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地礦丨中國50大最知名的礦床(一)

2019-07-29     浪聲科學

江西省貴溪市冷水坑銀鉛鋅礦床

開採始於明代。探明國內少見的大型斑岩型鉛鋅銀礦床。已探明的銀、鉛、鋅儲量均達到特大型規模,冷水坑礦田作為我國已知的最大銀礦田。

蒙古包頭市白雲鄂博鐵-鈮-稀土元素礦床

開發已有70餘年歷史。鐵礦由丁道衡先生1927年7月首次發現。於1935年首次發現兩種稀土礦物。已探明鐵礦石儲量14.7億噸,稀土工業儲量3600萬噸,居世界第一位,鈮儲量660萬噸,居世界第2位。

江西省德興市斑岩銅礦床

唐、宋年間采冶頗盛,由銅廠、富家塢、硃砂紅3個似筒狀岩株組成。

福建省上杭縣紫金山銅金礦床

礦區在1040年(宋康定)即有採金活動。

甘肅省金川銅鎳硫化物礦床

金川硫化物銅鎳礦床最初發現於1958年。金川銅鎳硫化物礦床是目前全球第三大硫化銅鎳礦床,除富含鎳、銅外,還伴生鈷、金、銀、鉑族(PGE)等17種元素。

江西省大余縣西華山鎢礦床

西華山鎢礦是我國第一個發現和最早開採的鎢礦山,約在1880年前後。

湖北省大冶鐵山鐵(銅)多金屬礦床

該礦區是我國最古老的鐵(銅)礦之一,早在1700年以前就已開採,並將採鐵之山命名為鐵山。

福建省南平市花崗偉晶岩鈮鉭礦床

本礦區是1960~1966年在該區開展1:20萬南平幅區域地質礦產調查時,發現了含錫石及鈮鉭鐵礦的偉晶岩脈。

河北省張北縣蔡家營鉛鋅礦

蔡家營鉛鋅礦是在1958年群眾開採褐鐵礦時發現的。

西藏自治區墨竹工卡縣驅龍礦區銅多金屬礦床

1986-1988年,發現綠色的「孔雀河」,「孔雀河」的兩側沒有銅土壤異常,「孔雀河」的上游存在斑岩銅礦和矽卡岩型銅礦體。

雲南箇舊錫銅金多金屬礦床

箇舊錫礦從漢代發現以來,迄今已有二千年左右的開發歷史。

湖北省宜昌市樟村坪磷礦礦區

宜昌磷礦於1956年由中南地質局宜昌普查隊首次發現。

新疆可可托海稀有金屬礦床

當地一牧民阿牙闊孜拜於1930年就發現了可可托海3號偉晶岩礦脈。

山東省玲瓏金礦

該區採金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人在此開硐採金,直至2007年,其採金歷史有一千餘年。是世界級超大型金礦床。

安徽省銅陵市銅官山銅礦

銅官山礦床是我國著名的古銅礦,開採歷史可追溯到西漢,古代丹陽銅的產地之一。

廣西南丹大廠錫-多金屬礦床礦

發現於1127年,古代以采銀為主,1719年以後斷續采錫。

山東省焦家金礦床

焦家金礦創建於1975年,1980年建成投產。

貴州貞豐爛泥溝金礦區

1986年,發現大於1.5×10-6礦化體,並由此揭開了這一超大型金礦勘查的序幕。

河北省東坪金礦床

早在本世紀五六十年代,河北宙地質局區調隊征張家口地區就巳開展了1:20萬區墳地質調查工作。

西藏羅布莎鉻鐵礦礦床

該礦床發現於1956年12月,由原西藏地質局812隊山南地質分隊羅克成等在礦床的東部貢康莎一帶發現了超基性岩及鉻鐵礦礦石。

江西香爐山鎢礦床

1957年11月~1958年1月,冶金部地質局江西分局二二零隊黃烈勛等人,發現了高湖脈鎢礦和附近的陽起石化蝕變岩石。白鎢礦儲量據我國第二位。

甘肅省成縣廠壩-李家溝鉛鋅礦床

該礦床是禮縣柞水成礦帶西成礦田的一個大型鉛鋅礦區,也是西成鉛鋅礦田中規模最大,品位最富的一個大型鉛鋅礦床,由廠壩礦段和李家溝礦段組成。

新疆蒙庫矽卡岩型鐵礦床

1953年,中蘇金屬公司阿山礦管處在卡拉額爾齊斯河一帶進行了1∶20萬地質測量,初步認定蒙庫鐵礦成因為矽卡岩型。

陝西省華縣金堆城鉬礦床礦

金堆城鉬礦床是我國聞名遐邇的大型-超大型鉬礦床,鉬精礦產量居全國之冠。由原西北地質局647地質隊1955年普查時發現。

陝西旬陽縣公館-青銅溝汞銻礦床

該礦床由陝西省地質局一隊發現並勘探評價,探明為一大型汞銻礦床。

雲南馬關都龍錫鋅多金屬礦床

礦床鋅儲量累計探明超過390萬噸金屬,錫累計探明超過36萬噸金屬,銦累計探明超過5千噸金屬,老君山成礦區的銦金屬基本分布於該礦區。鋅、錫等金屬都達到了超大型礦床的標準,且還伴有銅、銀、鎘、鎵、鐵、硫等多種金屬。

西藏雄村銅金礦床

據西藏田園礦業開發有限公司勘探結果表明,雄村銅金礦床鑽孔控制Cu儲量為470萬噸,Cu平均品位為0.44%;Au儲量為120噸,Au平均品位為0.65g/t。其Cu、Au均達到了超大型礦床規模。截止2010年,獲得的銅金屬量已超過200萬噸, 金金屬量超過200噸, 銀金屬量超過1000噸。

湖北官店鐵礦床

官店鐵礦是建始縣已探明5個鐵礦區中規模最大的一個。2006年7月,武鋼集團進入始建開發官店鐵礦。 已探明的資源儲量約42149.5萬噸,為大型鐵礦。資源量居全國鐵礦之首。含鐵品位多高於45%。

山東乳山市金青頂金礦

金青頂金礦床位於膠東半島東部牟(平)—乳(山)金礦帶的中段。礦體賦存於主控礦斷裂與北東向斷裂復合疊加的局部扭曲張地段。礦體由兩個主要金礦體組成, 為大型金礦床。礦物成分簡單,主要有黃鐵礦,次為少量黃銅礦、磁黃鐵礦、輝銅礦等。金銀礦物主要有自然金、銀金礦、碲金銀礦等。

甘肅省白銀廠銅鉛鋅多金屬硫化物礦床

白銀廠銅礦床包括,折腰山、火焰山、四個圈、小鐵山和銅廠溝五個大中小型工業礦床,其中折腰山、火焰山、銅廠溝為以銅為主的含銅黃鐵礦型礦床;小鐵山為以銅-鉛-鋅為主的多金屬黃鐵礦型礦床。其中,折腰山礦床是白銀廠礦田5個礦床中規模最大的一個,其銅儲量占整個礦區的一半以上。

內蒙哲盟扎魯特旗巴爾哲鈹鈮稀土鋯礦床

巴爾哲鈹鈮稀土鋯礦床位於內蒙古哲里木盟扎魯特旗烏蘭哈達蘇木境內,在烏蘭哈達北偏西約20公里。巴爾哲鈹鈮稀土鋯礦床是一個超大型稀土、鈮、鈹和鋯礦床。RE2O3近百萬噸,ZrO2數百萬噸,BeO數萬噸,Nb2O5數十萬噸,Ta2O5數萬噸。

甘肅鏡鐵山樺樹溝鐵礦床

「鏡鐵山式」鐵礦為受變質海相沉積鐵礦床。鐵礦層呈層狀、扁豆狀在灰綠、黑灰色千枚岩間呈整合互層產出。鏡鐵山鐵礦包括樺樹溝和黑溝兩個鐵礦床,合計鐵礦儲量達5億噸,至今仍有50年的可采儲量,該礦床是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鋼鐵基地。

江西崇義縣淘錫坑鎢礦床

淘錫坑鎢礦位於江西省崇義縣城西南約15 km,交通便利。礦區共探明WO3儲量5. 56萬噸,現保有儲量4.16萬噸,達大型鎢礦規模。

新疆阿舍勒銅鋅塊狀硫化物礦床

阿舍勒銅礦位於我國西北邊陲的新疆哈巴河縣。50年代地質部門在當地圈出了礦點;60年代圈出了銅、多金屬異常帶;直到1987年才見到了178.72厚(視厚度)的富銅礦體,銅品位最高達4.34%,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目前,該礦已提交詳查報告而轉入勘探階段,獲銅108萬噸,鋅+鉛50萬噸,對於緩解銅資源緊張局面有重要意義。另外還有銀至少860噸,金至少13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N1QmwB8g2yegND3q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