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位婦人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生氣。
有一天她去找一位高僧求教,高僧聽完她的講述,把她領到一間屋子裡,鎖門而去。
婦人氣得破口大罵,罵了許久,高僧也不理會。婦人又開始哀求開門,高僧還是置若罔聞。
過了一會,婦人終於沉默了。
高僧來到門外,問她:「你還生氣嗎?」
婦人說:「我只為我自己生氣,我怎麼會來到這個鬼地方受這份罪?」
「連自己都不肯原諒的人,怎麼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過了一會兒,高僧又問:「還生氣嗎?」
婦人說:「不生氣了。」
「為什麼?」
「氣也沒辦法啊!」
高僧又離開了。
當高僧第三次來到門前時,婦人告訴他:「我不生氣了,因為不值得氣。」
高僧笑道:「你還知道值不值得,看來心中氣的根還沒有去除。」
當高僧的身影迎著夕陽立在門外時, 婦人問道:「大師,什麼是氣?」
「你看!」
高僧將手中的茶水傾灑於地,婦人視之良久。
頓時醒悟。
高僧為她打開了門,婦人這時淚如雨下,叩謝而去。
其實,我們的生命就像高僧手中的那杯茶水一樣, 轉瞬間就和泥土化為一體,光陰如此短暫,生活中一些無聊小事,又哪裡值得我們花費時間去生氣呢?
我們在生活中都有過為瑣事生氣的經歷,無非是為了爭高低、論強弱,可爭來爭去,誰也不是最終的贏家。
你在這件事上贏了某個人,保不齊會在另一件事上輸給他,輸輸贏贏,贏贏輸輸,哪裡有定準?
還有一個故事:有一隻烏鴉,從一個地方飛往另一個地方。途中遇到喜鵲,喜鵲問它:「烏鴉!你為什麼要飛到另外的地方去呢?」
烏鴉回答說:「那個地方的人很討厭,他們都常常批評我、誹謗我,嫌我的聲音不好聽。我不要在這裡了,我要換一個地方。」
喜鵲聽了就說:「烏鴉!你不必飛到另外的地方去,你還是回到原來的地方吧!如果你的聲音不改,即使你飛到天涯海角,天下的人都不會喜歡你的。」
所以,我們不要怨恨別人待我們不好,也不要怨恨環境如何惡劣,最重要的,我們自己要能夠處理環境,改變環境,不要讓自己在環境里迷失了自己。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放平心態,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不要把時間耗在鬱悶生氣里,也不要總把「就爭這口氣」掛在嘴邊。
其實氣都是「爭」來的,你不「爭」,就沒了閒氣!只有沒了閒氣你才會做好事情,也只有沒了閒氣,你才能更健康、更快樂地生活。
來源:環球文摘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