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場館按下重啟鍵 詩和遠方等你來預約

2020-03-26     大連新聞網

大連自然博物館採取實名預約參觀,目前只接受散客預約。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高強 攝

編者按

當前,以武漢市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在科學精準防控的同時,各地也在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因為疫情而暫停的2020按下「重啟鍵」。

為助力全市人民開動馬力復工復產、統一認識凝聚共識,大連新聞傳媒集團從今日起開設全媒體專欄《復工復產,大連在行動》,集中采編播優勢力量,全方位展現各行各業復工復產「進行時」,各區市縣提振經濟的服務舉措,以及旅遊、餐飲等服務業的「重啟場景」。各媒體將深入基層,為廣大受眾奉獻鮮活的一線見聞,努力打造全媒體報道品牌。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彭杭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當萬物歸於平靜,生活重現美好,那些因疫情而塵封了整整60餘日的文化場館終於敞開大門。伴隨著全面復工復產,遵循「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服務」的原則,經嚴密部署、全面消殺和實戰演練,我市公共文化服務按下了重啟鍵。

記者在走訪了幾家文化場館後發現,市民均能遵照要求,憑健康碼和預約碼有序到館參觀或借還圖書,呈現出文明美好的一面。他們徜徉於知識的海洋,陶醉於芬芳的書香。當內心對精神的渴望有處釋放,放眼望去,便是久違了的「詩和遠方」。

美術館:推新展限人流

勝利橋北,老建築東清汽船會社舊址在疫情過後看上去更有故事,這裡是大連美術館。

「阿姨,您只帶了老年證是不能進館參觀的,如果您不會弄健康碼和預約碼,帶身份證來是可以的。特殊時期,還請您理解。」美術館門前,工作人員正耐心地對觀眾解釋。

3月24日,大連美術館恢復開館,並推出新展——「潤物無聲」薛繼斌水彩畫展,希冀為憋悶已久的藝術愛好者帶來一絲新鮮感。若要入館參觀,須經過一個嚴格的流程。所有觀眾須提前5天實名制網上預約,按照要求如實填寫個人信息,選擇預約時間。入館前須出示預約信息、本人身份證或有效證件(護照、駕照、戶口簿),還要使用「市民雲」APP掃描大連美術館專屬碼,且出示個人健康碼,顯示綠色方可入館。進入館區須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測量並全程佩戴口罩,觀展期間保持1.5米以上距離。據大連美術館館長王嵬介紹,館內規定每日接待量不超過200人,兩小時接待量不超過40人,當館內人員密度較大時,將根據具體情況採取控制入館速度等相關措施;同時,為避免人流聚集、疫情傳播,暫停一切展覽開幕式、公共講座、團體參觀、臨摹學習等公共服務職能。「觀眾的觀展熱情還是很高的,24日開館第一天,我們就接待了74位觀眾。目前,館裡運轉一切正常有序。但即將到來的『五一』小長假對我們來說將是一次考驗,面對可能會出現的人流高峰,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強管控,以保證市民安全。」

圖書館:借還書很安心

在大連圖書館門前,記者見到了喜歡讀書的市民暴女士,得知圖書館恢復了借還書功能,她第一時間趕到了這裡。在工作人員耐心指導下,暴女士通過掃描二維碼、測溫和消毒後進入館區,並在臨時書架上選到心儀的圖書。暴女士想告訴讀者,大連圖書館借還書流程嚴謹有序,讓人很安心。

為保障復工安全,大連圖書館制定了《大連圖書館疫期復工人員管理辦法》,在對場館設施和文獻進行清潔消毒後,於3月20日開放了線上預約功能,3月21日起開始提供預約到館服務。為避免人員聚集,館內目前僅採取讀者預約到館、館員代借代還方式為讀者提供服務,不接待未預約者。預約借還期間繼續停止館內閱覽區、自習室等服務,暫停一切培訓輔導活動,24小時自助借閱機繼續關閉。

大連圖書館館長辛欣介紹,21日以來,圖書館共接待近500名讀者,借閱圖書約3000冊,每天要接到150多個諮詢電話。為保證「文獻不傳人」,圖書館特別購置3台消毒機。市民還書時不需要進館,把書放到門口移動還書箱裡即可,所有書經徹底消毒後才會回到架上。而讀者借書時只需輸入名錄,由工作人員到書架上找書,再標註好讀者姓名和預約流水號放到借書處,然後等待讀者取走。「這需要很大的工作量,工作人員很辛苦,而能迅速找到書,也得益於圖書館精排細排的良好業務基礎。同時提醒讀者,圖書館已將所有外借文獻歸還期限統一延長至6月30日,閉館期間不產生逾期費用。」

3月25日,市少兒圖書館童正學府分館限流開館,這家位於小平島的圖書館滿足了高新區少年兒童迫切的閱讀需求。該館同樣採取嚴格防控措施,每天限制14人進館,每小時不超過14人,每小時消毒一次,且兒童必須在家長陪同下進館。館方還購置了測溫機器人,孩子們對這個又能測體溫又能提供洗手液的小東西喜歡得不得了。

博物館:親子團守規矩

3月24日,旅順博物館主館、大連自然博物館、大連漢墓博物館迎來開館第一天。當日線上預約觀眾363人,接待觀眾402人。因為在開館前進行了周全準備、實戰演練,開館後,工作人員都能夠熟練地進行觀眾入場前的每一個檢查步驟:檢查身份證件、預約核驗、檢查市民健康碼、手部和鞋底消毒……每個流程都井然有序。

記者在現場看到,由於單位時間內到館觀眾不多,配合度高,因此並無擁堵情況。大部分觀眾準備充分,提前預約成功。部分觀眾尤其是老年人不熟悉手機操作流程,各場館都非常貼心地安排了專人指導。觀眾多為本地市民,以家庭出遊形式為主。很多觀眾反映,本想在春節期間參觀博物館,因疫情阻斷不能成行,今天開館即來,實現了願望,而且疫情逐漸散去,與家人春日文化游也驅散了連日的沉悶氣息。

在大連自然博物館,記者看到不少「親子團」,未成年人中以學齡前兒童、小學生居多,他們在家人帶領下戴著口罩安靜地參觀,非常懂規矩、守秩序。一個小朋友還開心地對記者說:「早就想來看恐龍了,今天終於看到了。而且人這麼少,有一種『包場』的感覺!」

據了解,緊隨這3家博物館之後,3月26日,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大連中華工學會將開館。3月31日,大連武術文化博物館恢復開放。大連博物館則因項目施工會延後一段時間與市民見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ukYFHEBfwtFQPkdfWk3.html