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不露,這些玉雕佛頭真不簡單

2019-07-03     華哥覓玉




觀音聖像


俗話說:「神龍見尾不見首」。在一些佛教類題材中,簡單雕琢一個佛頭,而沒有身子,看似殘缺,實則充滿豐富的寓意和象徵。



觀音聖像


在玉雕中,這樣的佛頭的寓意比較獨特,寓意「出人頭地」,單獨雕琢一個佛頭,更寓意「深(身)藏不露」,擁有比別人更加出眾的能力。



觀音頭


其實,如果是整體的大畫面,可以稍微弱化面部表情,但是對於單一的佛頭而言,卻是絲毫馬虎不得的,稍有一點瑕疵,都能被精明的藏家發現。看似單一且簡單的佛頭,對玉雕師的技藝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開臉,對五官的刻畫更是需要精準把握。



觀音慈容


開好了臉,整件玉器才會更加生動,充滿智慧,同時,開臉也是佛教人物身份的象徵,看一眼便知道是觀音、佛、羅漢等等。不管是面部慈祥,亦或是凶神惡煞的,都是由開臉決定的。



十一面千手觀音相


玉雕人物開臉,臉要保證對稱和勻稱,避掉臉上的瑕疵部分,做到臉要乾淨,臉的顏色也要求均勻,五官要雕刻的傳神。臉部的神態,往往決定一件作品的成敗,出彩不出彩取決於開臉的技藝。雕刻亦或是購買此類作品,都要注意臉部的神態和比例,是否寫實且傳神,是否符合人物繪畫的技法和審美情趣。



觀音聖像 作者:林秋平


所以,玉雕師大膽的將佛頭這一元素提取出來,擁有高超的美學設計功底,更是對自己的技藝和開臉能力有很強的自信。就佩戴而言,這樣簡單的一件佛頭,能夠更加的純粹和自然,也能夠讓我們更加安心的去欣賞他的美。



佛頭


更多佛頭作品欣賞




普度眾生 作者:侯宜非


一夜成佛 作者:吳家峰


一夜成佛 作者:吳家峰


觀音普渡 作者:聶子翔


見心明性


佛心慈容 作者:譚飛


佛心慈容 作者:譚飛


彌勒佛 作者:吳秋強


澄如明鏡 作者:蔣紅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dxbPGwB8g2yegNDSHv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