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室16歲花季美少女反覆腹痛,3個醫生都懷疑妊娠,最終病因出乎所有人意料!
作者:李鴻政
來源:「聽李醫生說」微信公眾號
病例簡介
急診來了一個腹痛的少女。
16歲。
這個年齡段很讓人擔心,因此尿妊娠試驗必須做。即便女孩告訴醫生,沒有結婚,沒有男朋友,沒有性生活。但醫生肯定是不相信的,因為病人經常會說謊。
「陪同女孩來看病的是一個男孩子,高高瘦瘦的,蠻帥。」分診台護士說。
「我們是同學,她肚子不舒服,我陪她來看病而已。」男孩有點害羞,不是很敢抬頭看醫生。
「痛了多久了?」醫生問。
女孩告訴醫生:「剛剛在外面逛街,然後就開始痛了,到現在差不多有半個小時了。我這個月都痛了幾次了,這是老毛病了,這幾年都有反覆痛,但是這個月痛得比較頻繁,而且持續時間也長了。」
醫生給女孩聽診了心肺,還查了腹部情況,右下腹部有點輕壓痛,不是太明顯,沒有反跳痛。醫生對女孩說,可能是急性闌尾炎,但也不能排除其他可能,為了安全起見,去留個尿查一查妊娠試驗。
「你上個月月經什麼時候結束的?」醫生問。
女孩低下頭,小聲說:「這兩天應該要來的了,但還沒來。」
「那不行,必須做尿妊娠試驗。」醫生態度強硬。對於這樣一個美少女來說,月經推遲可能意味著妊娠,萬一真是妊娠,誤診誤治那就遭殃。宮外孕會導致劇烈腹痛,很多急診科醫生都吃過虧,可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女孩雖然有點不願意,但還是按照醫生的要求做了。
尿妊娠試驗很快也出來了,陰性的。
「真不是妊娠,不是就好,可能是其他原因導致的腹痛。」醫生說。急診科醫生讓女孩做了B超,包括婦科B超,沒發現明顯問題,闌尾是好像增粗一點,膽囊、腎臟、輸尿管都是好好的,沒有結石。考慮到女孩沒有暴飲暴食史,而且疼痛的部位也不是左邊為主,應該不是急性胰腺炎,但為了安全,還是給抽血查了血澱粉酶,結果是正常的。
急診科醫生暗自思忖:說不好可能是闌尾炎……因此特意問了女孩,腹痛是不是一開始在肚臍周圍,後面才轉移到右下腹去,如果是這樣,那就高度懷疑闌尾炎啊,因為轉移性右下腹痛是急性闌尾炎的典型表現。
女孩搖頭,說:一開始就是右下腹疼痛。
臨床會診——迷霧重重
急診科醫生找來胃腸外科醫生會診,看看是不是闌尾炎,要不要收入院手術等等。
外科醫生過來後,瞧了一眼,摸了摸肚子,還行,不緊,沒有明顯的急性腹膜炎表現,就是右下腹有點輕壓痛,建議做個腹部CT看清楚一點,如果是急性闌尾炎,直接安排住院手術算了。外科醫生低聲跟急診科醫生說:「另外,得先排除是不是宮外孕可能哦,別做了CT才發現是懷孕了。」
「沒事,做了相關檢查了,排除早期妊娠可能。」急診科醫生說。
外科醫生跟女孩說:「你得找你父母過來,住院手術的事情比較大,有父母在才行。」
女孩被嚇到了,雖然不情願,但還是拿起電話讓父母過來了。
CT做完了,沒有發現很大的異常。外科醫生說:不是急性闌尾炎,也沒有的膽管結石、膽囊炎、膽管炎、胰腺炎、腸梗阻、胃腸穿孔等等情況,沒有手術指征。
女孩父母愣了愣,不明白沒有手術指征是什麼意思。
「沒有指征,就是說這個腹痛,不需要手術」,外科醫生把嗓門提高了說,「建議收消化內科再看看吧。」
「畢竟你腹痛了好幾年,可能是個慢性病,得花點時間查一查。」外科醫生說完這句話後就匆匆走了,上面還有手術等著他開台呢。
急診科醫生又請了消化內科醫生過來看,消化內科醫生看完後,沉吟了許久,說一時半會也無法解釋這個腹痛。
雖然沒辦法解釋,但是女孩的腹痛似乎開始緩解了,也不知道是藥物的緣故,還是自發緩解。女孩說,以前都是疼痛一個小時左右就會緩解,這幾次痛的時間更長了。
就這樣,女孩收入了消化內科。
第二天主任查房,值班醫生跟主任彙報:患者反覆腹痛好幾年了,這一個月來有所加重,表現為腹痛發作次數增加,差不多一個星期就發作一次,一次能持續1-2個小時,可以自行緩解。做了腹部CT,沒發現明顯異常。
「有沒有其他的不舒服?比如噁心、嘔吐、腹脹、反酸、噯氣、便血等等。」主任問女孩。
女孩都搖頭,表示沒有。如果有反酸噯氣,那就要懷疑是不是胃食管的問題,比如胃潰瘍,還有十二指腸潰瘍等。這個消化性潰瘍是腹痛很常見的原因,必須要排除,排除它只能做胃鏡。
胃鏡比較辛苦,女孩起初比較牴觸,後來還是勉強同意做了。
胃鏡沒有看到明顯異常,有點點淺表性胃炎,肯定不是導致腹痛的原因。
有沒有可能是結腸(大腸)的問題呢?有醫生提議。這種慢性反覆發作的腹痛,原因還真不好找。完善結腸鏡還是必要的。
於是做了結腸鏡,結果也讓大家失望了,沒有明顯異常。沒有腫瘤,沒有腸炎。普通的治療效果也不好。
這下大家沒了頭緒!
好幾次大便常規都回來結果了,一丁點異常都沒有。太不科學了!
腹部CT、胃鏡、腸鏡都做了,沒找到腹痛的問題。整個消化道那麼長,胃鏡能看上部分消化道,腸鏡能看下部分,中間的消化道(空腸、迴腸)沒辦法看,會不會是這裡有問題呢?有人提議。
膠囊內鏡是可以看整個消化道的,就是讓患者吞下一顆跟膠囊大小的攝像頭,攝像頭會在胃腸道裡面走一圈,不停地拍照,傳輸數據到電腦,最後通過大便拉出來。
如果是小腸有問題(空腸、迴腸),那麼膠囊內鏡是有幫助的。
「做不做這個檢查,比較貴,要好幾千,可以報銷。」醫生問。
女孩父母沒有猶豫:做。
那天消化科醫生把膠囊內鏡給女孩,親眼見她吞了下去。
在等待膠囊內鏡結果期間,科室組織了討論,考慮了一些少見病導致的腹痛。比如鉛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血卟啉病等,但都一一被否定了。
主任說:「肯定是有問題的!腹痛好幾年了,而且每次發作能痛1-2小時,但估計也不會是什麼惡性疾病,否則早就惡化了。」
膠囊內鏡結果回來了,有點問題,小腸有點憩室,但不多,也不大,沒有明顯炎症表現,估計不是病灶。可以說,沒有重大發現。
火眼金睛——真相湧現
然而,直到那天主任查房,事情開始戲劇性變化。
當天病人的父母親都在。
病人的母親坐在床旁,撫摸在病人的頭髮,愛意很濃。她皺著眉頭,心中說不出的酸楚。生病是難受的,她希望是自己生病,而不是女兒生病。
突然病人的母親嘴角抽動了幾下,持續幾秒鐘,很快就恢復過來了,如果不是盯著她看,很難察覺。
而這個細小的變化,被主任看到了。
經過了解,病人的母親患有「癲癇」病,具體怎麼樣不清楚,但她知道自己有癲癇,也吃過藥,具體什麼藥也不記得了,現在沒吃了。
這下可把主任樂壞了。
「癲癇並不是遺傳病,但是癲癇可能會有遺傳傾向。」主任說。也就是說,病人的女兒也有可能患有癲癇。
「癲癇跟腹痛有關係麼?」年資低的醫生疑惑,「即便病人有癲癇,也不能解釋患者反覆發生的腹痛啊。」
「能的。」主任眯著眼睛笑了笑。
「典型的癲癇,當然是抽搐、意識障礙、口吐白沫為主,大家都懂。但是不典型的癲癇,有可能會表現為腹痛,因為大腦的異常放電,可能跟腹部的植物神經紊亂有關,導致腹痛。這樣的例子雖然少見,但是有過,我年輕的時候就見過。」主任說,「終身難忘啊。」
不用等明天了,就今晚,讓腦電圖室的醫生過來,給她做床邊腦電圖檢查。戴一個晚上,看看有沒有發現。「算算時間,這兩天也差不多要腹痛發作了,是麼?」主任問女孩。
女孩微微笑了笑,點點頭,同意主任的說法。後來也請了神經內科醫生會診,也同意做個腦電圖看看。
大家都很期待當晚的情況。如果當晚有腹痛發作,而如果腹痛當時腦電圖能記錄到典型的癲癇波,那就確定是癲癇無疑了。
很可惜,當晚女孩並沒有腹痛發作。主任說:「不能老戴著腦電圖的電極啊,乾脆撤掉算了。」
第二天撤掉了腦電圖。
戲劇的是,下午女孩又出現腹痛了,性質跟一個多星期前一模一樣。這會兒大家都不再考慮是妊娠可能了。
「給她用抗癲癇的藥物吧,就用丙戊酸鈉。」主任發話了。同時也跟病人和家屬溝通了,也同意先用藥物治療。
如果用了抗癲癇的藥物腹痛可以緩解,也一樣可以認為是癲癇。主任說,這叫診斷性治療。
靜脈用了丙戊酸鈉,不到半個小時,女孩的腹痛減輕了。簡直出乎意料!
大家一琢磨,認為腹型癲癇的可能性還是蠻大。於是改為口服用藥控制。找不到別的病因,只能暫時考慮是癲癇導致的腹痛了。
出院的時候,帶了2種抗癲癇藥物,主任叮囑她,如果有再次腹痛發生,一定要及時就診。
1個星期後,醫生給女孩打電話,問她情況如何,女孩說還不錯,沒有腹痛發生,藥還在吃。
2個星期後,女孩回來複診,仍然沒有腹痛發作。
一直隨診3個月,都未再有腹痛發生。而女孩也一直還在吃抗癲癇藥物。後來讓她到神經內科門診調整藥物。
自此,診斷腹型癲癇應該明確了。
這個病例告訴我們,腹痛的原因太多太多,有很多是可能找不到病因,有一些病因可能是猜的,還有一些病因可能是蒙的,但不管是猜還是蒙,都必須有專業知識兜底,而不能隨意妄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GSr724BMH2_cNUgxMh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