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間通風差、濕氣重、面積小還做不了乾濕分離?我太難了......

2019-12-17     住范兒


什麼是2分離、3分離、4分離


衛生間的N分離,就是把衛生間不同的功能單獨隔離出來,區別於傳統,又小又擠濕漉漉的廁所。


不分離的傳統衛生間


老房子的衛生間,不但面積小,而且洗澡、上廁所、刷牙都擠在一起。



2分離衛生間


分為兩種,乾濕分離和盥洗外置


乾濕分離的衛生間,洗澡時也不會把馬桶和洗漱台弄濕,不但能夠避免摔倒,還能防止柜子受潮發霉。



洗漱台外置的衛生間,把洗手台挪到衛生間外面,有人上廁所也不影響洗漱,還能利用衛生間外面的走廊。



3分離衛生間


我們最常說的三分離衛生間,淋浴、洗手台和馬桶都分開成三個獨立的空間,可以容納三個人同時使用。



4分離衛生間


在3分離衛生間的基礎上,把洗衣和更衣的功能也加入進去,這樣4個人一起共同使用都沒有問題。



需不需要分離


衛生間的乾濕分離是強烈建議、無論如何、有件就一定要做的。


因為乾濕分離的衛生間能夠保證浴室的乾燥清潔和衛生,也能大大延長浴室櫃和其他物品的使用壽命。



因為水不會直接濺到門上,衛生間也可以用造型漂亮美觀的木門,還能做到和其他房間的門保持一致,這樣視覺效果會非常好。


小的衛生間也能實現乾濕分離,具體的方法後面會說到。


是否做成三分離和4分離這個取決於家里人數的多少,衛生間的大小。


日本住宅的衛生間,一般都以三分離和四分離為主,是因為他們經常一家三四口人都只有一個衛生間。


而中國的住宅里,雙衛的配置非常普遍,也就沒有必要非得做成三分離了。




要實現3分離和4分離,淋浴、馬桶、洗手池、更衣區都要滿足以下幾個尺寸的需求。




你可以把下面幾個功能,像拼積木一樣做不同的排列組合。


如果你家的衛生間沒有辦法滿足相應的尺寸,就說明你家做不了3分離或4分離。


做不了乾濕分離的補救


衛生間因為面積太小或者管道的限制,沒有辦法做成乾濕分離,那麼就用下面的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吧。


第一步:衛生間找坡度


不管是多大的衛生間,地面都不能是水平的,必須有一個坡度。


地漏(或蹲坑)是衛生間的最低點,無論在衛生間裡哪個地方倒水,水都要能沒有障礙地流到地漏里,絕對不能積水。



普通的衛生間找坡,一般坡度在5‰。


但坡越陡,排水越快,而且水越不容易流得到處都是。


和瓦工師傅說,把坡找得大一點,瓦工師傅就理解了。


第二步:把地漏安裝在淋浴區


地漏不像馬桶,管道比較細,也不太怕堵,改位置比較容易。


樓板上淺淺挖個槽,管子就拉過去了。


能移就儘量移到淋浴區下面,排水比較方便。



第三步:選個下水快的地漏


水全往地漏流了,下一步就是讓地漏漏得更快。


不起眼的地漏芯很重要。


鉛墜式、T型和矽膠頭下水速度都很快,深水封最慢。



第四步:大功率的浴霸


無論南方北方、華東西南,更無論明衛還是暗衛,只要浴霸選的好,浴室肯定不會潮。


現在的浴霸,大多是照明、排氣扇、風暖三合一(燈暖馬上要被淘汰了),不需要再單獨安裝排氣扇了。


這個排氣功能和抽油煙機一樣,都是呼呼地把屋子裡的空氣抽走。



所以養成良好習慣,洗澡之後把排氣扇開開,水汽很快就能被抽乾淨,衛生間一下就變得清爽又乾燥。


什麼臭氣潮氣,根本不存在的好吧。


排氣扇的功率只有20~50W,耗電量很低,要是喜歡,24小時開著都行。


第五步:請掛浴簾


越是小衛生間,越是需要掛浴簾。


用浴簾遮一下,就能防止水濺得到處濕漉漉。



淋浴區太小,浴簾容易飄起來粘在身上。


用浴簾擋住浴室櫃和馬桶,而不是把自己圍起來。


地面可能會被濺濕,但浴室櫃和馬桶都能保證乾燥。



第六步:用擋水條搶救一下


地面坡度沒找好,水溢得滿地都是的話,還能用擋水條搶救一下。


在淘寶上購買PVC材質的擋水條,請賣家裁成需要的長度即可。


長條、曲線、U型和鑽石型都可以選擇。



曲線救國:直接上浴缸


喜歡泡浴缸的話,坡度也不用費心找那麼大了,擋水條也不用裝了,就站在浴缸里洗吧。


唯一別忘了的就是,不但要買浴簾,還要把浴簾下端搭到浴缸裡邊去,要不水順著浴簾流下來,最終還是流得滿地都是。



小衛生間可以選購小浴缸,最小能到0.8米長,日式坐浴浴缸更能小到喪心病狂的0.6米,除了進出稍微麻煩之外,也沒什麼缺點。



來個地暖試試?


衛生間裡當然可以鋪地暖!


為了保險起見,地面最好刷兩層防水:鋪地暖前,地面上先刷一層防水。


鋪上地暖後,用水泥把地暖蓋起來,然後再刷一層防水,就可以鋪瓷磚了。



衛生間鋪上地暖後,冬天地面乾得特別快,都不怕擔心有積水了。


小戶型如何實現乾濕分離


方法一:挪走洗衣機


衛生間不夠大,首先踢走洗衣機。


被踢走的洗衣機,安排在陽台或廚房,只要有上下水的地方就OK。


有的小區雨水管和污水管分開,因此陽台上能不能放洗衣機,得問問物業。


大部分有設置家務陽台的戶型,本身洗衣機就是默認裝陽台上的。



方法二:馬桶淋浴分離


要是家裡有兩個衛生間,不如考慮把其中一個衛生間的淋浴拿掉,只有馬桶和洗手池。


這樣能讓衛生間的面積更寬鬆,也不影響上廁所。



方法三:踢出洗手池


洗手池外置,是非常管用的方式,能節約出很大的面積。


在早上趕時間時,刷牙洗漱和洗澡上廁所互相不衝突。


單純洗手間外置不算乾濕分離,但因為給衛生間騰出了空間,讓小衛生間也有可能實現最簡單的乾濕分離。


洗手池外置,最簡便的方式是安在與衛生間一牆之隔的地方。


挪到衛生間外,下水管走牆排,穿個牆就行,操作起來相對簡單很多。


有條件的話,外置洗手池還能與洗衣機並排放置。



方法四:拓寬衛生間淋浴區


不改變現有的任何下水管道位置,只是單純地拓展淋浴區的面積。


洗澡之後,水順著地面還是通過原來的地漏流走。


連接花灑的冷熱水管,在裝修時都會改動,因此調整位置難度並不大。



其實以上的這些方式,不但小衛生間適用,大衛生間不想做乾濕分離,也是同樣可以參考的。


乾濕分離的核心目的,是為了洗澡水不弄濕衛生間,不會洗個澡之後整個衛生間就變身水簾洞。


只要能實現這個目的,怎麼樣都可以。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實用家居/裝修相關的精彩內容,點擊頭像馬上關注我,讓我幫你將複雜的事簡單化,讓你的家變得更美更舒適。


【註:本篇文章是住范兒原創,抄襲侵權者後果自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6VYE28BMH2_cNUg-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