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花神、祈繁盛,關於花朝節你了解多少?

2020-05-27   祭祀文化網

原標題:祭花神、祈繁盛,關於花朝節你了解多少?

傳統習俗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節日逐漸被人們淡忘,花朝節就是其中之一。花朝節最早起源於春秋時代,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它的重要性甚至可與中秋節相提並論,今天小編帶你詳細了解一下花朝節的傳統習俗。

花朝節的起源

花朝節是紀念百花誕生的日子,也稱「花神節」,是漢族流傳的傳統節日。早在春秋的《陶朱公書》中就有記載:「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在古人的觀念里,花代表著生命的輪迴,就如人的生老病死一樣。

花神是中國民間信仰的百花之神。從明朝時期,道家就有「百花神」之說,但那時沒有用人物去代表花名,直至清代中期,楊柳青年畫開始出現「花神」組畫,以唐宋傳奇人物和歷史人物確定花神名稱,代表各月的花神。民間「花神節」期間,人們會去花神廟燒香祈福,保佑草木繁盛莊家漲勢興旺,此外自古花神就有「掌管生育」的說法,因此花神節也有「祈生求子」的含義。

花朝節主要流傳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節期也因各地的花信時間而有差異。在《提要錄》中提到:「唐以二月十五為花朝。」而在《廣群芳譜》一書中記載:「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舊時在浙江紹興、河南光山等地還將二月二定為小花朝節,二月十五定為大花朝節,如清光緒《光山縣誌》云:「二月二日,俗雲『小花朝』。十五日雲『大花朝』。」

花朝節的風俗

祝神廟會

相傳花神掌管著植物的生長繁榮,祭奉花神的不僅有花農還有很多種植莊稼的農民。節日期間祭拜花神之人聚集在「花神廟」中進行參拜,為花神供奉上時令水果,祈求草木繁盛。在這天夜裡,人們也會手提「花神燈」進行巡遊祈福。

游春賞紅

花朝節正直春季,百花盛開綠植繁茂,是賞花踏青的最佳時期。宋時開封在花朝節流行的「撲蝶會」是賞花踏青的趣味活動之一,閨閣中的姑娘們也會做各種顏色的小旗插在花盆裡,為百花祝壽的同時,也為自己和家人祈福。

種花挑菜

花朝節這天部分地區還有栽花種樹的習俗,和今天的「植樹節」頗為相似。「挑菜」主要指花朝節當天挖白蒿、薺菜、苦菜等野生菜品食用的活動。

花朝節的復興

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對傳統節日習俗逐漸淡忘,花朝節也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但是近些年國家開始重視傳統文化習俗,這也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了解花朝節。杭州西溪濕地著名景區因此受到啟發,每年都會舉辦花朝節盛會,讓花朝節以更新穎的方式傳承下去。

花朝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習俗,它不僅蘊含了對美好的追求,也象徵著對自然的期盼與生命的敬畏,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每個中華兒女的歷史使命,我們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祭祀文化網】,小編帶你看奇聞趣事、品國學精粹,觀風水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