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媽咪
嗨嘍,親愛的,你家寶貝今年幾歲了呢?
有沒有因為想要某一種東西,被你拒絕後滿地撒潑打滾的呢?
在家裡也是一樣,因為要求得不到滿足便放聲大哭的呢?
最近網上盛行著「抱臂式育兒」,這些家長都是無意間被網友拍到的,大多是90後寶爸寶媽,對著孩子的無理取鬧,撒潑打滾,選擇抱著自己的胳膊袖手旁觀,任你哭破喉嚨,不合理的要求我就是不答應~
這樣的視頻下面,很多網友表示家長做得對,自己也要試試,但我想說,別只學你看到的,完整步驟也要學會,才能更起作用。
這麼說吧,這個方法早在我家福林三歲的時候我就已經用上了,現在就分享給大家。
因為早年我和老公創業,福林小的時候是爺爺奶奶帶得比較多,比較溺愛,但凡他想要的東西,只要哭一下,爺爺奶奶馬上雙手奉上。如果不給,便會滿地撒潑打滾,拗不過他,最後還是滿足了。
這「潑猴」上幼兒園後,我和老公的事業也稍有起色,我就把他接到身邊來帶,一周只有半天時間帶去爺爺奶奶家。
我深刻地知道如果再不糾正「潑猴」這個不順心就哭鬧的毛病,只怕日後再難管教。
不打不罵,我只用了三步,在兩個星期內,就把他「降服」了,變成了一個有事情懂得和父母商量,遇到父母不同意的事情,也能在聽完道理後乖乖聽話的「小暖男」。
「潑猴」上幼兒園後,和爺爺奶奶相處的時間變短,得不到爺爺奶奶的「溺愛」了,就想從他爸爸和我身上實行對爺爺奶奶的那一套——想要什麼東西我們沒有同意的話,就開始表演一整套流程:先是發脾氣,接著哭鬧,最後打滾,還有摔東西。
老人溺愛孩子不是一般人能比得過的,「隔代親」這個詞語都不能形容萬分之一。
經常是孩子開始哭鬧了,明明是不合理的要求,我這邊正管教呢,老人馬上把孩子護在身後:「幹啥呢,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你吼什麼!」
這下子可好了,現在的孩子都會察言觀色,聰明的不得了,一看有人護著,就更加無法無天了。
所以我總結了我「制敵」的三個步驟:
第一步,教育孩子時避開老人
如果你家老人護孩子,那麼千萬不要當著老人的面教育孩子,不然孩子沒有教育到,反而和老人生出嫌隙,到時候老人不開心,老公還責怪自己。
關鍵是孩子在護著他的人面前,更加不服管教,不聽你的,什麼鍋都讓咱們背了,里外不討好!而且這樣下去家庭關係緊張不說,孩子更會欺軟怕硬。
正確做法:
進房間關門教育,也稍克制一下自己的情緒,不要大吼,畢竟教育孩子不是憑誰嗓門大誰就能把孩子教育好的。
第二步,道理都在孩子哭之前講出來
當孩子提出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且準備要哭鬧時,我們要冷靜,靜靜地看著孩子眼睛,將自己的態度表明,因為孩子一旦開始哭鬧,任何話都聽不進去的。
福林三歲的時候,有次帶他逛萬達,路過DQ時,非吵著要吃,大冬天的,我記得當時他還咳嗽,所以就不同意他的要求。
當時就是看他準備哭,我就看著他的眼睛,態度堅決地告訴他:「這麼冷的天,你還咳嗽,不能吃冰激凌,你好了可以吃,但今天就是不行。你可以哭,可以鬧,我等你哭完再走,媽媽說不會買就是不會買。」
那是他第一次任性,當時哭得特別大聲,周圍人又那麼多,我就把他抱去安全通道,靜靜地看著他,他趴地上,我就坐地上看著,跟最近網上盛行的「抱臂式育兒」一樣。
反正我不會因為覺得丟人而打罵孩子。
其實孩子也是在試探你,見你不為所動,哭聲會慢慢減弱,撒潑幅度減小……
這一步一定不要覺得在人多面前覺得丟面子,從而向孩子低頭或者惡狠狠地打罵孩子,只需要冷靜面對,不打不罵,不示弱,只需要溫柔的注視孩子搖頭就行。這一步先要修煉好自己的脾氣和臉皮哦!
這時候,孩子脾氣發得差不多時,「制敵」第三招上場。
第三步,把孩子抱在懷裡安撫
在孩子情緒緩和後,把孩子抱在懷裡,輕輕拍著背,摸摸頭,整理整理衣服,一句話都不用說,等他停止哭鬧後,只說一句:「媽媽雖然今天不能給你買,但你下次表現好,不這樣哭後,會考慮給你買的,媽媽永遠愛你!」
這招要看準時機,哭鬧在高潮時不能使用,否則你會得到一個使勁推你,拳頭亂揮的「小獅子」。
最後這一步特別重要,因為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更多是帶著情緒的,孩子教育完,服帖了,還要最後甩一句:「你早這樣還用我發這麼大火嗎」之類的話。
但其實,你的表達愛意是為了讓孩子在發泄完情緒後,告訴他你並沒有因為他的這個表現而討厭他,畢竟每個人都有情緒,只不過這種情緒有更好的發泄方式,就像媽媽這樣冷靜對待壓制怒火一樣。
就這三步,使用第一次後基本沒有效果,因為以前孩子用哭鬧的方法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第一次還會繼續,第二次第三次後哭鬧時間縮短一半,第四次五次後基本不會滿地撒潑打滾,但還是會哭鬧。
最開始實行時我們一定拒絕三次後滿足一次,並且告訴孩子:「因為你可以聽懂媽媽的話,變成一個講道理的小朋友,所以獎勵給你的。」
每次出門前,在家裡強調一下出門規則,出去後想要什麼,要先詢問媽媽,說出自己的想法,媽媽說可以買就買,媽媽說不行時,不許哭鬧。這樣孩子就懂得了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會再滿地撒潑打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