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當中,經久伏案者、師長教員、電腦工作者、司機、這幾類人群最隨便患頸椎病,很多頸椎病患者在早期沒有及時的治療疾病,到最後病情加重了發展到了晚期,導致很多併發症的發生,而且還會危及到身體其它的系統。
以前總會聽到中老年人念叨:「我肩膀疼,脖子發硬,快給我揉揉。」
近些年來已經不光是中老年人這麼說了,很多年輕人的頸椎毛病也越來越多。甚至頸肩疼痛已經成為新時代的一種「時髦病」。
大多數上班族、司機、學生群體處於頸椎的亞健康狀態,脖子僵硬疼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這當然是跟現在年輕人整天伏案工作學習、長時間低頭玩手機、缺乏運動有關。
頸椎病喜歡秋後算帳,警惕頸椎病的潛伏症狀
「全身疾病的根源在於頸部」,日本神經外科專家松井孝嘉如是說。脖子雖然是身體最細的部位,卻是連接頭顱與軀幹的「生命線」。
1、70%的頭痛跟脖子有關:
被稱為頸源性頭痛,表現為單側或雙側枕部、耳後悶脹或酸痛,可伴有噁心嘔吐、耳鳴、眼脹以及嗅覺和味覺改變,很容易被忽略或誤診。
2、吞咽食物有困難:
食管的上端和第六頸椎相鄰,當第六頸椎出現增生,就會壓迫和刺激食管,甚至造成食管周圍炎症、水腫,在進食時產生異物感、吞咽不暢等症狀。
3、經常落枕:
有的人對枕頭、床等睡眠環境要求非常高,稍不注意就特別容易落枕,這往往是頸椎不穩、頸部肌肉肌力不夠所致,要當心發展成頸椎病。
4、脖子轉動發出聲音:
不自覺地想轉脖子,並發出「嘎嘎」的響聲後才感覺舒服,這是典型的頸椎失穩表現。如不注意調養修復,頸椎受損會越來越嚴重。
5、血壓升高:
突然血壓升高,降壓藥也無法控制時,可能是頸椎錯位,頸動脈痙攣導致供血不足,引起血管運動中樞興奮性增高,產生血壓升高。
頸椎退行性改變、慢性勞損是頸椎病發病的主要原因。回想一下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是否經常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寫字讀書,使用電腦手機,開車,家務勞動,躺著看電視,睡眠時習慣將枕頭調整的過高或者過低?
頸椎長期超負荷工作、不恰當的鍛鍊方式、不正確的用頸姿勢都會促進頸椎退變。頸椎退變尚不能完全避免,但是可以通過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來儘量減緩其發展。
頸椎病的預防方法
1.不在頸部過於勞累的狀態下工作、看書、上網等,如果長期在頸部勞累的狀態下工作會導致頸部勞損更為嚴重。
2.糾正不適當的睡勢,調整合理的睡眠姿勢,選用合適的枕頭高低。
3.如果您的眼睛也累的話,建議多做些眼保健操等等的眼部按摩,因為眼睛勞累也會導致頸部勞累的。
4.防止頸部受風受寒,積極治療頸部的外傷、感染、結核、淋巴結炎和椎間盤炎等疾病,也是預防頸椎病的重點。
5.經常參加戶外運動。軟骨組織的營養不是通過血液供給的,而是通過壓力變化來進行營養交換的。缺乏活動,軟骨就會營養不良,進而導致退化,游泳、打球、瑜伽等都是適合頸部養護的好運動。
除了以上的預防方法,日常生活中還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鍛鍊來保護頸椎。下面這些簡單易學的保護頸椎小動作,大家必定要記好了!
滾一滾,滾出好脊椎
夥伴們可以常常做滾背的動作,改正脊椎。每天108下(來去一次算一下),不要快,慢慢做,改正脊椎本身!
1、並腿屈膝坐在地上,兩手盤繞住小腿,天然呼吸別太急促,收腹拱背,身體往後從尾椎、腰椎一節一節觸及空中。
剛開始,腳還不能打直;多做幾下後,再視本身身體狀況,滾到胸椎、頸椎,腳尖朝上;逐步雙腳打直,腳尖著地。
2、躺在地上,兩腳屈膝,兩手盤繞住小腿,俯首收腹拱背,身體往後從尾椎、腰椎、胸椎一節一節碰觸空中,如此前後來回滾。
溫馨提示:
1、記得地上要鋪墊子以避免傷到,別在沙發或彈簧床上滾,以避免摔傷。
2、大家需視本身身體狀況來,做不到不要太勉強。滾背這個步驟若沒法將腳伸直,可以練第2點就好。有骨刺的人動作可更小更慢些。
3、錯位狀況嚴重者,需要藉由專業人士來協助操作。
養生優品,點「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