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使廣大民營企業家找准精神支點,堅定開拓奮進的步伐。
一年來,江蘇各地以基層黨建「五聚焦五落實」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推動民企黨建謀實走深、出彩見效,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湧現、創新活力充分迸發,為促進江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
思想通,一通百通,在同心同德中凝聚共識
「思想走在行動之前,就像閃電走在雷鳴之前一樣。」民營企業搞好黨建,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民營企業家的認識誤區、思想障礙問題。
江蘇建立省市縣組織部門重點聯繫民營企業黨組織制度,省委組織部帶頭聯繫30家民營企業,示範帶動市縣組織部門全員出動,對重點聯繫的3428家民營企業逐一走訪、現場指導。及時推出組織工作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5項重點舉措,在政策、項目、融資、招工等方面給予關愛扶持。選派6.7萬名黨建工作指導員駐企服務,推動15個省級機關的24個黨組織與26家重點民營企業黨組織結對共建,集聚多方資源和智慧,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
無錫市推出「領航護航」「黨建聯盟」「群雁齊飛」三年行動計劃「十大舉措」,為助推民營企業發展送上「大禮包」。
同時,江蘇舉辦全省非公企業新生代出資人政治教育專題培訓示範班,將重點民營企業出資人納入全省領導幹部主體班培訓對象。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期間,省委「兩新」工委開展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專題調研,為重點非公企業出資人和黨組織書記上專題黨課。
蘇州市啟動「十百千萬」工程,著力培養10名、100名、1000名和10000名分別在全國、全省、全市和各市、區四個層級有一定影響力的年輕一代民營企業家。
政策支持、現場指導、培養培訓……一系列舉措讓民營企業家們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
「黨建工作不再是政治安排,而是發展需要;不再是外部強加,而是內生訴求」成為共識,江蘇民營企業處處涌動紅色力量。
「我個人以及蘇寧都是黨領導下良好營商環境的受益者,黨建工作在企業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如是說。
「雖然我們很早就成立了黨組織,但以前總覺得抓黨建分散精力,應付居多,現在我深刻認識到企業抓黨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參加完省級示範培訓班,江蘇共昌軋輥有限公司總經理邵黎軍說,「回去之後,一定要干出點名堂!」今年,該公司黨總支不僅升格為黨委,還攜手杭州鋼鐵集團、安徽馬鋼工程技術集團黨組織成立了鋼鐵產業鏈黨建聯盟。
舉措實,以實求實,在常抓常新中夯實基礎
黨組織的力量如何真正注入民營企業的肌體,是江蘇思考最多的問題。
強化組織覆蓋,是確保黨的全面領導的基礎。遵循這一思路,江蘇開展非公企業黨組織設置規範升級行動,一方面,擴大覆蓋增量,推動黨組織應建盡建。今年全省新單獨組建非公企業黨組織2342個。
另一方面,提升覆蓋質量,該清理的清理、該優化的優化。今年全省清理、撤併「空殼」黨組織1950個,對609家覆蓋企業數超過五家的聯合黨組織進行優化調整。
針對網際網路企業迅速發展的態勢,及時召開全省網際網路企業黨建工作推進會,成立省網際網路行業黨委,對105家重點網際網路企業全部選派黨建指導員,推動96家新聞信息類、網絡社交類網際網路企業全部建立黨組織,以蘇寧、途牛、同程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黨建工作正呈現出「系統推進、疊代提升」的發展態勢。
事靠人做,業以才興,建強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是抓好非公黨建的關鍵所在。江蘇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通過內部選舉、組織選派、公開選拔、雙向選擇等方式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推動黨組織領導班子和管理層「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目前,全省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由行政管理層以上擔任的已達54.4%,確保黨組織有效參與企業決策和管理。
為了提升黨組織書記抓黨建的責任意識和能力水平,今年8月,江蘇省委組織部為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列出一份「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清單」,明確抓什麼、怎麼抓的問題,向大家既布置「過河」任務,又解決「橋」和「船」的問題。
創新設立江蘇省黨支部書記學院及民企分院,省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用於企業黨組織書記常態化培訓。主題教育期間,省市縣聯動將全省4.2萬名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輪訓一遍。
「親戚靠走動,支部靠活動,現在光有活動還不行,得看主題準不準、質量高不高、人氣旺不旺。」一些非公企業黨支部書記感慨,如今企業黨建要想真正融入企業管理、融入企業文化,「走過場式」的開展工作肯定行不通,支部活動必須嚴起來、活起來、實起來。
以第二批主題教育為契機,全省4萬多個非公企業黨組織組織近50萬名企業黨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初心是什麼、使命幹什麼、奮鬥比什麼」開展討論。
紮實開展領導幹部學「周恩來精神」、基層幹部學趙亞夫、廣大黨員學王繼才的「三學」活動。廣泛開展重讀入黨志願、重溫入黨誓詞、重憶入黨經歷、重問入黨初心,黨員亮身份、服務亮承諾、工作亮標準、擔當亮作為「四重四亮」活動。創設「黨員示範崗」「黨員責任區」,開展「我為企業獻一策」、勞動競賽等活動,在廣大企業黨員中形成了愛崗敬業講奉獻、履職盡責作表率、爭當新時代奮鬥者的濃厚氛圍。
發展好,好上更好,在有為有位中釋放優勢
「非公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這既是經驗之談,也是實踐真理。如何發揮好黨組織功能,既「增面子」又「厚里子」?江蘇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著眼大局、高點謀事抓黨建。
作為全國民營企業黨建的先進典型,紅豆集團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打造出「現代企業制度+黨的建設+社會責任」的企業治理模式,通過黨組織領導班子和管理層雙向進入,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管理雙向互動,黨員與經營管理技術人員雙向培養,黨建文化與企業文化雙向互促,黨的制度與企業管理制度雙向互補「五個雙向」,推動企業做大做強。立足實際,江蘇系統總結、務實推廣紅豆、沙鋼、亨通等一批非公企業黨建品牌,掀起了「黨建強、發展強」的學習熱潮。
面向未來,要讓非公黨建的活動範圍更趨擴大、工作內容更顯重要、實踐成效更具意義。去年,來自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的7地組織部門、200多名「兩新」組織黨組織書記齊聚崑山,參加「新時代·新領域·新接力」長三角城市「兩新」組織紅色故事匯,7地組織部門簽訂黨建合作共建協議,「兩新」黨組織共同發出倡議,這是江蘇推動基層黨建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也是助推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舉措。
被譽為「中華第一商圈」的南京市新街口,不到0.3平方公里的核心區裡面,聚集了上百家世界500強分支機構,從業人員近十萬人。為有效梳理各類組織,南京市瞄準黨建這個「最大公約數」,成立了新街口CBD樓宇社區黨委、中山路國際名品街區黨委和金陵飯店樓宇社區黨委,把整個區域內的黨組織黨員「兜」起來、把各項事務「統」起來,讓流動的商圈市場有了「鐵打的營盤」。
「多虧了『V通關』平台,現在,無須來回跑腿即可在線辦理,實施無紙化通關,一年就為我們企業節約百萬餘元。」張家港外輪代理有限公司黨員曹耀文豎起大拇指說。這是「沿江黨建帶」聯盟成員單位,張家港邊檢站黨委運用「網際網路+」理念,運用全新舉措有效服務了聯盟單位企業。江蘇大力推動「沿江黨建帶」建設,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實現組織部門、邊檢單位、駐地單位、沿江企業等各類黨組織聯建聯創工作模式,合力保護長江生態、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新時代的號角已吹響,民企黨建必將彰顯更加廣泛的影響力和持久的生命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掌舵開路!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記者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