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扎破超市45袋真空包裝大米,媽媽6.4折全買下!網友評論亮了

2020-06-07     青年時報

原標題:熊孩子扎破超市45袋真空包裝大米,媽媽6.4折全買下!網友評論亮了

近日,南京雄州派出所接到某超市負責人報警,稱和一名顧客發生了糾紛。原來, 顧客的「熊孩子」用牙籤將超市內45袋真空包裝的大米戳破,雙方爭執不下。

警方供圖

超市負責人告訴民警,前幾天,超市經常接到顧客投訴稱,說超市賣的真空包裝大米有漏氣現象。工作人員檢查發現,竟然 有45袋大米漏氣,且米袋上有多個疑似什麼東西戳出的小孔。

工作人員調取公共視頻後發現,5月29日晚9點左右,一名媽媽帶著一個小男孩在米區選購,後男孩趁家長不注意,用手中的牙籤扎向多個米袋,45袋大米無一倖免,全部被扎漏氣

超市工作人員隨後與男孩媽媽張女士取得聯繫,面對視頻中的畫面,張女士感到十分驚訝,並表示願意承擔部分責任。

超市方表示,張女士應將45袋大米全部照價賠償,共計1868元。張女士則表示超市也存在監管不力的問題,另外,她一家人一次性購買45袋大米,要吃到什麼時候?

民警趕到現場後,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調解,超市方最終同意退讓一步,張女士 以1200元的優惠價將漏氣的45袋大米買回家,相當於打了6.4折。

事情一公布,

網友對此紛紛發表評論,

幾乎是一邊倒地認為

孩子的媽媽做法有問題,

應該按價賠償,

並讓孩子賠禮道歉,接受教訓。

有的網友認為,媽媽認為超市監管不力,但如果超市盯著你的一舉一動,你又會認為超市看不起你。

有網友認為,為啥讓她1200元買下大米,這不成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樣會留下了很大漏洞,讓有心人有機可乘。

還有網友認為,首先讓這個孩子給超市的工作人員道歉;其次讓他一個人把45袋大米從樓下弄到家裡面,自己犯的錯自己承擔相應的後果。

【延伸閱讀】

孩子犯錯了,

怎樣科學地懲罰?

爸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成年後擁有好教養,爸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孩子的教養從何而來呢?

從規矩中來。

在孩子情緒很好時,如果你所立的規矩剛好孩子願意去執行,這個時候,這個規矩一旦建立起來,孩子就會堅持一輩子。

但孩子畢竟是孩子,總會犯錯。這時候,爸媽不要怒氣沖沖對孩子發飆,這樣非但不能教育孩子,而且會讓孩子受到驚嚇。

你可以好聲好氣地教育孩子,耐心地問孩子的具體經過,看看孩子在哪個程序做錯,然後進行講解。這樣孩子才能明白自己的過錯,下次才不會犯同樣的錯。

而如果勸解不成功,那麼以下這些小小的懲罰不妨一試。

懲罰方法1:讓孩子做家務

當孩子做錯事, 可以讓孩子做他不喜歡的家務,比如洗碗、拖地等。並且要告訴孩子,做家務是為了懲罰他的錯誤,孩子才知道以後不要犯錯,以免被爸媽抓去做家務。

懲罰方法2:罰站/坐

孩子犯錯,如果來軟的不行,就來點硬的。不過體罰要有個度,比如罰站/坐。

在家裡找個角落,劃定為罰站/坐區域,當孩子做錯事需要懲罰的時候,就讓他在這個小區域內反思己過, 注意時間不宜過長,且爸媽不要跟孩子對話,不要提供娛樂等

懲罰時間到後,爸媽要告訴孩子罰站/坐的原因,讓孩子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以後應該怎麼做。

懲罰方法3:沒收玩具或零食

沒收玩具、零食等,對小孩子來說非常「殘酷」,孩子被沒收零食可不好過。這種方法既可以防止孩子吃太多零食,還能教育孩子,比體罰打罵都見效。

以上這些懲罰方式比較溫和,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並沒有危害,只不過會讓孩子鬱悶一段時間而已。 這些適合孩子犯了非原則性錯誤,比如愛亂丟玩具、愛耍脾氣、不吃飯等等。

如果孩子是犯了一些原則性的錯誤,比如偷東西、惡意搞破壞、愛打架生事等,以上的小懲罰並不適用了,

家長可以適當地進行嚴厲教育,比如打手心這種體罰方式來震懾孩子,讓他能夠長記性,別再惹事。

杜布森博士在《勇於管教》中有一段話談說規矩的,

如果懸崖邊上設有欄杆,那麼人就敢靠著欄杆往下看,因為不會害怕摔下去;如果沒有欄杆,大家在離懸崖很遠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別說站在懸崖邊緣往下看了。欄杆就是界限,知道界限(規矩)的孩子會有安全感,相反,沒有界限的孩子沒有安全感,因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裡。」

你認為文中的媽媽做法

有問題嗎?

來源:綜合現代快報、小安全監督、涵妮媽媽育兒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1NejXIBd4Bm1__Y9mL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