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NBA官方宣布,前總裁大衛-斯特恩因為突發腦溢血不幸離世,終年77歲。斯特恩是在上個月突發腦溢血而住院治療的,但在堅持了近20天後,還是令人遺憾的走了。在擔任NBA總裁的30年時間裡,大衛-斯特恩為NBA的發展壯大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可以說,如今NBA的繁榮發展,很大程度上都是斯特恩帶來的。
這位NBA前總裁的去世,也引發了NBA大範圍的深切哀悼。從現役的勒布朗-詹姆斯、史蒂芬-庫里,到退役的麥可-喬丹、科比-布萊恩特、沙奎爾-奧尼爾、比爾-拉塞爾和斯科特-皮蓬,再到國際球員埃文-富尼耶等人,都對斯特恩的去世表達了哀悼和懷念。其中奧尼爾更是稱斯特恩是「有史以來最好的總裁」。
這話所言非虛。當斯特恩接任NBA總裁的時候,聯盟總收入只有1.65億美元,而球員平均工資是29萬美元。到了2014年,斯特恩卸任的時候,聯盟總收入已經達到44億美元,球員平均工資更是達到了570萬美元。都比此前有了數十倍的增長。即使去掉通貨膨脹的因素,斯特恩的貢獻依然是顯而易見的。
在斯特恩執掌NBA期間,他包裝出了以麥可-喬丹為代表的一系列超級球星,讓NBA的影響力拓展到全球範圍。與此同時,與TBS、turner /espn等媒體集團簽下的巨額轉播合同,也讓NBA賺得盆滿缽滿。在斯特恩擔任總裁的30年里,NBA從排名北美第四的體育聯盟,成長為在全世界都擁有影響力超級商業機器。
如此看來,大衛-斯特恩真的改變了整個NBA的發展方向。所以大量的球員都感謝他、懷念他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或許這裡面也包含了另外一種情緒,那就是對如今NBA總裁亞當-蕭華的失望。蕭華在2014年開始擔任NBA總裁,在5年時間裡,NBA的總收入從55億美元提升到80美元,球員工資也從570萬上漲到800萬。那麼似乎蕭華乾得也很不錯了?
其實不然。因為NBA收入的大頭,主要是電視轉播合同。而現有的轉播合同,都是大衛-斯特恩在位期間已經簽下的。所以,蕭華面臨的收入增長,都屬於「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然而就是這個最重要的電視轉播方面,在蕭華繼任後,竟然出現了下滑的趨勢。
根據統計,本賽季NBA的收視率出現了大幅度下降。其中TNT轉播的收視率下滑22%,ESPN轉播則是下滑了19%。雖然NBA簽訂的轉播合同在幾年之後才會到期,所以暫時總收入並不會出現下降。但是收視率的下跌是由電視轉播機構來承擔的,如果之後依然得不到提升,那麼NBA的下一份合同可能就不會樂觀了。
事實上,在蕭華上任以來,的確也是高了一些改革措施的。但是這些方案大部分都顯得有些雞肋。而不斷產生的問題卻令人頭疼。比如判罰過於偏向進攻球員、體毛哨犯規、鼓勵球員輪休導致比賽吸引力下降等等。面對這些問題,蕭華又搞出了一個「季中錦標賽」來,但卻引發了更多的反對聲音。
很明顯,對斯特恩越懷念,就越凸顯出對於蕭華的不滿意。那位NBA「有史以來最好的總裁」已經走了。而現在的這位總裁,未來將會帶給NBA什麼樣的改變呢?現在還真不好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j3yZG8BMH2_cNUgrGU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