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很喜歡吃老北京麵茶。早上起來去早點鋪子,點上一碗老北京麵茶,澆上一勺濃濃的芝麻醬,撒上芝麻鹽,那一嘴的濃香久久的留在口中,說不出的美妙。
後來沒了機會出去吃早點,就想自己試著做,為此還鬧了笑話。因為麵茶是黃色的,就一直以為是玉米面,但用玉米面做了吃後,總是有點說不出哪裡不一樣的味道,而且吃了之後有一點肚子不舒服的感覺。有一年公公因病住院,想吃麵茶,就特意去護國寺買,排隊等候時才赫然發現菜單上寫著小米麵茶,當時就是一個囧:吃了幾十年的麵茶居然不知是什麼做的。
麵茶是一種老北京的傳統小吃。面食麵茶不是茶湯,是黍子面或小米麵煮成的糊狀物,表面淋上芝麻醬,芝麻醬要提起來拉成絲狀轉著圈地澆在麵茶上。
味道另說,講究的是喝它的方法。老北京講究喝麵茶不用勺不用筷,而是要一手拿碗,先把嘴巴攏起,貼著碗邊,轉著圈喝,麵茶很燙,其實用吸溜更加恰當。碗里的麵茶和麻醬一起流到碗邊再入口中,每一口都是既有麻醬又是麵茶,要的就是這種感覺,這種味道。這絕對是門藝術,非老北京人不可了。看來這門藝術,快要絕跡了。
以下是北京麵茶的做法:
材料:小米麵或糜子面、芝麻醬、香油、花椒、咸鹽。
首先要做一些準備工作。用擀麵杖把花椒碾碎,然後放入少許咸鹽拌成花椒鹽。然後在芝麻醬中倒入少許香油,因為芝麻醬很乾,這樣經過香油的稀釋,味道會更加的香濃。
接下來就可以下鍋了。首先把適量的小米麵或糜子面倒入鍋中,用少許的涼水調成麵糊,等到麵糊調勻後再根據您所需要的量加水,注意不要太稀了,但一定要用涼水。接下來就可以上火熬制了,熬的時候要不停的攪拌,否則很容易粘鍋。等到快開鍋時改小火接著熬,用小火熬制的時間可以稍長些,不過仍然需要不停的攪拌。
那麼麵茶需要熬到什麼程度呢?可以盛一勺麵茶再倒入鍋中,當麵茶已經很粘稠,又很容易倒出來的時候,就可以關火了。
然後在盛入小碗的麵茶上澆上一層芝麻醬,再在芝麻醬上撒上一些花椒鹽,這樣一碗老北京風味小吃——麵茶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