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不佳!玉雕師被千篇一律的複製品逼瘋了

2019-10-20     華哥覓玉

當下玉雕市場琳琅滿目,按照等級大致分為「藝術品、工藝品、商品」。在市場上有大量玉石製品樣子和造型類同,「撞衫」現象時有發生。這種「動手不會動腦」的拷貝現象,被不少人唾棄。玉雕行情不好,也逼瘋了很多玉雕師。


如何避免

千篇一律現象的出現


唯一的途徑就是不斷創新。談及創新,很多人會問什麼是創新?什麼形式的作品才算創新?玉雕師可能會呈現出贊成、反對、中立的態度,並非所有玉雕師都能去做。

各種形式的作品呈現,各種評論出現,鞭笞著那些不甘平凡的玉雕從業人員先行一步。他們明白,不進步靠啃老本早晚會淹沒在人群中。


在傳統文化基礎上巧妙改變

就是一種新突破


創新不是看不懂,而是在千篇一律的作品中脫穎而出打動受眾。就傳統佛教作品而言,如寶寶佛、無相佛等都是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做出的較為成功的創意。


寶寶佛 施宗穎

他們的本源是佛教文化,只是它的藝術呈現方式變了。融入禪意元素、童心元素,完成了一次玉雕藝術上的革新。改變了人們對玉佛的固有印象,將佛的形象變得可愛稚嫩。



《佛寶寶》梁容區

不管各界對這樣的造型如何看待,但其影響波及整個玉雕行業。這樣的藝術表達,被許多玉雕人借鑑和改進,至今依舊活躍於玉雕市場的舞台。

看看下面這些,號稱「佛祖小時候樣子」的作品,能不能讓你眼前一亮?



寶寶佛 趙林德





















創新很多時候

不複雜


關鍵是運用料子與題材之間的關係。同種題材,不同的玉雕師會呈現出不同的作品,也正是對題材自我理解的完美詮釋,是一種獨特的創新與延伸。


作品創作應該是:「千江千水,千水一月;千佛千面,千面一心」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一個造型。


花想容 徐昌猛


風華絕代


龍太子 楊雷


古韻









創新:創作出的作品

要有時代感


延續文化固然很好,若一直遵循傳統,單純照搬,沒有創意、靈魂,也就沒有了生命。

如今,消費者的審美在不斷提高,對於藝術的追求也在提高。他們追求一種與現代生活環境與審美相一致的現代玉雕作品。這種作品要求新穎別致,有較強時代感,能夠映射自己的精神世界,達到自己心裡上的愉悅和自豪感,同時又不與別人「撞衫」。

這就對玉雕師提出很高的要求,需要抓取靈感,創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在百家爭鳴的玉雕環境當中脫穎而出。


上善若水



水墨印象



問苦 趙林德


浴女







最好的創新形式


每個朝代的玉雕師都是踏著前人的步伐,學習其技藝融入自己的思想,創作出具有時代韻味的作品。在傳統基礎上小小的改變,這樣的創新步子很小,但是卻很有意義,更是一種進步,同樣也能俘獲大多數人的心。

在玉雕市場,常會發現許多題材重複累贅,突然看見一件作品脫離了那種原始的狀態會莫名興奮。這正是玉雕師巧妙的改變,以及現代思想的融入觸動了別人,這其實就是最好的創新。

想要嘗試改變確實會步履維艱,讓很多玉雕師犯怵,這需要有深厚的藝術積澱和修為加持,能做到這一點很難。但創新和打破常規一定會有人做,只是時間問題。



論 趙林德



知 趙林德



趙林德 巡



狐仙 趙林德





心量之門 趙林德




小結


創新,對於一件作品的成功,乃至一個玉雕師(工作室)的成功有多重要不言而喻。失去了生存空間,早晚會被逼瘋的。要創新,還是千篇一律,你自己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8ru7G0BMH2_cNUgex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