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生事件背後:如何避免被扭曲的「愛」傷害,你有3招可以用

2019-12-20     冷愛

文| 柳橙芝

最近,北大女生包麗自殺事件,在微博上引起了激烈的討論。一張張令人不寒而慄的聊天記錄,一個美麗的生命就此凋零。

牟林瀚也說過:「我不允許別人動過我的女孩,不管是從前、現在 還是未來。」但大量的聊天記錄和媒體報道卻公開了這樣一個事實:在這段戀情中,充斥著人格攻擊、精神控制,及誘導其對身體上的種種傷害行為。

在這一場風暴中,爭論最多的就是,這麼優秀美好的姑娘,男友都這樣殘忍地對待她了,為什麼她還不離開?

01

用愛包裝的精神控制

包麗母親曾說:「牟林瀚嫌棄女兒不是處女,又不願意分手,所以在精神上折磨她。」

在聊天記錄中,牟林瀚暗示包麗:要用盡一切力氣,為他放下一切尊嚴,給出全部的愛,他希望在自己發脾氣的時候,包麗能懂得服軟,不是和他「陳述事實」,而是要「用盡一切辦法讓我不要生氣或難過,在我對你說分手的時候用盡方法求我不要分手,讓我真的相信你真的不能離開我,真的相信你是愛我的。」

牟林瀚一直灌輸給包麗這樣一種邏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控制你。」

事實上,聊天記錄中通過指責、貶損和謾罵等方式來實現的精神控制,正是親密關係中的一種暴力。

在這個事件中,引起最多關注的點就是,精神控制為什麼讓人難以離開?

02

分不了手的隱情?

據包麗母親回憶,有一次女兒問自己,同學的男友因為分手,就鬧自殺,你覺得那個女生應該怎麼辦?

母親以為是別人的事,就輕描淡寫說了幾句,但沒想到這樣的事竟然就發生在女兒身上。

在牟林瀚的絕對控制權下,每次包麗說要分手,他都會以死相逼。在後來的一次,包麗再次提出分手時,他終於同意。

但他的控制並沒有就此停止,沒過多久,包麗的手機中受到了牟林瀚的語言轟炸,充斥著謾罵和侮辱。並再次揚言自殺,將一張服用過量安眠藥的診斷書拍給包麗。事後,卻被網友扒出偽造的洗胃證明。也正是牟林瀚的此次「自殺」,讓包麗確信了自己「是個沒有價值的女孩」,是自己的「不自重」造成了對方的痛苦。

對於一個女孩來說,如果分手是因為自己不好,因為自己對對方造成的傷害,這種深深的自責和內疚,會變成不分手才是對對方的仁慈,否則自己是殘忍的。

在這種邏輯之下,分手變成了一種對他人的傷害,一個人就會因為善良,選擇不分手,因為這樣就不會傷害。

而一個人讓別人產生深深的自責,其實是一種威脅和控制,但是很多女生是沒有意識到這點的。

03

如何避免被扭曲的愛傷害?

1、提升自尊水平

對於別人的看法,我們常常深陷痛苦無法自拔,往往是因為我們心中對自己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由於尚且沒有形成那個「好的自我」,所以當批評的聲音出現,我們的自我就會破碎,對此,嘗試多聽朋友對自己的看法,關注自己的優點。

我們一個很大的痛苦來源,就是在模式化的標準中,不斷比較,壓抑了豐盛而真實的自己。

正如作家卡羅爾·德韋克所說:

「她們總想取悅別人;不願暴露自己的缺點;認為不完美很丟人;如果做不好某件事,就會徹底否定自己;看重結果,忽略過程,將失敗當作毀滅性打擊。」

避免深陷自我懷疑,需要樹立更高的自信水平,更加客觀地認識自己。

我們不需要用追求完美以證明值得被愛,所以無需讓自己沉浸在某個人批評的聲音中無法自拔。

在成長自己的過程中,最難能可貴的是充滿勇氣。

2、樹立清晰的底線

最近在小芳身上就發生了這麼一件事:

在朋友的生日聚會上,小芳認識了一個男孩小文,兩個人聊得很是投緣。

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小文說想送她禮物。小芳委婉地回絕了。但小文三番幾次的堅持,並說出了各種理由。但小芳還是堅持回絕了。

後來過了不久,小文再次問小芳的地址,說想送給她一個聖誕禮物。而兩個人的關係確實沒到那一步,小芳明確表示說並不太想收到禮物,而對方卻屢次找機會堅持。

這一行為終於引發了小芳的反感,也讓她開始懷疑對方的真實動機。

對於故事中的小芳來說,她的底線就是在關係未到前,不輕易接受別人的禮物。

她說,在明確拒絕後,還三番五次的要地址就是騷擾了。

明確自己的底線,就是更清晰的知道如何做自己。當別人屢次踏進自己的底線,要堅定我們的立場。

此時,對方的反應更容易暴露出自己的真實意圖。

拒絕也許會讓對方受傷,但是我們應該明白,對方受傷是對方需要去面對的問題,不應該由我們來負責。

當發現關係中對方並非真心,而是有所企圖時及時抽身。否則一而再再而三的沉默,將是斷送自己人生的最大成本。

關於這一點,正如傑克森所說:你的邊界意識越強,他們就越無法從你身上撈到好處,最後只會憤怒離去。

相反,完全沒有自己的邊界,會在被侵犯時也渾然不知,進而一步步喪自己在關係中的主導權。也更容易鑽進別有用心者的套路。

3、愛對方之前,先愛自己

對一段健康的關係保持清晰的認知,並樹立清晰的底線,是避免在愛中迷失自我的有效方式。

一段健康的關係是能滋養雙方,彼此在愛中得到成長,同時保持雙方的獨立性。

就像那句話,好的愛情讓你看見這個世界,壞的愛情讓你放棄這個世界。愛情應該是自由平等和相互成長的關係,而不是變成不平等的從屬關係。

愛是分享,而非占有。

內心沒有愛,卻全然的給出愛,給出的往往是壓力和期待;而完全將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也常常使我們在愛中迷失自我。

所以,愛對方之前,先愛自己。

讓心中充滿愛,可以從看見並欣賞自己的某個優點開始。

讓心中充滿愛,然後源源不斷的從身體里滿溢。

朋友圓圓就曾說,在真正愛自己之前,只要別人提到相關「黑」的字眼,她都會立馬對號入座,覺得是不是別人在譏諷。但後來,我開始感到圓圓身上散發著一種自信溫暖的磁場。

再問及她對自己「黑皮膚」的看法,「好像自從接受自己的黑之後,感覺更喜歡自己了。甚至還有人問我說,好羨慕我的黑皮膚,是怎麼把皮膚曬成這個度的。」她頑皮的哈哈大笑道。

樹立健康的自尊水平和清晰的邊界,就是對自己有一個清晰認知的過程。

明白一段健康的關係具有相互成長和雙方的獨立性,對自己保持警醒,就會遇見健康的關係,在愛中健康的成長。


作者 | 柳橙芝 熱愛心理學、文學。我想到的一切,都像是帶著香料去東方。給你我的心臟,我的靈魂,無濟於事,因為你已擁有這些。所以,我給你帶來了一面鏡子。看看你,然後記住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MHLIm8BMH2_cNUgu3C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