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一個離我們並不遙遠的日子,Peter Lindbergh 永遠地閉上了雙眼。
Peter Lindbergh 是誰?
很多人並不熟悉,但對於他拍攝的照片,我想大多數人應該不陌生。
去年刷屏的章子怡素顏照便出自他手。
沒有磨皮,也沒有修圖,那個曾經美的明艷動人的女人,就這麼在鏡頭面前,毫無保留地交待自己。
時間對誰都無情,就連章子怡也開始不那麼好看了。笑起來的時候,嘴邊開始冒出細褶,皮膚不再如年輕時緊緻,眼角也有了皺紋。
然而有雀斑有皺紋的她,身上褪去了招娣的嬌嗔,玉嬌龍的張揚,骨子裡卻流露出來別樣的女人味。
不僅僅是章子怡。
他鏡頭下的周迅,不再古靈精怪,靈氣逼人,但眼眸中卻全是動人的故事。
奚夢瑤和劉雯,沒有華麗的服裝,沒有精緻的妝容,隔著螢幕依然能夠感受到她們傳達的力量。
衣衫不整,滿臉慌亂的張曼玉,一如她的電影世界,入目即入戲。
簡單的黑白影像,卻散發出未經修飾的自然情緒。
在無數攝影師,熟練的用各種修圖工具展現出一個完美女人時,Peter Lindbergh 選擇回歸最簡單最單純最真實的狀態。
「很多女人要求我把她們的腿拉長,或者把她們的眼距拉寬,這太瘋狂了......」
Peter Lindbergh只希望:「讓女性,讓所有人,從對青春和完美的恐懼中解脫出來」。
在他的鏡頭裡,展露出女性幾乎沒有化妝的面容。沒有修圖,沒有後期,褪去所有偽裝,就這麼把20歲,30歲,40歲,50歲,60歲最真實的容顏赤裸裸的展現出來。
很多女性的身上很難看到嬌羞柔嫩的少女感,可是你怎麼能說她們不美。
凱特·布蘭切特,只是往那一站,便是獨一無二的女王。
烏瑪·瑟曼老了,那又怎樣,笑起來照樣性感的要人命。
伊莎貝爾·於佩爾,誰說迷人不可以一輩子。
妮可·基德曼。
海倫·米倫。
羅賓·懷特。
她們都不年輕了,可那又怎樣呢?
年輕和完美本就不是美麗的定義。
Peter Lindbergh表示:女人的美,是獨立、率性、帶著層次的美,你能從眼神和肢體中看到她們的故事。
他拍攝過無數超模,看著那些超模從芳華正好的二十多歲,走到四五十歲,但在他看來:「她們每一個人現在都比27年前更加美麗、更加有趣」
「一個能對自己說Yes的人,就是美的。」
他曾拍攝了一組布蘭達·李的照片,照片上那位西班牙舞者盡情舞蹈著,很多人覺得不漂亮。
多少人因為旁人的聲音,去活成旁人想要的樣子,卻忽視了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
「不要被環境干擾,不要試著取悅他人。每個人都必須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想做的事情,保留自己的那份『優雅』。」
這是Peter Lindbergh所堅定的,也是他想傳達給拍攝者的,在他的鏡頭下,不需要顧慮,只需要將真實的情緒展現出來。
那才是被無數人忽視的,真實的美。
那張照片記錄的不僅是她開始顯露歲月的身軀,更承載著那幾十年的風雨和故事,那是如此寶貴的東西,怎麼可以被忽視掉。
多少人把它狹隘地定義在了軀殼的漂亮上,可是一個人的容顏能保持多久?五年?十年?可一個女人的美,卻是時間慢慢沉澱出來的。
還記得此前有人批評袁泉太瘦,皺紋也變多了,不復當年。
袁泉淡然回應:「契訶夫的一些話劇,必須是要四十歲以後的臉才能演的。」
去年,南都周刊就年齡的問題採訪楊瀾,楊瀾亦坦言:
時間一晃就過了二十年,臉上皺紋也出來了。但當我回頭去看,我知道這二十年我都一步一步做了一些什麼,我覺得很踏實。所以我覺得可以相對從容地面對年齡的事情,也不忌諱談自己多大,我今年48歲,本命年,我很高興能夠有機會做這麼多事情,有愛的人在我的生命里。
歲月賦予她們的除了鬆弛的皮膚,除了皺紋,除了白髮,還有那份獨一無二的氣質和蘊藏在體內的能量。
20歲的容顏,30歲的理性,40歲的自信,50歲的韻味,60歲的氣質,70歲的閱歷.....沒有哪個時間段不是精彩的。
《霍亂時期的愛情》里說:任何年齡段的女人都有她在那個年齡階段所呈現出來的無法復刻的美。她因年齡而減損的,又因性格而彌補回來,更因勤勞贏得了更多。
如果想做的事情都在手上,想愛的人都在身旁,該領悟的道理都明白,該練達的人情都清楚,那流失的膠原蛋白,都是我們給時光交的學費,衰老就是成長的勳章。
允許那些歲月的痕跡出現在臉上,那其實正是美的一部分。
卓別林有句話: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我才認識到,
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
都只是提醒我:
活著,不要違背自己的本心,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
真實
女人的美,該是一種由內而外的魅力,無論是妙齡少女,還是成熟女性,或者是已經白髮蒼蒼的老者,都可以有屬於自己的美。
「我對美的認識從未改變。美就是敢於做自己。」
我想這正是 Peter Lindbergh 帶給所有女性,最寶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