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看同一本繪本:用這份「花式讀法」,重複讀也不會膩

2020-03-30     小C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起閱讀的重要性,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通過講童話,繪畫本等方式來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的確,對於年齡小的孩子,繪本的簡單直接的內容能夠讓減少閱讀難度,從而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但隨著閱讀習慣的培養,不少家長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總是喜歡反覆閱讀同一本繪本。有時候一本書孩子每天要看上10遍。對於這種現象,很多家長在耐心陪孩子讀了十遍八遍之後也會陷入崩潰,甚至懷疑孩子的閱讀能力或記憶力方面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問題。沒有耐心的家長更是會直接拒絕孩子,甚至強制不讓孩子重複閱讀。

家長們的拒絕行為實際上是對孩子反覆閱讀的不理解,甚至是產生了誤解。其實,反覆看同一本繪本並非是孩子智商或能力出現問題,反而這種行為還能夠給孩子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實際上,超過90%的家長不知道"重複"行為對於孩子的重要性。

孩子為什麼總是喜歡看同一本繪本?

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經對孩子反覆閱讀的行為作出這樣的解釋:重複一件事是孩子完善心理感覺的過程。孩子從一開始的感覺再慢慢形成抽象概念,最後得出具體事物。家長有必要在孩子的這個心理過程中發揮指導作用。而孩子之所以總喜歡看同一本繪本也離不開以下幾個原因:

1、重複讀能夠讓孩子獲得新的收穫。

記得兒子小時候很喜歡讀《三隻小豬》的故事,幾乎每天睡覺前問他要聽什麼故事,他都會說出同一個答案"豬豬"。一開始我以為他只是習慣了這個故事,慢慢地我發現,兒子不僅每一次都聽得很認真,而且在聽故事的過程中還會進行補充和提問。

剛開始的時候,兒子只知道用石頭建成的房子比稻草房和木板房都要堅固。之後在聽到三隻小豬一起打敗了大灰狼,他突然說了一句:"他們一起,才能打敗灰狼。"從中收穫到團結的重要性。他還清晰地知道三隻小豬的區別在哪裡,在讀到小豬識破灰狼企圖爬進煙囪的情節時,兒子急忙糾正我穿黃色衣服的才是第三隻小豬……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他總是會問些不一樣的問題。就好比:為什麼大灰狼最後會被打敗?三隻小豬誰最聰明?……

重複讀一本繪本,這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在孩子建立認知能力過程中,每當對同樣的知識內容重複一次,他們就會從中產生新的不一樣的認知。實際上,對於成年人來說,學習一件事也是需要通過反覆的聯繫才能得心應手。因此,對於孩子反覆閱讀的行為,家長應該給予更多的理解和耐心。

2、重複讀能夠帶給孩子安全感。

安全感從何而來的,對於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事物,人會產生安全感嗎?答案是不會,因為往往面對熟悉的事物,人才能夠放鬆警惕,得到內心安全感的滿足。和熟悉的電視劇、熟悉的歌曲一樣,被孩子反覆閱讀的繪本同樣具有能夠給予孩子安全感的作用。在重複的過程中,孩子所熟悉的故事情節,所知道的走向發展,都能夠給予他們更加心安的感受。 

儘管有時候在很多家長看來,孩子已經沒必要反覆讀,因為他們對於對故事的熟悉度已經非常高了。反覆行為只會是在浪費時間,但其實在這個反覆的過程里,除了能夠讓他們深化進行學習之外,是對於孩子的心智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過程。

3、重複讀能夠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達文西的老師費羅基俄讓他每天畫雞蛋。因為在一千個雞蛋,從不同的角度看,它們的形狀都是各不相同的。通過畫雞蛋這樣的方式,能夠讓達文西的觀察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得到提高達文西最終成為聞名世界的畫家與他小時候畫雞蛋離不開關係。

而這個故事也同樣在告訴我們,對一個事物如果能夠達到非常熟悉的狀態,就能夠在其事物的基礎上再進行創造。孩子在充分了解了繪本的內容發展之後,就能夠在原來故事的基礎上,發揮自身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構造出自身的故事構思和想法。

可能在故事講述的第一遍第二遍中,孩子只是充滿對內容的好奇。在第三遍第四遍之後,他們便開始能夠理解人物的情感和想法。第五、第六、第七……等到他們熟悉了,就會開始展開想像力進行創造。尤其是當孩子能夠將自己代入到故事的角色中時,他們更是能夠發揮出出乎家長意料的想像。

儘管反覆閱讀對孩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重複多了很多家長也會感到厭煩。實際上,要想發揮出反覆閱讀的作用,家長們就需要能夠掌握"花式閱讀"。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掌握"花式閱讀"讓重複閱讀也不再"膩":

1、 給每一次閱讀設立不同的閱讀目的。

在第一遍閱讀的時候,家長可以先讓孩子看圖片,並不告訴孩子故事的結局,然後讓孩子自己對結局進行猜測,給孩子留一個懸念。這一遍的閱讀目的就是猜結局。在帶著這樣一個目的去閱讀的時候,孩子就會更加聚精會神。第二遍的目的則是提問閱讀,家長通過提問,讓孩子進行回顧,並且引導他們說出下一步的劇情走向。第三、第四、第五遍……便可以根據繪本的中的內容、情感、哲理等等分別將其作為閱讀目的進行。帶著不同的閱讀目的,每一次的閱讀都會是不重複的體驗。

2、引導孩子代入故事中的不同情節角色。

很多時候孩子會將自己代入進去故事裡的角色,一來可以增加他們對情節的理解,二來則是讓他們進行換位體驗。而站在不同的角色角度,孩子也能夠更容易讀懂其中的邏輯發展,這樣也有利於他們發現並且解答疑惑,更能夠輕易理解其中的角色情感。就好比當孩子代入故事中的爸爸一角,他們便更能夠看出爸爸所承擔的責任和偉大。

3、學會觀察,並發現細節。

這一步尤其適用於孩子在閱讀動植物繪本的時候。在閱讀這類繪本的時候,通過細心觀察才能夠發現其中的昆蟲植物鳥類禽獸等對應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性是怎麼樣的。這時候家長還可以準備一個小黑板,讓孩子將動植物名稱和它們所具備的特點等進行連線匹配。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家長也要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引導和知識延伸,以此豐富孩子的見識。

4、 通過小遊戲增加閱讀的趣味性。

在反覆閱讀中,我們知道孩子對於故事情節已經非常熟悉了,那麼這時候家長也可以利用這一點,通過小遊戲來提高孩子的協調能力。具體的小遊戲有以下幾種:

首先是讀。可以教孩子邊讀邊用手指點書。 點到哪就讀到哪。對於不認字的孩子來說,他們可以根據讀的速度進行手部動作。

其次是畫。讓孩子將繪本上的動植物、繪本情節等用筆畫下來,在一開始的時候能夠將情節大致畫出來即可,隨著孩子慢慢熟練,還可以在原有的情節上再加上自己想像的內容。

最後是翻。對於孩子而言,如果沒有人教,那麼愛護書本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因此,教會孩子如何正確翻書才能更好地保護書本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我是小C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vwMLnEBfwtFQPkd9c4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