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破3億!《攀登者》的優秀,任何人無法抹殺

2019-10-01     山鬼光影

上映2天斬獲超3.2億票房,吳京主演的《攀登者》再次交上了一張成績驕人的答卷。

但影片在上映前,卻莫名被「黑」了一波。

不同於《流浪地球》時把吳京歸為配角,否認吳京對票房的貢獻;也不同於《戰狼2》時說吳京換國籍,對片中的軍事細節吹毛求疵,將一部製作精良、場面燃爆、人物形象鮮明立體、感情飽滿深刻的好電影,斥為賣弄情懷的爛片。

這次,他們玩起了「大迂迴」,將焦點從吳京轉到了《攀登者》導演李仁港和角色的感情戲上。

這些「差評者」企圖通過對導演香港身份的批判,在輿論上渲染加大電影中感情戲比重,來摧毀網友對影片的信心,最終目的卻是為了證明吳京沒那麼「神」。

隨著《戰狼2》、《流浪地球》創造的票房奇蹟,吳京與票房不知何時被「捆綁」成了話題。他主演的電影,似乎50億應該、30億不佳,如果只有20億,那就是撲!

但一部優秀電影,什麼時候都不該只用票房來衡量。

電影是綜合藝術,影像配樂故事表演剪輯環環不可缺,必須相互映襯,才能讓故事生動,讓人物鮮活,讓情感動人。

而《戰狼2》和《流浪地球》,之所以能成為國民爆款,不是因為它的場面燃得無與倫比,更多的是片中人物關係、情感讓觀眾入心、感動,心甘情願成為它的「自來水」粉絲。

雖然,這次「差評者」們的言論的確影響到了一部分網友。

但是,《攀登者》真的像他們所說亂加感情戲嗎?

雖然影片中的確安排了吳京扮演的「方五洲」和章子怡扮演的「徐纓」、井柏然扮演的「李國梁」和曲尼次仁扮演的「黑牡丹」之間的感情線,但更有「方五洲」和隊友們對登上珠穆朗瑪峰的那份堅持。

1960年,「方五洲」三人在隊長犧牲的情況下,帶著隊友的囑託和希望登頂,卻因為攝影機摔壞沒有辦法留下影像記錄,得不到國際登山組織的承認,成為很多不明真相群眾眼中的「騙子」。

「方五洲」上登山課被刁難,千辛萬苦從峰頂帶回的化石被摔壞,房間的玻璃被人砸碎。但他即使成了「鍋爐工」,也從未放棄過再次登上珠穆朗瑪,所以才會堅持鍛鍊、決不放棄。

時隔10多年後,「方五洲」收到登山隊重組的消息、接到歸隊通知,他一邊大口吃面,一邊任熱淚滑過臉頰。

這一幕,不輸《烈火英雄》中杜江吃雞腿。

登山時九死一生,「方五洲」沒哭;被領導詰問懷疑,「方五洲」沒哭;課堂上被質疑刁難,「方五洲」沒哭;與深愛的人分開,「方五洲」沒哭……

但在可以再戰珠穆朗瑪峰時,這個鐵骨錚錚、隱忍堅強的漢子哭了。

英雄落淚,足以讓鐵石心腸的人為之動容。

就是「方五洲」的愛情戲CP「徐纓」,在電影中也不僅僅是為談情說愛而存在的花瓶。

「徐纓」外表清秀嬌柔,但內里卻堅韌無匹,在感情里、登山之路上,都是不輸鬚眉的巾幗。

她相信「方五洲」,所以會在其他人質疑他時憤怒、難過;她愛著「方五洲」,所以一顆心從來不曾改變。為了讓「方五洲」和國家登山隊再上珠穆朗瑪,改變世界對中國的偏見,她以柔弱之軀對戰嚴寒高山,登山隊最後能夠成功登頂,「徐纓」居功至偉。

她就像一朵傲雪凌霜盛開的雪蓮,聖潔而美麗。

所以,「方五洲」和「徐纓」的感情戲絕沒有拖電影的後腿,反而讓人物更加血肉豐滿。

英雄並非無情,他們只是為了責任與夢想,將柔軟藏在了心底;他們並非鐵骨鋼筋,同樣有血有淚、會痛會傷,只是他們的選擇讓他們更堅強。

《攀登者》的主題很「硬」,但恰到好處的感情戲,讓它剛柔相濟、更加動人。

好的電影,總是能贏來觀眾的。

《攀登者》貓眼9.4,淘票票9.3,微博大V推薦度達到95%。喜歡這部電影的人,不是因為吳京,不是因為情懷,是因為它真實地記錄了那種中國人都懂的「攀登者精神」。

影片結尾,登山隊員們突破阻礙、登頂珠峰的一幕幕,正是祖國那些年的時代寫照!但我們在「攀登者精神」的指引下,早已走出時代困局,創造了自己的輝煌。

我們曾經被西方質疑登頂是否屬實,而如今,曾經在1975年登山的中國人夏伯渝戴著假肢登上珠峰。

夏伯渝,也就是影片中胡歌扮演的角色「楊光」的原型。

憑藉著「攀登者精神」,我們一次次戰勝困難、贏得勝利。曾經,我們需要向國外求助,才能建起高樓大廈。而如今,世界上最高的五座建築中國占其三;我們曾經被罵「東亞病夫」,而如今,拿金牌、破紀錄,已經不再是稀罕事兒……

所以,「攀登者精神」是任何人都無法抹殺的存在。

這個國慶,致敬《攀登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BfBh20BMH2_cNUgeCf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