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正月初三進收治新冠患者定點醫院西安胸科醫院到現在,家住曲江新區的黃醫生沒有走出過醫院,同在一家醫院的妻子也無暇照顧孩子,但孩子的學習卻沒有耽誤,因為背後有一群志願者老師,不但管好孩子的學習,還時不時給他打電話加油打氣。
近段時間,短短的視頻相見,孩子會跟他講與老師視頻連線時的趣事,能感到孩子是發自內心的高興。滿滿的感動最終讓他寫下了這封感謝信——「我一直在一線,沒辦法回家,根本管不上孩子的學習,非常感謝曲江二小的郭華、張文婷、劉曉老師,主動打來電話要為孩子輔導,真是體會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此我表態:盡最大能力去救治每一位患者……」
「老師們這樣做,我在一線就更放心了」
2月19日,這封感謝信在曲江二小老師們的朋友圈流傳開來,其中「本來還以為孩子上課後會遭到其他小朋友的誤解」這句話引起了小薇的注意。還在現場連線的黃醫生說出了自己的顧慮:「我擔心我在一線,別的人會認為我『身上有病毒』,會岐視孩子,但其實我從疫情開始就一直沒回過家,下班後就自我隔離了,大家可以完全放心。」
身在一線黃醫生勇往直前,但心裡還有一個小疙瘩:孩子跟姥姥在家,學習咋辦呢?在這個時候,孩子的班主任郭華打過來電話,先問工作情況,然後說,她和其他科老師商量過了,他們負責給孩子視頻答疑解惑,這讓他心裡一下輕鬆了。
郭華老師向一線工作的黃醫生表達感激
每天跟孩子短短的幾分鐘視頻里,小黃會給他「彙報」今天又學了啥,老師又說了啥有趣的故事,又表揚自己啥做得好……能感覺到孩子心態很輕鬆,這也徹底打消了他的顧慮。「老師義務『管孩子』,讓我們在一線就更放心了。老師也用行動給我們上了『急人所難』這一課,我在視頻里也給孩子說,一定要學會感恩,以後也要多幫助別人。」
「我們有義務替一線醫護教好孩子」
「黃醫生擔心孩子『受歧視』,讓我覺得挺心酸的,他不應該有這想法啊,他應該受我們尊敬。」郭華老師一說到給小黃加「愛心餐」,首先表達了對一線醫護的敬意,隨後同事們的熱情加盟,讓她心裡覺得很溫暖:「大家知道黃醫生沒時間管孩子後,都積極要給小黃輔導,也都量身定製了趣味課程方案。」
為了更好的照顧到一線子女,郭華老師組建了「三人小組」,從正月初五到2月10日網課開始,三位老師不但在課程上為小黃答疑解惑,也在心理上加強疏導,讓孩子要以父親為驕傲。每天各科20分鐘的視頻連線,平時內向的孩子又說又笑的,還經常說出心裡的小秘密,這讓老師們非常欣慰與開心。
從2月10日以後,老師們在上完課後,還會尋問小黃有沒有聽懂,還有沒有啥問題,直到孩子完全弄懂,老師們才會「收兵」。郭華的「三人小組」,只是曲江二小老師志願者的一個縮影,在曲江二小,還有一個更大的團隊,為奮戰在武漢和西安「疫線」的醫護人員子女送上學習「營養餐」。
10名教師志願者,讓一線「衝鋒無憂」
在空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除夕夜千里馳援武漢後,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為解決赴武漢以及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子女學習無人照管的問題,特發起組建「唐都網校」的倡議。
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學10位老師積極響應號召,積極參與了本次關愛一線醫護人員的志願者活動。
高衛麗老師為赴武漢醫務人員子女準備語文興趣課程
高衛麗老師負責對「逆行者」子女進行教師分配,組織各年級課程援助等,使孩子們各科課程均有老師一對一進行愛心幫扶,並承擔了兩位五年級赴武漢醫護人員子女的課程輔導、心理疏導等志願工作。
甄勝余、韓維娜、陳曉娟三位老師分別參加語文、數學、英語學科的愛心援助。魏淑梅、陳亮亮、葉海華、宋成成、張郁蓓、馬騁6位老師負責一線醫務人員子女的班級管理與愛心服務。
陳曉娟老師為空軍986醫院子女和唐都醫院子女進行英語視頻教學
這次志願活動中,一線醫務工作者子女先後共計500人左右,其中馳援武漢的「逆行者」子女24人,學段從小學二年級到高三年級分布廣泛,學習進度和興趣各不相同。
曲江第二小學10位志願者教師以高度負責的精神,憑藉豐富的經驗對24位赴漢醫護人員子女和志願者教師進行了一一結對,為孩子們編寫了極具針對性和實操性的教學計劃,主動熱情地開展了關愛醫護人員子女活動,高質量地完成了此項任務。
曲江第二小學教師志願者們組織、協調、教研和輔導
高衛麗老師輔導赴武漢醫生子女給爸爸寫信(左)
高衛麗老師與赴武漢唐都醫院呼吸科南主任進行溝通(右)
曲江第二小學老師們積極參與關愛醫護人員的志願活動,放棄個人休息時間,利用網絡、手機等工具,堅持每天在固定時間和幫扶孩子進行視頻、語音溝通,了解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以滿腔熱忱和甘於奉獻的精神為一線醫務工作者解除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