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編 導 讀
高血壓,這個病大家一定不陌生,不少人深受其害。如今,許多家庭里都備著血壓計,高血壓患者每天測著血壓,唯恐自己的血壓升高,一旦發現自己血壓升高,就會緊張的不得了。如何降血壓?本文帶來幾種方法,簡單易學,讓降血壓這件事不再那麼複雜。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慢性疾病。病因不明者屬原發性高血壓,占高血壓發病人數的絕大部分;由某一種明確而獨立的疾病所引起者,稱為繼發性高血壓。高血壓常見頭暈、頭痛、胸悶、乏力等症狀,可並發心、腦、腎等臟器不同程度的器質性損害。
艾灸療法
取穴:足三里、懸鐘。
操作:艾條溫和灸,一般先灸足三里,後灸懸鐘,每周1~2次,每次1穴(雙側),每側灸10~20分鐘,2穴輪換,10次為1個療程。
拔罐療法
取穴:大椎、靈台、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
操作:採用留罐法,留罐3~5分鐘,以皮膚潮紅或出現紫紅色的瘀血斑為度。每周1~2次,10次為1個療程。
按摩療法
取穴:印堂、太陽、百會、風池、大椎、關元、氣海、中脘、腎俞、命門、湧泉。
操作:患者取仰臥位,按揉印堂、太陽、百會各2分鐘,順時針摩腹3分鐘,按揉中脘、關元、氣海各2分鐘。患者取俯臥位,按揉風池、大椎各2分鐘;橫擦腎俞、命門,透熱為度;直擦湧泉,透熱為度。
單方驗方
1.桑寄生、牛膝各20克,稀薟草、杜仲各25克,夏枯草50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溫服。適用於原發性高血壓。
2.葛根9~15克,在降壓藥物治療基礎上,每日1劑,水煎分2次溫服。適用於繼發性高血壓。
敷貼療法
1.吳茱萸末3克,用陳醋調和,敷雙側湧泉穴,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10次為1個療程。適用於原發性和繼發性高血壓。
2.吳茱萸、菊花、肉桂各等份,雞蛋1枚。將前3味藥研成細末,於睡前洗腳後,取10克藥末用蛋清調和,敷兩足心,外用紗布包紮固定,次晨去掉。連用5~20次。適用於原發性和繼發性高血壓。
藥浴法
藥物:玉米須150克,槐米100克,鉤藤30克,綠茶5克。
用法:將以上4味藥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加開水適量倒入泡足器中,熏蒸後浸泡足部。熏蒸時水溫應在90℃左右,但要防止燙傷,待水溫下降至50℃左右時,再將雙腳浸泡水中。足浴的同時按摩揉搓足心、足趾。每天1次,每次30~60分鐘。適用於原發性和繼發性高血壓。
食療法
1.花生仁、陳醋適量。將花生仁在食醋中浸泡1星期以上,浸泡越久越好,每晚睡前食用,每次2~4粒,7天為1個療程。
2.萵苣子20克,粉碎,水煎2次後濃縮成20毫升並加入適量蜂蜜。每日2次,每次空腹口服10毫升,連服4周為1個療程。
生活調理
1.堅持低鹽、高蛋白飲食,預防高血壓導致的腦溢血。避免吃味精、碳酸氫鈉、罐頭蔬菜、汽水、含防腐劑的食品、肉品軟化劑、軟水、醬油。這些產品造成細胞膨脹,並干擾治療高血壓所用的利尿劑的作用。
2.常吃含鈣食物,鈣具有鬆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能降低血管的緊張度,從而有利於血壓的穩定。
3.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適當進行鍛鍊,保證足夠的睡眠。
升高的血壓,讓這些方法幫你降下來。
胃痛、糖尿病、肥胖、頸椎病……60種常見病,每一種病都配有多種自我調理方法,讓這本書為你提供家庭醫生般的指導。
本書介紹60種常見疾病的自我治療和預防方法,包括艾灸、拔罐、按摩、單方驗方、外敷、藥浴、食療等具有簡、便、廉、驗特點的中醫療法。本書圖文並茂、內容豐富、簡便實用、易學易會,是廣大讀者家庭自療和保健的必備讀物。(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60種常見病自我療法》(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賈紅玲 張永臣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