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文有開獎!
當鬚髮皆白的阿諾·施瓦辛格面對鏡頭,略帶苦澀地說「I won't be back」,一個時代結束了。
1984年的《終結者》開啟了詹姆斯·卡梅隆的封神之路,而1991年的《終結者2:審判日》則成為他的第一個巔峰。無論在票房還是口碑,包括在影史上的位置,這兩部電影都是後人仰望的經典。
但因為種種原因,卡神在第二部之後和這個系列揮手話別。於是從1997年的第三部開始,這個系列遭遇了一次又一次口誅筆伐,劇情也陷入了各種自我重複,甚至第四部《終結者2018》直接拍了一部《終結者》的前傳,真的也只剩下情懷了。
多年之後,《終結者》的前兩部依然有著在各大電影節售票秒空的實力,但新片的投資回報比越來越乏善可陳。直到卡神看不下去,正式宣告:I'll be back!
回來的不只是卡神,還有「州長」施瓦辛格和琳達·漢密爾頓。而且卡神的孤傲本色不改,故事直接續著第二部往下說,擺明車馬:沒有我卡梅隆的「終結者」,也配姓趙?
粉絲嗨了,科幻迷嗨了。依然是情懷的感召,但那份「原汁原味」的誘惑,以及陪伴多年之後,真的要畫一個句號的百感交集,不容我們不走進電影院。
看完電影之後,或許還會有各種不足,但作為一個偉大系列的句號,《終結者:黑暗命運》足夠完整,也足夠驚艷。
《終結者:黑暗命運》
Terminator: Dark Fate
導演: 蒂姆·米勒
編劇: 詹姆斯·卡梅隆 / 查爾斯·H·伊格里 / 喬什·弗萊德曼
主演: 麥肯茲·戴維斯 / 娜塔利婭·雷耶斯 / 琳達·漢密爾頓
類型: 動作 / 科幻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中國大陸
上映日期: 2019-11-01(美國/中國大陸)
片長: 128分鐘
1
我們為什麼愛「終結者」
詹姆斯·卡梅隆,大名鼎鼎的卡神,還有個綽號叫「卡車司機」。大學輟學後,他確實幹過包括給別人開卡車等多種工作。直到1977年,他看完盧卡斯的電影《星球大戰》,意識到自己真正想做的是電影導演。
辭職,上路!23歲的老司機籌集資金拍攝了短片《外星起源》,並在1981年獲得了執導《食人魚2》的機會。但這部處女作失敗至極,年輕的導演被劇組欺負得要死,執導了五天居然直接被解僱。
困窘之下,他連吃飯的錢都沒有,只能在留宿的旅社裡撿些客房服務的剩飯吃。於是卡梅隆病倒了,在夢境中,他看見一具鉻合金的殘軀如鳳凰涅一般從爆炸中浮現,用菜刀拖著身子在地面上前行。
醒來之後,卡梅隆立刻在旅社的信紙上勾畫出這個籠罩著死亡氣息的形象,腦海里滿是圍繞這一形象而展開的故事情節。
在新構思的鼓舞下,卡梅隆到加州,貸了一筆款,從父親那裡借來一輛破車。他睡在朋友弗雷克斯家的地板上,完成了《終結者》劇本。
卡梅隆找到了老同事蓋爾-安妮·赫德,她剛剛成立了西太平洋製作公司。赫德看完劇本驚為天人,而卡梅隆直接以一美元的價格把劇本賣給了赫德,條件只有一條:導演必須是他詹姆斯·卡梅隆。
作為剛剛搞砸了一個項目的青年導演,可以想像這有多難。《終結者》劇本很優秀,很多電影公司都看好這個劇本,但導演問題讓他們退避三舍。最終,派拉蒙看在劇本的份上冒了險。
結果我們都知道了,這部投資600萬美元的電影,在北美就拿下了7800萬美元,讓卡梅隆就此功成名就。
但因為技術限制,一直到七年之後的1991年,他才推出了續集《終結者2:審判日》。這一次動靜就更大了,北美票房2.05億美元,全球票房5.2億美元,都是當時的紀錄。
這部電影更成為科幻電影的里程碑,首個由電腦成像技術製作出的角色,首次使用動作捕捉技術的電影,硬核卡神已經初顯鋒芒。憑藉先進的技術,它斬獲了奧斯卡音效、視覺效果、音效剪輯、化妝四項大獎。
在《終結者》構建的世界裡,人類開發的一款名為「天網」(Skynet)的人工智慧,將對人類發動核戰,30億人因此喪命。核戰的那一天是1997年8月29日,這一天被倖存者稱為「審判日」(Judgment Day)。
人類就此開始了與「天網」的戰爭,極難殺死的終結者成為他們不得不面對的對手。而人類的領導者,就是約翰·康納。
為了扭轉即將到來的失敗,「天網」利用時間科技送終結者回到過去,想要在襁褓里殺死康納,而另一邊,人類的志願者也將回到過去阻止天網的陰謀。
第一部《終結者》其實主要是驚悚片,和彼時的《鐵血戰士》或《異型》沒什麼不同,都是渲染某種無法抵擋的恐懼。真正的主角是琳達·漢密爾頓飾演的莎拉·康納。
但施瓦辛格的魅力改變了劇本的最初設定,這個冰冷卻無可抵擋的形象就此和州長剛毅的面孔掛上了鉤,被人們瘋狂喜愛。
於是到了第二部,T-800搖身一變成為被修改了程序的保護者,為了康納母子和T-1000打生打死。
這個系列留下了太多令我們印象深刻的角色,施瓦辛格飾演的T-800堪稱系列的圖騰,在兩部電影里為影史留下了一個經典形象:黑色墨鏡,黑色皮衣、皮褲、火力十足的霰彈槍和大馬力摩托。
在《終結者》里,它是一台殺人不眨眼、對獵物窮追不捨的無情機器。那個眼睛裡的紅點,帶來了無窮恐懼。
而第二部,無所不能的他成為守護者,真的不能不愛。最後那個大拇指,騙取了多少眼淚。
而琳達·漢密爾頓飾演的莎拉·康納在兩部電影里有明顯的不同。第一部里她還是個柔弱的少女,但是在命運的安排下,她明確了自己的使命,也遇到了萍水相逢的愛情,更為人類的未來埋下了希望。
她從此浪跡天涯,不斷培訓兒子作為軍事首領的技能,近乎病態地保護兒子。在莎拉的身上,有非常複雜的人格因素,甚至有些悲劇性的人格。這個鋼鐵般的女戰士,是電影里最早的女鬥士形象之一。
不能忘記的,還有小約翰·康納,愛德華·福隆的演繹下他的形象絲毫不弱於施瓦辛格和漢密爾頓,依然有孩子的天真,更有未來領袖人物的早熟。
或許大家也會記得第二部里的液態機器人,無所不能的他穿過柵欄的那一刻,成為無數人的夢魘。
這部偉大的作品,在遲到了28年之後終於迎來了真正的結局。2017年,卡神給老朋友施瓦辛格打了電話:「阿諾,我有一個關於終結者的點子,我們把它拍出來吧。」一切,都如期而來。
2
這是最好的告別
非常驚喜的是,電影的第一場正戲是1998年,「審判日」之後一年,康納母子確實改變了一切。通過科技「變臉」,我們再一次看到了年輕的琳達·漢密爾頓和施瓦辛格,甚至少年約翰·康納,滿滿的都是情懷。
但康納沒有繼續他的故事,在另一個被送回來的T-800槍下,原本的一代領袖夭折了。而他的母親,再次陷入了悲劇命運的支配下。
這樣的格局,是此前任何一部續集都不敢玩的。終結者又回來了,但支配他們的不再是「天網」,而是21世紀之後的又一款人工智慧「軍團」。
甚至被追殺人類領袖也不再是約翰,而是一個墨西哥女孩丹妮·拉莫斯。
但故事的主線依然不變。全新的REV-9型終結者類似T-800與T-1000的結合進化體,超尖端合金骨骼,包裹純黑色液態金屬。無堅不摧,火力攻擊只能減慢他的行動和攻擊,將追殺的驚悚感發揮極致。
尤其是那場他駕駛鏟車的追逐戲,令人瞬間想起第二部里那輛橫衝直撞的液態氮卡車,在公路上將一行人逼到山窮水盡。
在車前蓋上完成分身的時候,簡直令人目瞪口呆!
經改造的超級戰士格蕾絲依然是人類,只是體內植入高能反應堆和鋼鐵骨架,身體機能全方位提升,但經常性身體透支,全靠嗑藥硬扛。
導演蒂姆·米勒此前最著名的作品是《死侍2》,玩梗能力max的他,也將許多「終結者」梗做了全新處理。
「I'll be back」不再是T-800的slogan,反而在電影開始後25分鐘就由莎拉·康納說出。飽經風霜的女戰士,如今有著如機器人一般的殺戮本能和技術。
而另一邊,隱居多年的T-800,卻已經有了「I won't be back」的覺悟。甚至還玩了一把墨鏡梗:他拿起墨鏡看了看,卻把墨鏡放下了。
全程戴著墨鏡的殺戮者莎拉·康納,和有了人性的終結者進行了角色互換。這樣的操作,只有卡神想得出來吧。
電影里的細節當然不止如此,T-800的化名是「Carl」,這是第二部里終結者在技術中心前台捆起來的那名保安的名字。
最熟悉的,當然是裡面精彩紛呈的動作戲。追殺場面從監獄到高空到水壩,環境愈發極端,張力愈發強烈。這種身體被死死按在椅背,心裡卻各種「臥槽!」停不下來的大片,就是當年《終結者》帶來的震撼。
也只有這樣的作品,才有資格做《終結者》的終章。
3
這個時代的「終結者」
出了影院品品味道,雖然爽到飛起,但總有一種強烈的「過時感」。
作為《終結者2》的續集,這當然是合格的。繼承了整個系列的賣點,迎來了主要人物的回歸,甚至對那些經典老梗有重新解讀和繼承。
但在劇情張力和編劇思維上,很難說比起《終結者2》有多少進步。而後者,已經是1991年的作品了,彼時襁褓中的小編如今的脫髮了,說故事老掉牙也不算誇張吧……
在彼時,從未來而來的機器殺手,依然算得上腦洞大開,但是如今,久經考驗的科幻迷絕對不會滿足:如果現在的XX死去真會影響未來嗎,難道不會成為平行宇宙?
或者液態金屬機器人,哪怕手已經能變成槍,不至於真槍被柵欄卡住,但比起第二部有多少改變?
而電影本身也有邏輯上不能自恰的部分:為什麼機器人T-800會變老?如果沒有像第二部一樣打開自主學習的開關,他又是如何變得越來越像正常人的?另外,一個從不同時空傳遞迴來的機器人,是怎麼和另一個未來的反抗軍聯繫上的?
應該說,這些硬傷的存在,讓這部電影距離一部科幻經典拉開了距離。但一度高達8分的豆瓣評分(目前為7.2分),足以說明兩個問題:它是一部足夠好的動作電影,也是足夠好的收尾。
那些驚心動魄的動作場面就不再贅述,電影足夠出色的,是給了原作角色一個出色的結局。
莎拉·康納在這一部里已經走過了漫長的人生,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她不斷獵殺來自未來的終結者,並成為全美通緝的要犯,相比於第二部的硬核,這次她有更加酷烈無情的一面。這種差別,讓琳達·漢密爾頓足足做了一年的籌備。
她在三人組裡扮演的,實則是第二部里終結者的角色:武器熟稔,了解關於未來的動向,甚至對社會法則不屑一顧。相比於改吃素的T-800,她更像一個殺手。
這當然是很酷的,舉起火箭炮面無表情的她,簡直A到讓人想尖叫。而這種改變的背後,卻是一顆令人憐憫的、千瘡百孔的心。
她曾經親眼看到寄予厚望的兒子被殺死,在她以為好日子終於來臨的時候。而作為拯救了三十億人的英雄,她卻在自己的世界默默無聞甚至被通緝。當格蕾絲說「你和瑪利亞唯一的共同點是兒子死了」,我們都替她心疼。
她與丹妮的互動更是令人感慨,因為丹妮所經歷的一切,她曾經在四十年前走過。在這兩個人之間,有一種宛如母子的情感,又有像「雙子殺手」一樣看見年輕時自己的複雜心態。
而曾經的T-800,如今的德州窗簾業某資深武器藏家兼健身大佬,則有著《機器管家》里人工智慧的反思和無助。「我的過去糾纏著我,而且我不會回來了」,作為殺手的過往,折磨著一顆已經讀懂了情感世事的心。
或許丹妮的角色還顯得單薄,那個「軍團」支配的未來也沒那麼牢固,但這次告別在幾位資深大佬的主持下,已經帶來了足夠的感動和感慨。1991年之後,只有這部《終結者》配做那個經典系列的結尾。
無論是懷著告別的心態,還是只想在電影院尋求兩個小時的刺激,《終結者:黑暗命運》都會是不錯的選擇。
這一部之後,我們終於可以和那個打不死的終結者好好說一句:別了,鋼鐵裸男!
開獎咯!此前《天氣之子》觀影兌換券抽獎活動,目前結果已經出來了!十名幸運者如下圖:
恭喜以上十位朋友,每人可獲兌換券兩張!請轉發本條文章到朋友圈,然後掃描下圖二維碼,將姓名、電話及轉發截圖發送給藤井樹小助手Amy哦,我們會儘快發送兌票方式給您的~
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公號:藤井樹觀影團
「藤井樹觀影團」已同步入駐平台
| 微博 | 今日頭條 | 一點資訊 | 豆瓣 |
| 搜狐號 | 企鵝號 | 什麼值得買 | 大魚 |
| 趣頭條 | 虎嗅 | 百家號 | 新知 | 大風號 |
合作、投稿、諮詢請聯繫:17717464097
轉載聲明:原創文章請註明作者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