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脫貧攻堅的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自覺履行農業科技人員的使命。」連日來,保山市隆陽區廣大農業科技幹部積極開展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活動,努力踐行農業科技人員的初心使命。
「朱有勇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讓我們感受到了農業科技幹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貧困戶發展蠶桑產業是一條有效的脫貧路子,我們有責任更好地做好科技推廣工作,讓農村產業發展,帶動更多群眾走出貧困。」隆陽區農業農村局蠶桑站站長蔣碧婷說,廣大農科人員要深入學習朱有勇科技扶貧的先進事跡和忠誠擔當的崇高精神,以先進典型為榜樣,踐行初心使命,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工作中去。
蠶桑產業是隆陽區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產業之一,特別是在山區、半山區,種桑養蠶是實現貧困戶脫貧增收的好路子。為了讓山區群眾種好桑養好蠶,近一段時間,隆陽區農業農村局蠶桑站的幹部職工每天都深入桑農家中和田間地頭,了解情況,指導生產。
「我們將以朱有勇院士為榜樣,紮根隆陽大地,與蠶農一起編織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幸福生活。」隆陽區農業農村局蠶桑站高級農藝師範國明說。
連日來,隆陽區組織全區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用報紙、電視、微博、微信等方式,收聽收看朱有勇先進事跡,讓廣大黨員幹部通過學習身邊的先進典型,真正做到「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並結合各自崗位職責,自覺紮根基層,助推脫貧攻堅。(記者 李建國 通訊員 寸喜梅 吳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