰爭當中,法國反對土耳其襲擊庫爾德武裝。更是譴責土耳其在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衝突中幫助亞塞拜然作戰。而在黎巴嫩的貝魯特港爆炸案之後,法國也進行了積極行動加強對黎巴嫩的政治介入。這也影響了土耳其在中東地區的控制範圍。

事實上如果將兩國的政治紛爭放在一邊,本身伊斯蘭世界和歐洲世界就有著長期的歷史爭端。自中世紀十字軍東征以來,正統歐洲民族與伊斯蘭民族在宗教上一直處於對立狀態。

歐洲民族一向將「自由民主」和普世價值掛在嘴邊,保持著一種強烈的民主意識,而法國在這個方面的表現更是激進。但伊斯蘭民族則一直遵循著克制隱忍和尊重傳統的意識形態,尤其是對先知穆罕穆德的形象崇拜被當作在伊斯蘭世界當中不可逾越的底線。

兩個方面在宗教和意識形態上都有很多過激的行為和言論。同時在兩種意識形態之下執政的政府層面,也會為了某些利益的爭奪利用和加深這種意識形態上的分歧。這也導致了很長一段時間兩者不能互相融合。

土耳其與法國

而且由於國際恐怖組織的多次襲擊都是針對法國發起的,於是在法國內部從上到下的一致觀點都是「這是伊斯蘭世界的錯」,這也引發更多伊斯蘭世界的強烈不滿。

但問題在於這次罵戰的發起者土耳其並不是一個單純的伊斯蘭國家,畢竟在幾十年前土耳其還想方設法地脫亞入歐,而且不惜放棄一些在中東地區的利益加入北約。也就是說,土耳其根本不是維護穆斯林的利益。其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實現「泛突厥主義」戰略的野心而已。

土耳其恐怕是想利用法國對穆斯林的過分評論來獲得穆斯林陣營的領導地位。埃爾多安說「馬克龍對法國歷史一無所知」也是抱著將兩者的現實矛盾轉化為歷史仇恨,從而在更加混亂的局面當中尋求機會。

畢竟在歷史上歐洲侵略者對穆斯林的屠殺和非洲等地的殖民是殘酷和血腥的。而法國政府在這方面的宣傳和管理確實是非常偏頗,這也給了埃爾多安攻擊自己的機會。

埃爾多安

總結

埃爾多安對馬克龍的指責,不僅僅是對歷史和宗教信仰等問題的錯誤解讀,更是在政治原因的背景之下,希望通過亂局給自己的一方製造掌握權利的機會。而法國也從來沒有認真地對待過自己在歷史上犯下的一系列錯誤,法國政府甚至還包庇和掩蓋這些錯誤。

法國民眾也一直都是處於一種非常直接和激進的革命態度,這樣的情況馬克龍和法國政府不出面干預和制止,反而利用這樣的潮流在國際社會上宣傳激進言論。可以說是非常愚蠢的行為,這些行為再發展下去必將讓法國成為伊斯蘭世界的眾矢之的。

尊重歷史和他國宗教傳統是法國政府和人民擺脫糾纏的最好辦法,而對於埃爾多安的指責,馬克龍恐怕只能選擇予以回擊來保持自己在國內民眾心中的地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sauKXcBDlXMa8eq5W3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