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記!千萬不要儲存王水,王水極其容易變質,生成有毒的亞硝基氯、二氧化氮和氯氣。尤其不要密閉儲存王水,這些氣體會充脹容器,甚至發生爆炸。
王水的發明者是阿拉伯人吉伯,它是一種橙黃色的液體,由三份鹽酸和一份硝酸組成。
由於王水這種特性,很早之前就被用於黃金製品的精鍊、蝕刻。比如要得到5個9(99.999%)以上的純金,就得用王水,這被稱為「沃爾米爾法」。
金器的保養一般先用火燒除油,然後將燒熱的黃金放入鹽酸溶液中清洗,但有些不法的商販將鹽酸偷換成王水,竊取顧客的黃金,所以金器保養前後最好仔細稱量一下,謹防被化學偷竊。
二戰期間,德國納粹政府逮捕了激進分子、1935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奧西埃茨基,開始抵制諾貝爾獎,並宣布要沒收勞厄(19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弗蘭克(19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諾貝爾獎牌。
兩位科學家只好來到哥本哈根找到玻爾,請求玻爾大師幫忙保管他們的獎牌。1940年,德國入侵丹麥,玻爾實驗室里的獎牌眼看即將不保,玻爾緊張的不得了,唯恐失信於朋友。這時候,跟玻爾同在實驗室的赫維西(鉿元素的發現者)提出了一個好辦法——將獎牌溶於王水。
玻爾將獎牌的王水溶液和一百多個瓶子放在實驗室架子上,過來搜查的納粹士兵果然沒有發現。
二戰結束後,溶液里的黃金被還原出來,送到斯德哥爾摩重新鑄造,於1949年完璧歸趙。這個故事成為科學史上一段佳話,在戰火的對比下,兇猛的王水也可以這麼溫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pwLZm4BMH2_cNUgOgd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