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雅韻 家和景美

2019-12-04     壽光日報

今年以來,文家街道將改善人居環境作為提高轄區村民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的一項綜合性工程來抓,按照「六化十二提升」標準要求,全 力以赴、靶向發力、狠抓落實,紮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全街道56個村莊變化顯著,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極大提升。


情系民生 宜居鄉村入畫來

蜿蜒的躍龍河穿境而過,浸潤了靈秀之氣,也見證著文家街道和合共生、徐徐展開的新生 活。

南官橋村便是其中之一。村 莊東側的躍龍河由於疏於管理, 河道一度成為垃圾場。藉助人居 環境整治的東風,南官橋村將河 道進行清理疏浚,目前,河道兩 岸遊園正在建設中,不久之後, 這裡將成為村民休閒娛樂的好 去處。

不僅如此,今年該村再次 投資 160 多萬元,硬化村內道 路 6000 多平方米,「戶戶通」 工程全部完成;栽種綠化苗木 1000 多棵,新修排水溝 3000 多米,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上 檔升級。

村民穆成良介紹說:「原來 村裡的巷子和胡同都是土路, 『出不來進不去』,通過今年整 治,硬化了路面,戶戶連通,新修 了水溝,排水也不是問題了。」

村黨支部書記張金軍說: 「從村『兩委』成員到黨員、到群 眾都非常支持,之前老百姓在河 道兩旁搭建了棚子,得知要進行 人居環境提升後,主動全部拆 除。」

今年以來,文家街道街、村兩級投入4300餘萬元,著力推進「六化十二提升」人居環境提升工程 。目前 ,街道31個村4629戶完成旱廁改造,56個村全部完成綠色公墓改造,並針對棚改、搬遷改造村規劃建設50畝鎮級公墓一處,形成了冀家、 呂家、蘇家、桑家營子等一批特色村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遍布 村莊,村志編修、村史追憶、村風傳承等蔚然成風。

因村制宜 群策群力謀長效

走進文家街道桑家莊村,整潔的道 路,錯落有致的房屋,生動漂亮的牆面 彩繪……到處都是乾淨靚麗、秀美宜人 的美麗鄉村景象。這其中,一塊塊標識 牌引起行人駐足——「尊敬的桑延賓鄉 親:您對這塊綠化地的認領,是對本村 人居環境提升工作的巨大支持!希望你 經常對它養護,保持它的潔凈,讓我們 共同的家園更加美麗宜居,謝謝!」

標識牌中的主人公桑延賓說,自從 認領綠地後,他每天都要圍著綠地轉一 圈,或是撿拾落葉,或是澆水修整。在桑 家莊村,像桑延賓一樣認領綠地的村民 還有103位,他們積極參與到人居環境 整治行動中,綠地正成為村子的一道靚 麗風景。

據介紹,今年以來,桑家莊村為全面提升人居環境,共計投資480萬元, 先後改造城市污水管網、自來水管網、 鋪設路沿石和人行道,建設文明實踐 站、老年人公益助殘點、鄉村記憶館和 四處遊園,全村房屋全部按照「徽派」建 築裝飾風格重新粉刷,風格獨特。對於村莊的巨大變化,村民讚不絕口。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推進潔居工程,準備投資300萬元建設沼氣站,把沼氣全部引入各戶,把沼液通到各戶的大棚中去,沼渣用作肥料,方便村民,乾淨村莊。」桑家莊村黨支部書記桑漢平 說。

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張林濤介紹,下步,街道將建立長效機制,落實主體責任,制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方案》,出台考核辦法,明確獎懲措施, 實行以獎代補,保障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引導村民積極參與,引導黨員群眾人人出力,並建立環境整治微信群,積極晾曬工作動態,形成比學趕超、狠抓落實的良好氛圍,力爭讓文家「一時美」變「時時美」。

本報記者 李倩

通訊員 田美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UMIz24BMH2_cNUgFzub.html




拆除!啟用!

20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