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最新判斷:全球第二波疫情在路上,反彈力度或超第一波

2020-06-08     青年時報

原標題:張文宏最新判斷:全球第二波疫情在路上,反彈力度或超第一波

6月7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4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四川3例,上海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

當日新增治癒出院病例9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479人,重症病例與前一日持平。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63例(無重症病例),現有疑似病例4例。 累計確診病例1780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1717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6月7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 現有確診病例65例(無重症病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78341例,累計死亡病例4634例, 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3040例,現有疑似病例4例。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例(均為境外輸入);當日無轉為確診病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37例(境外輸入1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201例(境外輸入44例)。

累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1594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1106例(出院1049例,死亡4例),澳門特別行政區45例(出院45例),台灣地區443例(出院430例,死亡7例)。

浙江無新增!

6月7日0-24時,浙江無新增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截至6月7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50例,累計出院50例。

6月7日0-24時,浙江 無新增無症狀感染者。無當日轉為確診病例,無當日解除隔離者。截至6月7日24時,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4例。

6月7日0-24時,浙江 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截至6月7日24時,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1218例,累計出院1217例,累計死亡1例,治癒出院率99.9%。

截至6月7日24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268例,累計出院1267例,累計死亡1例。無疑似病例。全省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48771人,尚有203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杭州無新增!

2020年6月7日0-24時,杭州市無新增新冠肺炎本地確診病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

截至6月7日24時,杭州市累計報告新冠肺炎 確診病例為169例和根據國家要求 重新納入杭州市的病例12例(即2月10日國家核減的在杭州市治癒的TR188新加坡航班湖北籍病例9例和河南籍病例3例) 以及境外輸入病例6例,已全部治癒出院。全市連續109天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

截至6月7日24時,杭州市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9773人,已解除隔離醫學觀察9772人,尚有1人正在杭州市接受隔離醫學觀察(為外地確診的境外輸入病例在杭的密切接觸者)。

【專家提醒】

廣大市民不要隨意採摘食用野蘑菇

近期杭州市雨水豐沛,山林、田邊冒出不少野蘑菇。

專家提醒, 有些野蘑菇毒性較大,致死率很高,廣大市民不要隨意採摘食用,如果食用蘑菇後出現不適症狀,要及時到醫院治療,不要輕信偏方土方,延誤最佳搶救時間。

新聞+1

全球第二波疫情在路上,

力度或超第一波!

張文宏透露中國防控目標

6月7日,張文宏醫生在上海接受採訪時,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作出最新判斷。他強調,中國的防控目標是—— 不受全球第二波疫情影響。

「很多國家疫情高峰不知啥時候到來」

張文宏表示,經過此次抗疫,我國的公共衛生體系比原來更加強大,可以應對輸入性風險。「所以(全球)第二波疫情有,但我們的目標是中國沒有(第二波疫情)。」

張文宏進一步分析稱, 國際上第二波疫情已呼之欲出,很多國家的高峰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到來,「巴西、俄羅斯、印度的高峰都還沒看到,所以(感染人數)也不知何時會下來。」

至於疫情最嚴重的美國,「他們復工復產以後,很多州的疫情又開始有反彈跡象了。中東的伊朗,也在反彈。」

張文宏認為,初步看來,全球疫情「始終在往前走」,反彈的力度甚至超過第一波面對輸入性風險和壓力,中國的目標是不受全球第二波疫情影響。

全球新冠死亡人數破40萬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截至北京時間7日19時33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過692萬,達到6920214例;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突破40萬,達到400225人。

其中,美國、巴西、俄羅斯確診病例數排名前三,分別為1920061、672846、467073例;英國、印度、西班牙、義大利、秘魯、法國、德國、伊朗、土耳其分列4—12位,均在16萬例以上。

病亡方面,美國、英國、巴西是因新冠病毒死亡最多的3個國家,死亡病例分別超過10.9萬、4萬、3.5萬。

來源:時報記者 潘潔、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北京日報、央視新聞

編輯:孟泓穎

轉載須申請授權並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_iOl3IBnkjnB-0zW2J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