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式觀後感不會寫?「愛國」主題作文素材在這兒

2019-10-02     戰江語文

NATIONAL DAY

2019.10.1

崢嶸70載,與國同夢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今天的閱兵式都看了嗎?爆燃!小編全程都超激動的,身為中國人真是太驕傲了!也希望每一個中國人行動起來,做好本職工作,努力讓我們的偉大祖國越來越繁榮越來越美好!

愛國是千百年固定下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情感。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為了拯救祖國於水深火熱之中,為了捍衛祖國的尊嚴,為了祖國的繁榮發展,拋頭顱,灑熱血,拒理力爭,出力流汗,譜寫了一曲曲動人之歌。今天我們一起來積累一些愛國主題的作文素材吧!寫閱兵觀後感也用得上喲!

01

人物素材


施一公:婉拒千萬美元回國

父親為施一公起名「一公」,意在希望他長大後「一心為公」,這個名字也對施一公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990年,施一公到美國一流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留學。出國前,施一公不喜歡稱自己是河南人,到美國後他發現,有時候中國在美國的形象,就如同河南在國內的形象,被誤解。於是,施一公開始「保衛中國」,看到美國媒體對中國的歪曲報道,他就會嘗試解釋,給報紙投稿,闡述自己的觀點。

在學術領域,施一公同樣出色。1997年4月,還未完成博士後研究課題,施一公就被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聘為助理教授。9年之後,他成為學校分子生物學的領軍人物和國際著名結構生物學家。

2008年,40歲的施一公拒絕了1000萬美元的科研經費,選擇回國擔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開展自己的事業。當時他已是普林斯頓大學生物系建系以來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他是我們的明星,我覺得他完全瘋了。」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教授羅伯特·奧斯汀說。《紐約時報》也在名為《逆勢而上——中國吸引海外科學家歸國》一文中講述了施一公的故事。

回國時,施一公在給普林斯頓大學校長的信中寫道:我回到清華,對普林斯頓大學的貢獻會比身在普林斯頓大得多。我希望將來能進行更多的學生交流活動,希望美國優秀的人才在年輕的時候能在中國待上一段時間,真正了解中國。

施一公認為現在是中國科技發展的最佳時機,他說:「如果只是做學問的話,我肯定不會回來。我回來,就是要改變大環境。」

2015年,施一公率團隊解析了超高解析度的剪接體三維結構,被業界稱為近30年來,中國在基礎生命科學領域對世界做出的最大貢獻。

錢學森回來了

我國當代傑出的科學家中,有三位姓錢的人物: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人稱「三錢」。他們都是出國留學後,懷著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回來的。其中錢學森的經歷最為驚險。

錢學森在美國度過了20年,在航空科學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為有名的火箭專家,為美國的軍事科學做出了貢獻。1949年,他得知新中國成立了,非常興奮,決定回國參加建設。可是美國方面敵視中國,怕錢學森回國對他們不利,就千方百計地阻撓。美國海軍次長還惡狠狠地說:「我寧肯把他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他知道的太多了,一個人可頂五個師的兵力!」於是,美方無中生有,說錢學森是中國間諜,把他逮捕關押,後來雖然釋放了,可又遭到嚴密監視。

錢學森沒有屈服,向美方提出嚴正抗議,回國的決心更大了。他在家裡放好三隻小箱子,準備隨時啟程。後來在中國政府的過問下,被美方扣留了5年的錢學森終於在1955年搭乘輪船回國了。他來到天安門廣場,興奮地說:「我相信我一定能回來,現在終於回來了!」

錢學森回國後,為我國飛彈和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是最有聲望的科學家之一。

陳天華遙寄血書

革命家陳天華,在日本留學時,聽到沙俄軍隊侵占滿洲,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訂喪權辱國條約的消息後,他悲憤欲絕,立即在留學生中召開拒俄大會,組織拒俄義勇軍,準備回國參戰。

回到宿舍後,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書寫救國血書,在血書里陳述亡國的悲慘,當亡國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來戰鬥……他一連寫了幾十張,終因流血過多而暈倒,可嘴裡還在不停地喊:「救國!救國!」

別人把他救醒後,他堅持把血書一份一份裝入信封,從萬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國內。讀到的人無不感動。

嚴復的擔憂

1912年嚴復擔任北大校長之職,此時嚴復的中西文化比較觀走向成熟,開始進入自身反省階段,趨向對傳統文化的復歸。他擔憂中國喪失本民族的「國種特性」,他認為會「如魚之離水而處空,如蹩跛者之挾拐以行,如短於精神者之恃鴉片為發越,此謂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於這樣一種對中華民族前途與命運的憂慮,嚴復曾經試圖將北京大學的文科與經學合二為一,完全用來治舊學,「用以保持吾國四五千載聖聖相傳之綱紀,彝倫道德文章於不墜」。這一行為在當時稱得上用心良苦。

蕭邦的遺願

1830年11月,費列德利克·蕭邦(波蘭作曲家、鋼琴家)決定到外國深造,為祖國爭光。出發前,朋友們為他舉行了一個送別晚會。蕭邦滿懷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們贈送的裝滿祖國泥土的銀杯,表示永遠不會忘記可愛的祖國。

蕭邦輾轉於維也納、倫敦、巴黎等地,通過他的藝術活動,增進西歐人民對當時正在受難的波蘭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輾轉流離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 1849年秋天,蕭邦臨終時告訴從華沙趕來的姐姐,波蘭反動政府是不會允許把他的遺體運回華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臟帶回去。

蕭邦的心臟,按照他的遺願被送到華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長的祖國大地中。

吳玉章維護國家尊嚴

老革命家吳玉章,年輕時東渡日本留學。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國貧弱,日本人看不起中國,在懸掛的萬國旗中,故意不掛中國國旗。為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吳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學生向學校當局嚴正提出:必須立即向中國學生道歉並糾正錯誤,否則,就要舉行罷課和絕食以示抗議。學校當局在中國愛國留學生的強大壓力下,只得認錯道歉。

史可法堅守揚州城

明朝末年,清兵入侵中原,並很快揮師南下。這時駐守揚州督師是史可法,他誓死守城,以懸殊的兵力苦苦抵禦。清軍想招降他,就把揚州城團團圍住,並接連幾次給他送招降書,他看也不看就丟進水中。這時外援斷絕,總兵和監軍副使又率兵投降,城中形勢萬分危急。舊城西門十分險要,史可法親自去守城。他還給母親和妻子寫了絕命書,決心以身殉國。過了兩天,清兵進逼城下,炮擊揚州城的西北角,城被攻破。史可法舉刀自刎,但被部下死死抱住,部下簇擁著他出小東門,此時清兵涌至,他被俘了。被俘後,他大叫:「我就是史督師!」清兵馬上殺了他。

鄭振鐸的「最後一課」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上海的租界也淪為日寇占領地。暨南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鄭振鐸夾著講義急匆匆進了教室。坐得滿滿的教室鴉雀無聲。鄭振鐸先生熱淚盈眶:「……大家知道,今天我給你們上的中國文學史是最後一課,我們是中國人!」講課開始了,一分一秒顯得格外的沉靜。不幸的時刻終於來臨,當時針指向10點30分時,太陽旗插進了校園。「現在下課!」鄭先生挺直了身體,作了立正的姿勢。鄭先生在「最後一課」上所表現出的崇高愛國之情,感染了千百個後來者。

巴斯德退回證書

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因對細菌學的卓越研究而享譽歐洲,波恩大學向他寄去了名譽博士學位證書。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普魯士軍隊侵占了法國大片領土。巴斯德氣憤難抑,決定退回波恩大學的證書。朋友勸他說:「科學沒有國界。」巴斯德語氣堅決地說:「但是學者卻有自己的祖國!」他終於退回了波恩大學的證書,表現了一個科學家的愛國之心。

02

滿分作文

1

高考滿分作文

永遠的蘇武

揮一揮羊鞭,錦帽貂裘,他將其扔進雲霄深處;弄一支禿筆,矮紙斜行,他鐫刻出對大漢最深切的眷顧。一邊是高官厚祿,一邊是赤膽忠心:站在忘卻與銘記之間、站在逸豫與憂勞之間,他選擇了忘卻富貴,選擇了銘記忠心給人性塗上最濃重的一筆。

擎一支旌節,他懷抱漢匈和睦的夙望,奔走於茫茫大漠;扶一陣駝鈴,他闊別長安的歌舞昇平,遊蕩於寒沙裹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樑,(駕)架起橫亘天山,溝通中原的飛虹。

哀嘆,當漢使謀反事敗;正氣,當蘇武拒絕折節叛敵;驚詫,當單于面對這個寧死不屈,不為富貴所動的鐵血男兒;執著,蘇武舉起羊鞭,選擇作高山雪蓮那執著而聖潔的守望。

朔風凜烈(冽),他與冷月作(做)伴,北顧中原,將「生是大漢人,死是大漢臣」的高貴銘記在心靈深處。胡茄幽怨,他與孤冢為(舞)伍,悵望大漠飛雪,將「榮華富貴,千金封侯」的許諾忘卻得一乾二淨。地窖冰冷,他將滿口氈毛與草皮一塊咽下,渾身的熱血卻沸騰著一個至死不渝的信念———銘記祖國,精忠報國。冰雪飄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錚錚傲骨卻敲響千秋的絕唱———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猶能(望)忘。

好一個永遠的蘇武;他用睿智,銘記下對大汗(漢)忠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風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禿禿的旌節升華為一段千古的驚奇,書寫了一段銘傳千古的悲歌。

好一個永遠的蘇武;他用勇氣,忘卻了單于榮華富貴的引誘,在大漠黃沙中漸行漸遠,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為一段不朽的歷史,揮灑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歷史不能忘記,在浮華與堅守之間,北海的蘇武,那流放於荒山野原的鐵血男兒,用不屈與錚錚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詮釋,忘卻富足,成就氣節;銘記祖國,造就偉大。

我明白了,在忘卻與銘記之間,在享受與堅忍之間,那行於枯草寒冰之上的蘇武,用執著與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貴,只不過過眼雲煙,忘卻,便是它的最好歸宿;忠心,方才是歷史永恆,銘記,是它的精神家園。

壯哉,那永遠的蘇武!偉哉,那振(震)撼人心的忘記!奇哉,那驚天動地的銘記!雄哉,那一段忘記與銘記的千載頌歌!

永遠的蘇武。

2

牆>血液>愛國心

作文題: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母語是一個人最初學會的一種語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語。母語是民族文化的載體,是民族生存發展之根。在當今世界多元文化競爭與交匯的時代,母語越來越受到普遍關注,我們交流思想感情,欣賞文學作品,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等,都離不開母語。可以說,我們每天都在感受母語,學習母語,運用母語。

請根據你對以上材料的理解和體會,自選角度,寫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不少於800字。

牆>血液>愛國心

我有過這樣一個夢境:幾個人正在壘一座牆,然後,更多的人加入了他們的行列,牆,越來越高,與此同時的某一天中,又有不少人開始阻礙著牆的加高,終有一天,他們的力量不斷壯大,牆終於被推倒了,倒塌時,血流成河,一朵朵血浪凝聚成愛心形狀,冉冉升起,如同最璀璨的煙火盛放在深藍色的天空里,光影變幻,時光流轉。起初,我無法理解這個夢境的意義,甚至覺得它與母語毫無關聯,直到現在,我才明白>>

仿佛在一夜之間,網絡上出現了錯字連篇的文章;仿佛轉瞬之念,「Q版語文」等滲透著庸俗無聊和低級趣味,滲入了生活的各個角落;曾幾何時,詩詞歌曲讓位於流行歌曲,京劇崑曲讓位於日劇韓劇。人們忽視了母語的思想與審美魅力,表現出對形式美、內容美、思想美、藝術美的淡漠。可喜的是,有眾多的有志者開始關注母語教育。有些學校開設了「誦經」專題課程,出了早讀讀本,這些都是有益的嘗試。更值得欣慰的是,即將在全國逐步實施的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已經將眾多的古典詩詞歌賦,列入了選修的範疇,這必將大大加強中學生的文化素養,培養他們熱愛母語的情感。

母語面前正豎立起了一道道國人築起的牆。

殊不知,每一種母語語種,都是一個民族靈感的源泉、創造力的鑰匙以及文明的承傳載體。用它,文人們可以寫出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般纏綿的詩句;可以寫出「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那種坦然;更可以寫出「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的悽美絕倫。我們可以讀到「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氣勢雄渾,「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深思哲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面。

母語背後流淌著歷史文化的血液。

當「瘋狂英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了整個中國,當越來越多的學生被迫花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和精力超過了學習漢語的幾倍,更多的人認識到我們的母語是中華文明不可丟棄的家園,重拾對母語的重視。漢語也正以其自身的博大精深吸引了無數國內外學子和教授研究她、學習她、開發她的智慧與光芒。封閉式管理的私塾式教學異軍突起,《詩》《書》《禮》《易》《春秋》成為大學語文的基石,而且眾多文學愛好者一直致力於創作出更優秀的作品,力爭達到詩情畫意的散文境界,吟詠出發人深省的感悟。

母語自古凝結著千千萬萬的愛國心。

繼續著那縈繞心頭的夢境,我望見在萬牆倒塌的廢墟盡頭,一棵蒼天大樹拔地而起,穩固地屹立在那兒,似乎很久以前一直在那裡,現在,將來也會一直長青。那是我們的母語,我們的愛國心!



守住文化最後的凈土

眾所周知,一個民族用以區分其他民族的最顯著的特點不是武器,不是權勢,而是語言,是我們從開口說話到死亡一直都不能割捨的母語。

以前很不理解,明明都是說英語,為什麼還偏偏要分出一個英式英語,一個美式英語呢?大都是同一種語言,幹嘛還要創造一些彼此不能互相理解的詞來增加溝通的難度呢?

直到我漸漸長大,便開始懂了,甚至還有些同情那些美國語句。可能你會問,不論在哪一個方面都是居世界先列的超級大國的美國有什麼值得同情的呢?但我認為,美國雖然有錢,卻也貧瘠得很。說得誇張一點,就是除了錢,窮得什麼都沒有了。他們沒有文化,沒有語言,雖然強大,卻沒有自己的歷史。說到這裡,我想你應該理解美國人非要創造出一個美式英語的道理了吧!

對,那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母語。對於當年那一批來到美國的英國人來說,他們早已不是英國人了。在遠離了那個地方後,再也不能以英國人自居,自然也不能再說那裡的語言了。所以他們選擇了美式英語。獨立,不僅僅是一場戰爭,一個宣言。獨立,更是一種符號,一種語言。所以,在我看來,美國真正的獨立是從美式英語開始的。

在我的認識中,文化一直就是一種混亂不清的理念,我們口口聲聲說要守住中國的根,守住中華泱泱大國幾千年的文化,可是該怎麼守?

我還記得早幾年,爸爸的一個好朋友偕妻女回大陸,他很早就去了香港,並在那裡成家立業。他的女兒與我年紀相仿,卻始終不曾開口說話。某一次,我聽見她和她爸爸的對話,純正的英語讓我很是羨慕。事後,我跟爸爸說了自己的看法,爸爸卻說了句我當時聽不懂的話,他說「她已經不是中國人了」。

直到過了很久的今天,我才明白爸爸那句話的含義,一個連國語都不會說的人,註定是一個回不了家的遊子,徘徊走四方,卻找不到根的感覺,很是可憐的。

母語是民族文化的載體,是民族自下而上發展之根,是文化最後的凈土,我們可以不抑制肯德基,可以忘掉怎麼拿筷子,但要記住,不要忘記母語,不要忘記———我是中國人。

守住母語,守住文化最後的凈土,守住華夏之根。

3

《生死抉擇 無悔人生》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風雪。他深知不儘快找到避風處,非凍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經邁不開了。就在這時,腳碰到一個硬邦邦的東西,扒開雪一看,竟然是個快凍僵的人。登山者犯難了:是繼續向前,還是停下來援救這個陌生人?心靈深處翻海之後,他毅然作出決定,脫下手套,給那人做按摩。經過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動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後,兩個人互相攙扶著走出了困境。

也許不是人人都會碰上這種生死的抉擇,但是每個人卻常常遇到、見到、聽到一些觸動心靈需要作出選擇的事情。那時,我們大家是怎樣選擇的呢?又應該如何選擇呢?請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所寫內容必須在這個話題範圍之內。

[注意]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不得抄襲。

生死抉擇 無悔人生

歷史的江河奔涌東逝,捲起千堆雪,捲軸了名利,捲走了虛無,卻卷不走那些站立的風流人物;浪淘萬粒沙,淘盡了繁華,淘盡了榮辱,卻淘不盡那些明亮的不朽靈魂。是他們在生與死中堅毅地選擇,或死而不朽,或生而偉大,如流星一般在歷史的天空中炫然一現,成就的是自己的無悔人生,留給後人的是永久的精神之光。

滔滔江水,如時光流逝。在那美麗的灕江水邊,是屈子傲然的身影。鞠躬盡瘁,竭忠盡智,誰料月明多被烏雲妨,人清總被世俗污,忠信卻遭疑忌,正直反遇誹謗,窮苦倦極,憂愁幽思,怨生《離騷》。當自己的理想徹底破滅,抱負終不得施展時,他選擇了那清清的江水,來保全自己的高潔,這不是逃避現實而是遠離污濁。

因為愛國之心赤誠熱烈,不願國家落入讒臣之手,所以選擇忠言直諫;因為高潔之情堅定不移,不願與其他人同流合污,所以選擇獨立於世;因為不願向敵人屈服,所以選擇以死示志,因為不願苟且偷生,所以選擇隨水而逝。

屈原的死是用肉體的消亡來獲得靈魂的永生,是用不朽的精神見證自我的價值。他如一隻斷線的風箏,悠然地栽入水中,精神之光卻在後人的紀念中傳遞。

時光流逝如滔滔江水,有人可以死的不朽,就有人可以生的偉大。太史公司馬遷志在完成《史記》,於是他身陷囹圄,依然選擇筆耕不輟;屢遭挫折,依然選擇堅持不懈;遭受極刑,依然選擇忍辱負重,用一根傲骨,支持著不倒下,不屈服,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他選擇的不是懦弱,而是堅強;不是卑微,而是偉大。因為他的理想還未實現,所以他選擇忍辱負重;因為他的作品還未完成,所以他選擇堅強地活。讓那些流言蜚語在時間的分解下消融,讓自己的作為在時間面前無悔。

時間證明了一切,後人稱《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一個選擇了生,一個選擇了死,是巧合還是必然。

答案不言而喻。他們雖然一個選擇了生,一個選擇了死,但他們卻共同詮釋了堅定不屈,在人格的魅力面前,生與死都同樣顯示了偉大,「站著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面不朽」,這正是他們無悔人生的寫照,激勵著後人將這種精神傳承。

03

名言素材

1、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徐特立

2、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魯迅

3、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拚命硬幹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魯迅

4、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它,離開了他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巴金

5、我榮幸地從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為世界公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鄧小平

6、熱愛祖國,這是一種最純潔、最敏銳、最高尚、最強烈、最溫柔、最有情、最溫存、最嚴酷的感情。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個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蘇霍姆林斯基

7、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遊

8、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錢能買的。我的音樂,要獻給祖國,獻給勞動人民大眾,為挽救民族危機服務。—— 冼星海

9、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周恩來

10、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是作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點點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人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墾植。—— 傅雷

11、 我們為祖國服務,也不能都採用同一方式,每個人應該按照資稟,各盡所能。—— 歌德

12、祖國,我永遠忠於你,為你獻身,用我的琴聲永遠為你歌唱和戰鬥。——蕭邦

1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顧炎武

14、愛國的主要方法,就是要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 ——謝覺哉

15、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陶行知

16、中國的文人,歷來重氣節。一個畫家如果不愛民族,不愛祖國,就是喪失民族氣節。畫的價值,重在人格。人格——愛國第一。——李苦禪

17、我重視祖國的利益,甚於自己的生命和我所珍愛的兒女。……我懷著比對我自己的生命更大的尊敬、神聖和嚴肅,去愛國家的利益。 ——莎士比亞

18、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我無論做什麼,始終在想著,只要我的精力允許的話,我就要首先為我的祖國服務。——巴甫洛夫

19、黃金誠然是寶貴的,但是生氣蓬勃的勇敢的愛國者卻比黃金更為寶貴。 ——林肯

20、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R2Ti20BMH2_cNUg1L-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