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政權的奠基者曹操擁有二十五個兒子。對於曹操的兒子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曹丕和曹植,一個成了曹操的接班人,一個因為兄長的迫害寫下了名留千古的《七步詩》。
曹魏政權在傳到第三代的時候,就被司馬氏給取代了,那麼曹操有二十五個兒子,為何卻被外人竊取了勝利的果實呢?讓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眾所周知,曹操極度好色,所以許多女人為他生下了眾多的兒子,由於正妻只有一個,所以承襲皇位的也只有曹丕。
曹丕死後他的兒子還年幼,所以有大臣就建議讓曹操的其他兒子輔政,但曹睿為了捍衛自己的權力竟然駁回了這些建議。當司馬懿通過高平陵政變,打敗曹爽,奪取魏國的朝政以後,司空王凌曾與侄兒令狐愚聯合起來,想廢掉當時的皇帝曹芳,擁戴曹操的兒子楚王曹彪繼位。但是這個夢想還在搖籃里的時候,就被司馬氏家族扼殺了,我們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皇帝不允許皇權之外還有其他制衡因素,因為曹操兒子眾多,能夠得到他的傳承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繼位之後的曹丕對於其他的兄弟姐妹是相當排斥的,其實這和中國古代的傳承製度有關,因為嫡長子繼承制的緣故,很多時候繼承人並不是很優秀的,這就讓其他皇帝的兒子非常不滿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爭權的風氣。就是因為曹氏政權的年幼繼承者曹睿太獨斷,聽信奸佞之人的讒言,所以才會導致曹彪被殺的後果。
第二:宗室子弟的相互排擠打壓,朱元璋分封自己子孫到各地,就是為了避免出現西周后期諸侯爭霸的局面,可是他忽略了子孫們並不是很團結的現實,曹操的子孫們也是如此。
第三:司馬氏政權的打壓,原本司馬懿是曹操身邊的謀臣,由於他歷經三朝,已經培植了非常重要的勢力,所以在曹操死後,他的勢力得到大規模泛濫,這種現象在曹丕死後達到高潮。災難的降臨從不會是偶然的,壽命不長的曹丕死後,年幼的曹睿是沒有能力壓制司馬氏家族的,尤其是司馬昭的狼子野心已經不需要掩藏的時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8VMGnIBfGB4SiUwL-n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